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城市公共空间创新与重构策略研究
2019-01-23刘家兴
刘家兴
(江苏海洋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要素
1.1 公共空间的概念
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城市公共空间可以理解为被垂直界面(如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隔墙)和水平界面(如地面和水)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互联网+”思维是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此背景下公共空间已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公共”和“空间”的集合,其公共性、共享性应该更加得以强调。因此公共空间是包含物质属性与政治、经济、文化属性的,是结合了空间和社会意义的空间概念。这种关系上来看,把不同程度上对公众开放的城市空间,都可以称之为公共空间。
1.2 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
(1)建筑、交通、设施等物质层面要素。城市公共空间物质层面的要素包括建筑公共区、街道、广场、公共设施等。在规划设计上西方常常把街道和广场作为交往和生活空间的核心,国内早期则较多的采用院落围合式,互联网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深入交流,我国的城市规划观念也得到了更新,街道和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更加显现。如今建筑设计中,较多强调室内外空间的互相渗透。相邻空间之间的有效连接不仅有助于引导人流,增加城市空间的使用频率,而且使空间焕发了新的活力。
此外,公共设施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物质要素,公共设施的完善性和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化程度的高低。例如,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需求的日益丰富,城市公共场所逐渐发展了智能交通设施、智能书吧、智能快递柜等,丰富了公共空间功能,满足了人们多种体验的需求。
(2)社会与人文层面要素。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形态和特征能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人文情况,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和精神性特征。从现代主义单一的功能性到“互联网+”时代强调空间的交流和共享,城市空间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新时期的规划设计通过把人的社会活动需求作为出发点来赋予城市空间特定的意义,和谐的场所精神得以传播;通过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理念等设计理念融入城市设计,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得以体现;通过营造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城市空间环境与建筑形式,使公共空间也成为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3)人的行为层面要素。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业务交流、休闲体验、娱乐活动等场地,在公共空间中空间的形态、色彩、布局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反之,人的行为是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要素。在设计和规划空间之前应想好要实现或引导何种公共行为,进而进行空间的分割和界限的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设施也全部为实现人的行为而进行的,人们可以利用各种设施完成自己的社会活动。城市空间和设施的不断细化,一方面提升了居民的活跃度,另一方面也为人们实现各种层次的社交活动提供了更多便利。
2 连云港城市公共空间现状与问题
本次研究选择了连云港市的苏宁广场、万达广场、苍梧绿园、在海一方四处人群活动较多、开放性较好的公共空间作为调研对象,来研究连云港市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与问题,旨在构建起“互联网+”背景下符合本土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和体系。
(1)场地与交通现状与问题。苏宁广场、万达广场属于商业公共空间,人群流动性大,交通较发达,在城市空间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业公共空间在人群的需求上和活动的便捷性、灵活性上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从本市的整体情况来看,空间与空间的关系、空间的辨识性与引导性、空间中交通的细化、休闲空间的运用上等方面有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由于空间与周围环境的连接性和协调性差,在运输和体验过程中影响了空间的便利性,因此降低了空间利用率。②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交流、休闲体验等活动逐渐增多,过去单一功能的公共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各种社交活动的开展。③公共场地具有较大的面积,但是空间利用率较低,未能充分地考虑夏天遮阴与冬天避风的基本活动需求。
(2)公共设施与城市服务现状与问题。“互联网+”时代人们活动内容逐渐丰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满足基本的休闲和社交活动外,还要满足人们更多的其他需求,因此,要对服务模式和类型进行优化和细分,例如,空间中自动饮水机的设置、网络的覆盖以及智能化设施的设置等。经调研,发现连云港主要公共空间中的空间服务模式较为传统,智能化服务设施建设都相对滞后,公共设施的类型也较为单一,主要以体育健身、公共卫生、休息座椅、凉亭等为主。以苍梧绿园为例,其作为市内居民的主要休闲活动场所,空间环境、公共设施服务相对全面,但空间中公共服务设施依然运用传统的设施服务模式,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的智能导视、智能学习、智能娱乐、交互体验等需求。
(3)人的活动现状与问题。用户活动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用户行为,并为新时代城市公共空间需求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参考。经调查连云港市居民的活动时间约在早上6:00~10:00,活动高峰为晚上7:00~8:00,活动的内容包括购物、体育健身、休闲交流、亲子活动等。对比一些网红新兴城市来看,本市居民的日常活动较为单一,节假日的公共娱乐活动较少举办。夜间活动时间较短,活动人群主要以本地居民和场所周边居民为主,与相似旅游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
3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创新与重构策略
上述调查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深入体验受到城市空间的开放性、与周围环境的连通性、空间的多功能性和智能服务覆盖性的极大影响。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以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创新发展思路和优化应用策略,将有助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全方位发展。
(1)转变思维,提升全民参与性。互联网时代是民主时代,社会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地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给了人们直接参与的社会事务的机会。公众可以通过博客、QQ群、公众号和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自由发布信息、发表意见、参与投票。向政府提供意见和建议的窗口也较多,公民可以依法实施权利,对城市建设计提出意见,对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体验做出反馈等。在政府和设计从业者层面,应当重新审视设计的基本价值导向,协调好时代性与公众利益。
(2)建立体验式、浸入式的社交环境。传统的筒子楼式的生活方式,共享厕所、共享厨房、共享浴室等被动加强了空间的共享性,引发了更多的社交活动。如今封闭独立的单元住宅,虽然提高了生活品质,但空间的边界也更加清晰,人们失去了更多彼此交流的机会。同时,由于城市居民通勤时间和工作时间的增长,休闲娱乐时间相应缩短,时间成本已经成为阻碍人们生活体验的重要问题。建立复合多元的空间,建立体验式、浸入式的社交环境,能更多地满足人们在同一场所多种体验的活动要求。
(3)重新定义空间,打破界限加强业态混合。空间的规划应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提倡打破单一的空间界限,弱化空间边缘,与周边空间功能相结合。首先在城市层面,打破既定的、单一的城市功能板块分区边界,将其改变为小组团、复合化、短出行、相对平衡的结构模式。在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上应打破界限,考虑工作、生活和娱乐等活动在空间中的无障碍切换。为了增加城市公共场所使用的灵活性,场地的使用应根据人们的活动进行调整。例如,广场空间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休闲活动,并可以进行歌舞、展览和其他大型社交活动。
(4)建立智能化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公共设施作为人与空间互动的载体,能够促进信息的流通增加城市的活力。“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建立智能图书馆、智能饮水设施、智能回收、智能医务、智能警务等综合服务站点,并将公共设施合理的融入城市的空间环境中,形成新型城市服务功能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设施的使用率,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塑造空间语境,打造城市特色。在构建空间公共活动的过程中,空间特色对公共场所的形成和由此产生的交流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设计师们可以根据空间特点来创建适合的空间关系和秩序,以便人们可以在预设的整体环境中充分自由参与和互动。空间的语境塑造可以选择山海城市、网红热点、民俗与生活、时尚非遗等具有城市特色的主题。
4 结语
公共空间的发展变化不仅体现客观规律性,也反映了社会机构运作的合理性。现今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早已不单单是指具有视觉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质空间,其政治性、人文性因素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公共空间作为重要的空间媒介,在维护社会文化意识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要创新就必须转变思维,打破原有格局,提升全民参与性,突破空间本身的界限,把空间回归到真正的公共性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