APP下载

杂赏

2019-01-23

遵义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生生活

让平淡的生活幸福花开

文丨■ 蔡建军

人生如水,有激越,就有舒缓;有高亢,必有低沉;不论是绚丽还是缤纷,不论是淡雅还是清新,每个生命必定有其独自的风韵。其实,一切皆便,没有一样东西能永久占有。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才能够从容地享受人生,品味平淡幸福的生活。

茫茫尘世,悠悠岁月,有几多巍峨的丰碑?又有多少横空出世的豪杰?几十年匆匆光阴,谁又能预知山穷水尽之后,就一定是柳暗花明?伟业者,寥若晨星;平凡者,似一江春水。这是定数,是我们无法避免又难以说清的人生苦境!

古往今来,人生最大的障碍是欲望,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心境。幸福并不一定都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快乐有意义的生活。

有些人,有些事,只能淡淡存放,幽幽隐于岁月。轻轻地告诉自己,给一些生活中恼人的情绪,一个合理的理由,像水一样流走,给自己恬静的呼吸,一缕缕快乐,像山一样稳永驻守。人生看淡了不过是无常,事业看透了不过是取舍,爱情看穿了不过是聚散,生死看懂了不过是来去。何须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一个人的一生,有轰轰烈烈的辉煌,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柔美。人生一世,即便能够轰轰烈烈,也不会持久,平淡是最后的绝唱。

人生的意义,也深深蕴含于平凡生活之中。学会享受平淡的幸福,明天太阳照样会照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人同样会开始看似平淡却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闲暇时,驻足于书桌旁,流连于大自然,触摸书卷的芬芳,享受美景的快乐。失意的时候,李白会跟我们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孤独的时候,高适会对我们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伤怀的时候,苏轼会对我们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懈怠的时候,王世贞会对我们说:百年哪的更百年,今日还需爱今日。

人是需要一种平淡的,这种平淡无声无息,但又无处不在。有平常心的人,看己看人都能除去名利的伪饰。历史不是一切,在历史之外,阳光下还绵亘着存在的广阔领域,有着人生简朴的幸福。一个人未必要充当某种历史角色才活得有意义,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古希腊人那样的贴近自然和生命本身的生活。

精彩是人生的点缀,平淡是生活的主线。幸福和平淡,平淡与从容,从来都在一起。应该珍惜真实的平淡生活,热爱常态的平淡生活,享受幸福的平淡的生活。其实,最美的人生,就是那种在平淡生活中也能让幸福绽放花开!

自律是最高贵的品格

文丨■ 阚 平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道理。居庙堂之上,听的多是溢美之词、迎合之声,见的多是繁华之景、炫目之色。如果没有足够的清醒,久而久之就会脚下发飘,脑袋发晕。有什么样的思想之花,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之果。越在“平流无石处”,越需要反躬自省;越是身处高位时,越需要刀刃向己。如果缺乏定力和远见,不懂得约束和自省,为自己的私欲、私情和私利而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就会在形形色色的考验和诱惑面前败下阵来。

狄更斯说:“思想和身体一样,稍有过度安逸,就会染病。”陈云在《共产党员要忠实》一文中指出:“不跟自己的错误意识作斗争,结果就会越走越远,终究会离开革命队伍的。”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及时省察、时时观心,注重“清洗自己”,不仅是先贤们的处世哲学,也可谓今日的修身之要。我们只有经常扪心自问、识破表象、发现隐忧、找到差距,才能从腾云驾雾的快感中警醒过来,从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中觉悟过来,踏入现实这块土壤,走出内心“太虚幻境”,始终保持内心的澄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尘世中人,谁的方寸之地又没有过妄念产生,但如何处之其结果却大不相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不懂得自省,忽视自己的错误,自我感觉良好。有的看到别人捞了好处,便有吃亏之感;见有撑死胆大的,便有胆小之悔。渐渐地产生了“别人能做我也能做”的从众心理、“要查,每个人都有事”的比烂心理,最终在“拼下限”中丢了底线,放纵自己做出违法之事。这也警示我们,一个人面对的最大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只有管住自己,方能战胜贪欲。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拿起“手术刀”,才能实现凤凰涅槃、破茧成蝶,在不断攻坚克难中迈向成功。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在多元多样的当下社会,迷惘、疑虑、困惑、迟疑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人生走得越远越需要反思,环境越复杂越需要反思,社会越纷乱浮躁越需要反思,世界变化越快越需要反思,生活越安逸越需要反思,诱惑越多越需要反思。自省自警,是大智慧。一个人短短的一生,能吃多少?穿多少?用多少?这些都是极为有限的。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他拥有的多,而在于他计较的少;欲壑难填,痛苦烦恼则无边。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一个人最佳的生存状态,应当是追求精神的富足,修养的圆融,多一些直击灵魂的叩问,时刻保持清醒的自律。唯此,才配拥有心中的远方。

网淘不能“笑忘书”

文丨■ 宋伯航

人这一生需要读书。通过读书,汲取书中知识营养,不仅增学问长智慧,还能让人通理明辨,成长进步。我业余读书,靠买书和借书来阅读。每月从工资中挤出一小部分开支,专门用于买书;久而久之,养成了买书读书习惯。至于借书,见周围人手中有值得我读的书,便会开口借阅,读完后立即归还。

这些年下来,我买书越来越多。从起初房间两个书柜装书,也无从分门别类,到后来柜容有限,干脆腾出一间小房,专门做成书房,以前的书柜换成书架,总共存储有两千多册书,并整齐归类,想读那方面的书籍,信手取来阅读,十分方便。

每当闲暇,我会一个人呆在书房,或整理书籍,或擦拭书尘;或粘贴剪报,或写录笔记。沏一杯茶,翻一本书,有时一呆就是半天;没有干扰,也没有疲倦,唯有身心舒畅,精神愉悦。

买书,以前不停往返新华书店,劳顿耗时;如今买书,拿起手机,网上看好想买那本书,手指轻点下单,瞬间完成线下支付,等上三五天,物流工作人员把书送上门来,亲自交到手上。

网上买书,很多人不叫买书,美其名曰:“淘书”,既含有新潮蕴义,又具划时代印记。记得我刚开始淘书,不熟悉怎样才能从网上买到心仪的一本或一套书。害怕从网上书店拍下书后,对方不发书怎么办,远在千里,维权都难。

其实,不必太过担心。全家除了我不娴熟网上淘宝外,爱人和儿女所需生活用品,网淘都如愿。家人笑我拙,手把手教,初试网淘书籍成功后,我不仅学会淘书,还感受到快捷、省时、便利、省心。淘书,也是一种生活雅趣、喜好习惯。网淘成套的书,有《鲁迅全集》、四大名著、四库全书,以及二月河、王蒙、路遥、贾平凹等人的书集,价格自是不菲,淘时都咬紧牙;等书到手后,珍细翻阅,值得一淘。网上淘书,让人欢喜,也让人懊恼。年初,我从一家网店淘回了6本书,价格不足正版书的两成,误认捡到了大便宜,等书到手,一看全是复印书。封面模糊不清,如水泡过,扉页前言、辅文后记一概没有,正文段落颠倒,字迹模糊不清,像复印时墨粉不足,让人无从卒读。此后再从网上淘书,必先声明非正版一概不淘,复印书和盗版书再便宜也不要。

淘来的书籍,既然花钱所得,必须阅读,读的时候,尽量端坐,决不四仰八歪,有失虔敬。阅读时,对经典名句,会在书边留白处写上读后体悟。未读完的书,用书签隔好,端正摆放案头。读完的书,装好包封,套好腰封,完整回归书架。读书淘书,让我的生活充实和快乐。

文人笔下的腊月

文丨■ 钟 芳

《说文解字》有言:“腊,合也,合祭诸神者”。腊月作为迎接春节、辞旧迎新的前奏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讲究。而文人墨客笔下的腊月,咏发的是另一种情怀。杜甫在《腊日》一诗中写道:“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人有幸参加腊日的一次朝会,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似乎看到草已萌,柳已绿,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表达了诗人十分欢欣的心情和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这是晋代诗人裴秀的《大腊》,描绘了人们在闲冬腊月,摆上酒肉祭祀、感谢百神福佑万事成功的场景,把腊月祭祀和会饮的盛况刻画得淋漓尽致。古代,腊是人们先祖和百神的一种活动。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日称为腊日。

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主要有祭灶和扫年两项活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小年),进酒尊长,修贺君师。”每到这一天,人们要添买糖瓜,以祭灶神,祈神保佑来年家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过一首《祭灶词》广为流传:“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全诗形象地描写了古人祭灶祈求合家平安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年就是年终大扫除,俗称“扫尘”。清代蔡云的“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好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生动地展示了人们过小年扫尘的喜悦。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春节将至,人们便要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猜你喜欢

人生生活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