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ERP信息化工程的若干思考探讨
2019-01-23刘通
刘 通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石化分公司,广东 揭阳 515235)
ERP的英文全称是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实现该计划有助于辅助企业产品的正常生产,提升企业战略。从总体视角来分析,企业实施ERP信息化工程,必须做好企业资源的科学调配工作,控制企业成本,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量化企业生产计划指标,引入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全面优化ERP信息化管理系统。本文将简单论述企业实施ERP信息化工程的必要性,并分层浅谈企业实施ERP信息化工程的方案。
1 企业实施ERP信息化工程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实施ERP信息化工程方能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中不合理的因素,推进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与信息化,辅助企业经营模式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动态变化。其次,实施ERP信息化工程,有助于完善产品保障体系,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确保企业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和标准化质量要求。再次,实施ERP信息化工程方能满足企业信息管理需求,辅助企业组织在第一时间内采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以此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高信息资源实用价值。
2 企业实施ERP信息化工程的方案
2.1 做好企业资源的科学调配工作,控制企业成本
顺利实施ERP信息化工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首先要做好企业资源的科学调配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组建ERP逻辑,将成本控制作为ERP信息化工程的管理核心,将信息流作为主线,并组建集合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金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然后,要通过运行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配置。与此同时,要对企业销售、生产计划、物资采购、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和财务资金管理实施闭环控制,避免企业资源浪费。此外,控制企业成本,则需要制定完善的成本计划。一般来讲,成本计划是依据企业计划目标所制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期限内为完成基本目标所支出的一切成本费用,并细化实现成本目标的具体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成本计划是降低成本的具体目标,也是实施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的依据。其次,要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即对本组织所支出的成本费用进行全面预算,准确定位成本支出动向,同时,要科学调控费用成本,确保在具体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能全面预算控制力与执行力。对于成本控制工作中所出现的任何问题,必须全面分析该问题的成因,并及时解决问题,努力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前期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后期的成本监督工作也不容忽视,简而言之,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方能将后期的所有支出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加大后期的成本监督力度,确保总成本支出与成本预算结果相符。另外,企业管理人员应注意做好成本分析与考核工作,通常,成本分析是依据成本预算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和相关资料,联同计划成本和本企业之前的成本历史以及先进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比较,正确认知成本差异,科学判断成本超支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成本控制对策。成本考核工作以成本分析为基础,并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在成本考核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应注意细分成本指标与成本责任,以此确保成本考核的客观性。
2.2 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量化企业生产计划指标
实施ERP信息化工程,提高企业资源使用价值,企业管理人员应协同本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量化企业生产计划指标。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企业生产计划是根据本组织内部资源储备和市场需求以及组织发展目标,制定出本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应该生产出的产品种类、数量、质量和出货期等指标。在制定企业生产计划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注意细化产品品种指标、产量指标、质量指标和产值指标。所谓的“品种指标”特指企业在生产计划期间应该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的名称及数目。这一指标既反映了企业在产品品种方面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同时也是对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反应。产量指标特指企业在计划期间内生产的可供销售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实物数量以及工业性劳动数量。在产量指标中,不应该包括企业生产的不合格品、外售废品以及未经本组织加工而转售的产品,但是应该将计划期内生产的、供本企业内部各部门使用的成品和半成品归纳其中。质量指标特指企业在计划期间生产的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包括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主要是指产品的性能、使用寿命、工作精度、安全性、可靠性与可维修性等因素,外在质量则是指产品颜色、款式、包装等因素。产值指标是用价值量表示的产量指标,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而且,产值指标还可细分为商品产值、净产值与总产值。
2.3 引入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全面优化ERP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施ERP信息化工程,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充分引入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全面优化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在ERP信息化工程管理中,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通常被写作英文的简称CAM,该技术主要是指从设计到生产加工产品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数控编程、制定生产计划、CAPP和制定资源需求计划。此外,CAM技术涉及了多种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生成技术、数控编程技术、数控仿真技术。目前,ERP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化制造技术系统和柔性化制造技术系统,前者属于一种由机器人专家与智能机器所研制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人的智能活动,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智能化设计、智能化控制、智能化加工、智能机器人操作、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诊断等;后者是由数控加工设备、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物料运储装置组合而成的制造系统,该系统有三种子系统,分别是加工系统、控制系统和物流系统,这三种子系统互相作用,能够实现创新制模,推动制造业的自动化发展。同时,需要运用 FMS技术来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加工成本。优化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则需要改善系统配置,全面提升ERP信息化系统实用功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ERP信息化工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组建ERP逻辑与集合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金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量化企业生产计划指标;充分引入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全面优化ERP信息化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