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2019-01-23陆国斌王超超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渝两地重庆

徐 翔 陆国斌 王超超

(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重庆 401123)

0 引言

成都和重庆都是西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区域辐射能力和影响力较强的城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成渝两地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发展需求,也为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机遇。目前,很多学者从理论上探讨了建设成渝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但多从政策体制、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入手,没有涉及产业布局的根本问题,提出的建设路径可操作性不够强。要切实推动成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落地,必须从新兴产业布局入手,建立互补的产业创新链条。本文拟通过借鉴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从统筹两地产业布局和优化创新生态的角度对成渝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1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将上海打造为创新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建设扩散型创新圈层,同时布局与之相适应的各类产业[1-4]。上海的经济实力、创新实力、产业结构优化度等都是区域中最强的,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有限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地区则承接了上海的传统产业,同时在新兴产业链条上形成了很好的分工。在政策层面上,国家非常重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区域内的三省一市于2016年签署了《沪苏浙皖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区域创新体系的正式形成,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该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形成了以下经验。

一是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构建跨行政区划创新体系的客观要求[5],也是必须的前提条件,否则就不存在所谓的区域创新体系。按照《沪苏浙皖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区域内的大型科学仪器采用共用模式,由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还建立了各类资源共享平台和网络对接平台,强化创新要素的高效顺畅流动,形成创新合力。

二是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以产业为核心,不同行政区域产业间要有较强的互补性。长江三角洲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依托,传统产业要逐渐向集群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新区内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按照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强化了专业化分工,为新技术、新工艺的复制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6]。同时,在布局新兴产业时,从体系整体的角度考虑,不同地区的产业都在新兴产业链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避免了无谓竞争,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是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建设是跨行政区划创新体系的重要保障条件。城市群的形成会放大创新要素在特有空间集聚条件下产生的内外部效应,促进区域内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对于增强区域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7]。长三角城市群占地面积广阔,已经建成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多个港口和机场,铁路和公路干线密布,基本形成了区域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2018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各人大常委会相继发布了《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正是因为长三角地区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才使得跨行政区划的创新体系得以成功构建,创新要素在各地区间的流动才更加顺畅高效。

2 成渝协同创新的障碍

成都和重庆在地理位置上临近,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都有很多共通之处,是成渝城市群里最为核心的两个城市。一直以来,成渝两地的协同创新是各界关注的重点,很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杨燕和罗以洪[6]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对外互联互通的视角探讨了“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跨行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问题,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本质是要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孙超英和贾舒[7]认为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区域创新体系往往加强了行政区域意识, 人为地隔断了创新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主体与要素的流动,从而降低了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与能力;王丽钧和顾新[5]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要经历创新资源需求阶段、创新互动结网阶段和体系化运营阶段。

尽管学者们的研究有一定成效,但成渝协同创新的实质性进展不大,最大的障碍在于现有产业结构的同质化较为严重,互补性和协作程度不够高,因而难以建立以产业协作为基础的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问题是表象,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由于成都和重庆两地在创新体系中缺乏明确的定位。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创新体系,关键在于要确定成都和重庆在体系中的双极地位,要在新兴产业布局和传统产业升级上统筹规划,带动整个成渝城市群形成协作互补的产业格局和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条。

成渝城市群包括成都、重庆和四川省的其余10个城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8]。重庆市成为直辖市前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四川的省会,两座城市之间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的联系紧密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对照长江三角洲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成渝协同创新现存的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地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不够清晰。长江三角洲创新体系的基本格局是一核多圈,即以上海为核心,围绕上海形成多个创新、产业、经济的圈层。这个体系里的各地定位明确,各司其责,是体系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成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前的最大障碍是成都和重庆的定位问题。与长江三角洲创新体系不同的是,成都和重庆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氛围都较为近似,所以两地在协同创新中对自身的定位有一定的重复。因此,在明确两地双核地位的前提下,关键是找到共同利益点,做好高层协调工作,成立专门的协调领导机构,明确成渝两地的具体分工,成渝城市群内的其他城市围绕双核形成外围圈层。

二是相同产业协作的不足。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经济发展提速明显,加之已有的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产业体系建设也较为完善。从现实来看,成渝两地存在一定的产业竞争[9]。从多项研究结果可知[9-12],成都和重庆的现有产业结构同质化较为严重。以两地最有代表性的园区产业布局为例,重庆两江新区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高端交通装备、新材料等产业,而成都天府新区同样也将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作为主要产业,两大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重庆和成都这两个核心城市的产业竞争必将影响了整个四川和重庆的合作。

三是协同发展理念不强。重庆和四川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考虑产业布局时区域协同发展理念不强,导致不必要的资源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渝间的产业协同和经济合作。

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与突破口

成渝均处西部,资源禀赋和人文条件相似,经济发展水平也处于同一档次。近年来,受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成渝两地的经济增速均受到了一些冲击。特别是在创新资源的配置上,成渝两地经常处于竞争状态,最终导致了产业的同质化,制约了两地的创新效率。自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以来,优化经济结构,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是每个省市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渝两地在各自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避免产业的同质化竞争,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协同创新体系,才能发挥技术创新的最大效力,促使两地带动整个成渝城市群快速发展。

自2001年年底《重庆—成都经济合作会谈纪要》提出携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以来,成渝间的合作一直稳步推进,但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布局方面进展不大。2016年,四川和重庆签署了《深化川渝务实合作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及10个系列合作协议,将川渝两地的合作推向深入。在高质量发展形势下,成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新兴产业布局为突破口,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产业、工业互联网等方面联合谋划,深入分析两地创新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逐步形成新的成渝经济带产业链条,进而带动汽车、电子信息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合理化布局调整,形成协同创新体系。

以产业布局为突破口,成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顺畅高效的政府沟通机制,保证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成渝两地目前已经建立了高层沟通机制,但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要求来说,现有机制还不能保证创新资源的自由、高效流动。创新政策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保障手段之一,对于跨行政区划的创新体系来说,创新政策的协同性是保证创新要素有序合理配置的前提。成都和重庆已经发布的创新政策多立足本市,协同性不强,因此加强创新政策协同性应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二是统筹谋划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分工,推动产业集群整体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创新资源投入,研究周期长,应用范围广,涉及技术多,产业链复杂。成渝两地如果只是依靠自身力量,各自为战,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恶性竞争。成渝两地如能按照远期利益均等的原则统筹谋划新兴产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链分工,将能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最大效益,产出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进而带动周边城市的新兴产业发展。可以借助大数据手段,进行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逐步调整传统产业布局。目前成都和重庆的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同质化较为严重,在市场需求逐步转变、产业升级压力日益增大的推动下,两地的产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因此要寻找新动能。在调整产业布局时,可以借助大数据手段,分析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分工,改变现有的同质化现象。另外,还要积极搭建跨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有效融入到系统中,依靠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可根据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创新平台建立方式,但都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依托工业园区,集聚创新人才,合理配置创新资源[13]。

三是继续完善成渝两地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目前成渝间已经初步建成了航空、铁路、公路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但在便利性和畅通性上还有待加强。今后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完善交通管理,提高通行效率;加强城内交通和城际交通的连接转换设施建设;推行公交卡联网,简化各种货运审批手续。

4 结语与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跨行政区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动因,参照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成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现存的主要障碍,提出建设重点。为加强成渝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成立成渝区域创新体系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长江三角洲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成立了区域创新体系联系会议办公室,由办公室统筹协调区域内各项创新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制定,将各地政府联系在一起,形成合力。成渝区域创新体系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成立将会进一步优化两地沟通机制,为体系内的政策协同、产业分工、氛围营造和创造条件。

二是搭建创新要素网络化对接平台,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合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沪苏浙皖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了合作,切实推进了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也可效仿其做法,逐步构建成渝城市群内的创新要素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特有优势,推动区域内不同创新资源及信息的共享共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创新合力。

三是依托成渝主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筹谋划新兴产业布局。目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打造升级版,管辖范围有了大幅度增长,因此需要谋划一批新兴产业的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新兴产业的主要聚集地,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要统筹谋划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分工,必须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阵地和示范窗口,依托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四是共同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生态。针对产业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难点,大力发展各类科技孵化器,建设面向不同类型创业者的专业化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现有省级及以上“双创”载体,开办创业训练营和分享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

猜你喜欢

成渝两地重庆
重庆客APP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成渝客专提质达速接触网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