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使用中药制剂泡浴退黄疸的效果观察

2019-01-23韩晓红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日龄

韩晓红

黄疸是一种多发病于未满月新生儿群体的临床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巩膜发黄、躁动不安与食欲不振等,同时还伴有体温上升等现象[1],主要的致病因素为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较高,将会对患儿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2],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中药制剂泡浴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采取传统治疗方式的弊端[3]。本文将重点探讨新生儿使用中药制剂泡浴退黄疸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7例黄疸患儿,依照患儿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3例,男31例,女22例,日龄6~25 d,平均日龄(15.4±4.9)d;试验组54例,男33例,女21例,日龄6~26 d,平均日龄(15.9±5.1)d。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黄疸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无法进行中药制剂泡浴。②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神经疾病。患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之间的性别、日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口服凉血活血中药治疗,主要成分为桃仁、红花、丹参、大黄、葛根、当归与赤芍等,用水煎服,取汁200 mL,1剂/d,连用1周。

试验组施以自制中药退黄汤泡浴治疗,药物的主要成分如下:栀子、大枣、金银花、大黄、艾叶、茵陈,向其中添加2 000 mL的清水浸泡约60 min,使用武火将水烧开后继续使用文火煎40 min左右,将上述药物成分去渣,取1 000 mL;向其中添加3 000 mL温水,并将水温调节至39~41℃,同时确保室温维持在26~28℃,将新生儿置于中药液中进行泡浴,1次/d,15 min/次;泡浴过后需要立即对患儿的身体进行清洗,对其进行消毒后将其置于抚触台上,护理人员手涂润滑油,按照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部-足部-背部的顺序采取轻柔手法对患儿进行抚触,以免患儿产生不适感,进行1周的泡浴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3~5 d的胆红素水平。②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胆红素水平未下降。③两组患儿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软件工具为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3~5 d的胆红素水平比较(表1)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 d后,试验组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3~5 d的胆红素水平比较(±s) 单位:μmol/L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3~5 d的胆红素水平比较(±s) 单位:μmol/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 d 治疗后4 d 治疗后5 d对照组 53 269.61±28.72 131.54±14.71 104.96±13.15 77.48±9.46试验组 54 269.68±29.03 121.06±12.37 94.03±9.74 63.19±11.72 t值 0.013 3.991 4.892 6.932 P值 0.990 0.000 1 0.000 0.000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表2) 试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儿的复发率比较(表3) 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儿的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黄疸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将会对新生儿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的发病因素在于妊娠期时母体将蕴热遗传至胎儿,由于新生儿未具有较强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因而较易受到湿热邪毒的侵害,进而使得肌肤出现变黄的现象[4]。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若患儿的体质量愈轻、日龄愈小,加之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水平,则将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愈大,然而由于胆红素水平为动态发育过程,因而无法有效的检测,临床中采取的主要原则为及早发现及早治疗[5]。以往临床医生多采用口服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该种方式的治疗时间较长,并且由于新生儿的特殊体质,使其无法吸收全部药效,因而使得治疗效果并不明显[6]。

随着观念的不断改变,目前临床医生主要采用中药泡浴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本实验中主要采用自制中药退黄汤泡浴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栀子具有清热与泻火的作用;金银花能够起到有效的抗炎、补虚疗风的作用;大黄能够有效的缓解湿热黄疸症状;艾叶具有散寒止痛与祛湿止痒的功效;茵陈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发表作用。将上述药物成分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提升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与排泄能力,并且增加胃肠蠕动能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平稳患儿机体的胆红素水平[7]。同时上述药物将不会对患儿造成任何的不良反应,因而对患儿具有较大的保护作用[8-10]。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患儿予以中药制剂泡浴治疗,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提升至94.44%,并且治疗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复发率降至3.70%,主要原因在于中药泡浴能够有效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患儿体内湿热毒素的排出,增强肝脏对胆红素的吸收,最终使患儿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新生儿使用中药制剂泡浴退黄疸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及复发率,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的首选方式。除此之外,临床医生仍然需要加强对中药成分与疾病的研究,从而能够配制出更加有效的成分,发挥更大的效用,使患儿摆脱疾病,健康发育。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日龄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初配日龄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