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推进绿色防控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2019-01-23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

今日农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病虫植保监测点

■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

回眸2018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8.5亿元,同比增长3%;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24元,增长8.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136.3亿千克,增产0.9亿千克。根据统计测算,全省开展各种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防治1.2亿亩次,通过防控全年共挽回粮食损失8.41亿千克,蔬菜16.28亿千克,水果18.68亿千克,油料1614.67万千克,直接经济效益达52.03亿元

一、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一监测预警及时准确。今年以来全省植保系统充分发挥11个市植保站和已有35个省级病虫监测区域站作用,并结合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六大区域布局,新增了25个病虫系统监测站点。实现了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二是应急防控成效显著。在病虫防控关键时期,派出工作组督促落实防控责任,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有效地遏制了小麦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粘虫、小地老虎、高粱蚜虫、玉米红蜘蛛等病虫的暴发流行,实现了年初制定的 “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蝗虫不起飞危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确保了全省粮食安全。

二、各地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绿色控技术

1、强化典型创建和示范引导。以5个国家级果菜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20个国家级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及24个省级高标准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全省狠抓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全省各级在建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共计343个,示范区建设达到面积120.05万亩 (1亩约为667平方米)。二是强化技术集成和科技攻关。2、引进推广成熟的理化诱控、生物天敌等绿色防控新产品10种,新型植保器械7种,生物农药9种;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40余项,制定山西省地方标准5项。其中省植保站提出的“果树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谷子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马铃薯病虫高效防控技术”等5项集成技术,成功入选山西省2018年重点推广农牧业集成技术,占到全省农牧业推荐集成技术总数的五分之一。

三、积极做好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

全年共开展农作物防治新技术培训965场次,培训基层技术员、种植大户、农民共计7.72万余人次。

三、理清思路、创新机制,农药减量工作成效显著。

2018年我省农药使用量降为8421.85吨,比近三年均值减少149.74吨,减少了1.75%;比2017年减少了68.82吨,减幅0.8%,圆满有效完成了将农药增幅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1、2018年1月,省植保站牵头成立了由产、学、研、企751个加盟单位组成的 “山西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同时上线开通了“智农联”互联网APP服务平台。该联盟的成立和交流平台的搭建,促进了农药械生产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统防统治组织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强化植保社会化服务

2018年省财政列支220万元重点扶持了11个统防统治组织;中央财政救灾补助项目中涉及重大病虫防控任务的91.33%由统防统治组织完成,有效减少田间用药1~2次,防效达到了85%以上。

2、新型农药得到推广和应用

全省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保有量增加到1112(套)以上,与去年相比增加15.11%。

四、植物检疫监管规范有力

全年共受理国外引种业务17项,实施调运检疫4006批次,实施种子苗木产地检疫734批次。全省设立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点140个,其中苹果蠹蛾疫情监测点70个,向日葵列当疫情监测点40个,稻水象甲疫情监测点30个。有效掌握了重大植物疫情发生动态。

展望2019

2019年,全省植保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扎实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全力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普及。要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1、认真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工作。

监测预警是做好植保防灾减灾的最基础工作,要增加监测网点,统一监测标准,创新发布方式,确保信息时效性、准确性、有效性。监测调查上,要看好灯、守好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报告上,严格执行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灾情及时报告制度;宣传发布上,大力推进电视预报,使防控技术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提高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控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

2、重点抓好重大病虫防控工作。

坚持科学防控,突出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关键环节,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病虫防控技术方案,完善应急防治预案。尤其针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穗期蚜虫,玉米大斑病、玉米红蜘蛛、玉米螟,马铃薯晚疫病、粘虫、小地老虎、蝗虫等重大病虫害的重发区和源头区,要大力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遏制病虫暴发流行。病虫防控关键时期派出工作组督促落实防控责任,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及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虫口夺粮”保丰收。

3、加大力度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扑灭,确保重大植物疫情第一时间发现,一旦传入不恶性传播蔓延。尤其要抓好苹果蠹蛾的调查监测工作,切实做好检疫防控工作,为运城水果出口平台建设保驾护航。

4、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工作

2019年,在全省重点扶持6个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每个扶持30万元,用于购置先进植保机械。

充分发挥“联盟”作用。充分发挥“山西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药械生产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统防统治组织有效对接,推进加盟企业与生产基地间有效合作、互利共赢。

5、全力推进绿色防控工作

在做好11个省级高标准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和11个省级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点的同时,结合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规划和当地特色主导产业,每个市新建2~3个市级绿色防控示范区。

6、努力做好安全、高效,农药、药械替代工作

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新型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及已产生严重抗性的化学农药品种。加大等新型农药助剂和悬浮种衣剂、微胶囊剂、片剂等污染小、持效长的新剂型农药推广力度。探索生物农药购置补贴制度,调动农民群众选用生物农药的积极性。

7、大力提升科学用药水平

结合农业部 “百县万名农民骨干科学用药培训行动”,与农药械生产企业合作,深入百县千乡万户,重点针对农药经销商、农药门市从业人员、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开展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和新型植保机械使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全省科学用药和新型植保机械应用水平。

8、加快技术集成创新

充分发挥 “山西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产、学、研、企各方优势,汇聚力量、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为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组织专家结合我省实际,遴选并公布一批值得推广的成熟技术模式和新型植保产品名录。

9、强化项目监督管理

在植保工程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我省多县承担了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项目,今年又有6个县通过了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的审批。抓紧时间进行项目建设和验收;已完成项目验收单位,要下大力气抓好项目运行工作,加大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充分发挥项目仪器、设备作用。切实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项目预算要做到真实可靠,科学合理,专项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滞留、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

猜你喜欢

病虫植保监测点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