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支持的智能图书馆发展研究

2019-01-23杨美娜

智能城市 2019年5期
关键词:标签联网智能化

杨美娜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通过对图书馆发展历程的分析发现,信息技术的变革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传统图书馆在向着数字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的方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也呈现出远离建筑而贴近读者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作为引领世界信息产业变更的技术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将智能家居、智能城市以及智能校园等全新的概念引入人们的生活中,而这一发展趋势也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概述

智能图书馆是人们对图书馆未来发展愿景进行的一种抽象性的描述。但是业界对于智能图书馆内涵的阐述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这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所谓的智能图书馆实际上就是以传统图书馆、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智能化设备为基础的,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智能化管理工作的展开;而更多的人则认为智能图书馆就是利用物联网等不同感知技术,向传统图书馆的建筑环境、文献资源以及设备资产、读者等构成因素中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达到为读者营造主动获取感知数据环境的目的。所谓的智能图书馆时尚就是利用REID技术、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各种类型的物联网技术,通过建立将服务于管理融为一体的全方位、智能化体验环境,向广大的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若从概念上对智能图书馆进行全面分析的话,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为智能图书馆关键技术指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促进了智能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效率的稳步提升。而这种冲破图书馆建筑之内的服务方式,使得传统面对面的服务改变为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通信工具提供服务的方式,用户接受的图书馆的服务则进一步拓展到了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数字电视等。另外,如果站在图书馆管理角度分析的话,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图书馆内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与管理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的作用分析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人们虽然就基于物联网建设的智能图书馆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技术思路的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分歧。然而,却已经将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为基础构建的三层体系架构,作为智能图书馆

系统架构建立的基础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由于智能图书馆与设备之间的感知主要是通过RFID标签、ZigBee模块等实现的。所以,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用户利用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等相关的技术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再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收集、加工以及处理,就可以实现向用户提供智能服务的目的。

2.1 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模式。而这种主动性强且全方位的服务方式已经成为智能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

(1)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多维互动。智能手机、掌上电能等便携式网络终端的普及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随时随地与智能图书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要求,搭建满足读者与图书馆管理员、读者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要求的平台。

(2)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的智能图书馆主要以向读者提供虚拟个性化服务与实体个性化服务为主。在这其中,虚拟个性化服务实际上就是通过详细记录读者操作智能图书馆系统行为的方式,根据读者的历史浏览信息分析出读者的阅读爱好与习惯,然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并建立符合用户要求的个性化服务模型,以便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服务内容更加广泛。在不同应用平台的支持下建立的智能图书馆,充分借助云计算平台自身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通过将图书馆中各种信息与互联网信息有机融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源。

2.2 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提供智能化的管理

智能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不仅包括了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同时还涉及针对读者的管理。图书馆管理人员在物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不仅自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相关统计工作的开展也更加科学合理。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化图书馆系统对读者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不仅可以及时地发现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图书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2.3 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提供智能化的环境

智能图书馆的智能化环境主要指的是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智能消防与安保系统等几方面的内容。比如,智能照明系统在图书馆浏览区中的应用,可以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打开或者关闭窗帘,同时通过自动调节灯光亮度的方式,不仅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图书阅读环境,而且也达到了节省电力资源的目的。而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则主要发挥着为读者创造舒适阅读环境的作用。智能消防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火警控制系统、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准确地发送至消防部门,达到有效降低图书馆火灾事故发生几率的目的。

3 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技术要点

3.1 智能图书馆系统的感知节点

智能图书馆中图书、人员、环境以及设备的感知是确保智能图书馆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由于现阶段图书馆中使用的传感器网络中受到其所提供的信息感知节点种类和功能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发展智能图书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智能图书馆提出的功能要求,确保各个感知节点必须在具备信息采集功能的基础上,还应同时具备存储、处理以及通信等各方面的功能,才能确保智能图书馆感知节点的顺利实现。

3.2 处理智能图书馆运行中的大量数据

智能图书馆具有的感应数据分析与数理能力突出,是其智能化服务与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物联网主要是利用不同类型的传感设备将获取的海量、高维且与时间序列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存储、处理以及挖掘数据信息价值的方式,解决智能图书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所以,加强智能图书馆信息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工具研究和应用的力度,对于我国智能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3 设定智能图书馆系统的统一技术指标

虽然物联网技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所以制约了该技术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而这也是我国智能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比如,RFID由于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再加上不同的RFID系统之间也存在着操作不兼容的问题,所以严重影响了图书馆联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

3.4 保证智能图书馆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经过深入的分析后发现,由于物联网技术自身的开放架构本身就存在着标签盗窃、篡改、伪造以及复制等各方面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比如,RFID标签、任意的标签标示或者识别码都可以随意地进行远程扫描,再加上标签可以自动、不加区分的回应阅读器发出的指令,并将其存储的信息传输至阅读器,从而导致标签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出现泄漏的现象。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对RFID系统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假如攻击者利用正常的具有标签扫描功能的读写器扫描或者克隆标签的话,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地更改标签存在的内容。就目前而言,虽然已经出现了很多有关于RFID的安全认证协议,但是,由于图书馆文献管理对RFID安全协议提出了更加特殊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完善的图书馆RFID系统安全模型已经成为智能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5 不断开发智能图书馆系统配套软件

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是确保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图书馆建设顺利完成的关键。虽然,以往的设备可以通过程序接口,实现物联网与图书馆管理系统对接的目的。然而,由于不同的图书馆其所应用的关系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开发研究人员对此也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开发人员必须加强与图书馆系统管理人员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力度,才能开发出符合智能图书馆系统要求的软件程序,促进智能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3.6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应当相应提升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大量新技术以及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不仅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劳动,而且新技术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对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转变自己的角色,同时积极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才能确保我国智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4 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智能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我国的智能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研究人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智能图书馆的智能化与人性化,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智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标签联网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简介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