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1-22陈香年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護理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循环障碍性疾病中的一种,具有显著的发病突然、致死率与致残率高等诸多特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病,会诱发患者出现功能性障碍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能力消失,进一步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现阶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实际情况分析来看,为了有效强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一般会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本文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这一问题,展开以下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选择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年龄43~75岁,平均(60.22±6.50)岁,脑梗死部位:左侧部位梗死患者17例,右侧部位梗死患者18例。观察组包括19例男性患者和16例女性患者,年龄42~74岁,平均(62.00±6.32)岁,脑梗死部位:左侧部位梗死患者15例,右侧部位梗死患者20例。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相应的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内容如下:科学的用药指导,针对性展开吞咽功能障碍护理和运动性训练。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如下:

(1)确定临床护理路径。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发展实际情况,结合患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表现,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策略。明确患者康复训练具体内容以及需要检查的各项内容。

(2)健康宣教。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期间的多种注意事项,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展开健康宣教,使得患者可以对疾病有个深刻的认知,这样有利于纠正患者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与此同时,通过口头宣教、举办集体宣教活动以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积极性和依从性的进一步提升,为后续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生理干预。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实施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要求护理人员于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4点,测量患者血压水平;选择早晚两个时间段,对患者的脉搏与心率指标进行检测;选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和记录。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各项指标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做好记录,并将情况上报给主治医师,分析异常问题的出现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了保证临床治疗效果,要求患者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4)心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自身的运动功能与神功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诱发患者出现过度紧张或者焦虑等负性情绪。对此,需要护理人员强化与患者的交流,给分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出现原因,针对性采取疏导措施。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或者为其讲解相关治疗成功案例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5)康复训练。分析患者运动功能情况,观察患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期间,协助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体位,伸直髋关节与膝关节,同时将肩关节呈敬礼位,踝关节呈90°弯曲,在患者小腿外侧部位放置一个枕头。对于无法自主完成以上动作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配合完成,每间隔2h协助患者进行以此体位更换。除此之外,配合实施轻微的关节活动,比如指关节等等,通过手转核桃等方式,强化患者小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此外,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鼓励患者完成简单字母的发音,利用简易的卡片,强化对患者的口语发音和记忆力的训练。

(6)出院护理。对患者各项身体机能展开全面检查,对患者功能障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总结护理过程在潜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进。为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制定计划,指导患者完成继续性功能训练,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情况,同时计算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P<0.05,提示组间对比差异明显。计数资料以%表示,借助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借助t完成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情况

由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三相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压疮情况和1例肺炎情况,经计算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中出现3例压疮情况和2例肺炎情况,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1±1.8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30±2.25)d(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护理干预模式,主要是指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的一套系统性护理,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护理需求,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1]。本次研究中,综合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三相评分分别为(74.56±2.50)分、(79.89±1.90)分和(27.75±1.0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2±2.30)分、(70.20±1.23)分和(22.60±1.32)分(P<0.05)。此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1±1.89)d,与对照组的(13.30±2.25)d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P<0.05)。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身的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果没有配合实施有效的训练干预,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大患者出现意外伤残的记录[2]。这种情况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突出的作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临床护理的要求随之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臨床护理路径由此产生。参考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常规护理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在保证护理质量和强化临床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临床护理流程向着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质量的提升,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提升护理安全性的目的。全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掌握情况,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目标性与指导性特征,通过积极引导患者完成早期康复锻炼,有效控制并发症问题的出现[3]。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综合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在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全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志宏.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临床效果[J].临床研究,2018,26(09):153-154.

[2]李金梅,周长美,张伟伟,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2):171-175.

[3]李金梅,周长美,张伟伟,等.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7):2049-2051.

作者简介

陈香年(1982-),女,藏族,甘肃省天祝县人。大学本科学历,职称:主管护师(中级)。研究方向为护理学。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