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诗歌 缘词明情

2019-01-22乐双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尾联扬雄草堂

乐双乐

试题回放

宁波市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九校联考第22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22题。

堂 成①

杜 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②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③。

【注】 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

②桤林:桤木是一种落叶乔木。

③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名草玄堂。扬雄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

22.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较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抒情手法进行分析。(6分)

题目要求结合抒情手法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较为复杂的情感”。答题的重点在于分析诗歌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根据注释①可知,这首诗是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定居成都新屋落成时写的,主要表现了草堂的景物和定居草堂的心情。

前三联都是景物描写,首联从环境背景勾勒出草堂的方位,颔联、颈联写草堂的景色。“桤林碍日”“笼竹和烟”,可见环境的清幽;“吟风叶”“滴露梢”,微细的声响都能察觉,可见环境的宁静。生活终于安定下来的诗人,心情与景物融合在一起,宁静而又喜悦,于是见那翔集的飞乌、营巢的燕子,都是欢欣的。

需要注意的是,抓住某个关键词,往往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比如,细细品味颈联中的“暂”字可以察觉出,诗人心里不只有入住新居之喜,还有一种矛盾和漂泊感:草堂或许也只是暂歇之地,不是终老之乡。如此,便有了一层忧伤之感。

尾联采用了用典的手法。扬雄的草玄堂也在成都,名字与杜甫的草堂接近,于是有人把草堂比拟扬雄宅,但作者表示这是“错比”。扬雄写《解嘲》是发泄仕途不得意的愤懑之情,而诗人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自然没有如扬雄那种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梳理过后可知,答题时只要抓住融情于景和用典这两种手法,逐句细读整首诗,结合注解,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揣摩,就能完整体会“诗人较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答案

(1)诗歌前两联通过草堂的环境背景和周围自然景物描写,写出了草堂景物的怡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心情的宁静喜悦。

(2)颈联中作者以“将数子的飞乌”“定新巢的燕子”自比(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矛盾的心理,既有新居初定的喜悦,又有草堂于他只是暂歇之地不是终老之乡的忧伤之感。

(3)尾联以用典抒情,表明自己与扬雄不同,草堂只是避乱偷生之所,表达了作者四处漂泊的身世之慨。

[答出手法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各得1分;答出情感宁静喜悦、忧伤各得1分,点出喜悦、忧伤的原因各得1分]

失分示例1

颔联借“桤林”“日”“叶”等多个意象写出了诗人的孤独。颈联中的下半句“频来语燕定新巢”则是借燕定新巢委婉地表达了让作者放弃仕途,另谋出路。尾联以“扬雄宅”“《解嘲》”写了诗人不愿改变志向,又不愿向别人解释,抒发了作者无人识得千里马、孤独、郁郁不得志、心灰意冷却仍抱希望的复杂内心。

【分析】 这个答案看起来很有条理,从颔联分析到尾联,但对每一联情感的分析,如“借‘桤林‘日‘叶等多个意象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借燕定新巢委婉地表达了让作者放弃仕途,另谋出路”“无人识得千里马、孤独、郁郁不得志、心灰意冷却仍抱希望”等,都与作者的本意背道而驰。

另外,这位同学忽視了题目中“结合抒情手法进行分析”的要求,答案中没有明确提出任何手法。所以,此答案不得分。

失分示例2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孤独。尾联运用了“自比”的手法,自比古人,说明了自己做的事无法被他人所认可的无助。

【分析】 这位同学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指出借景抒情的手法,但直接将诗句引用过来,没有分析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景”,于是想当然地得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孤独”的错误结论。

然后指出尾联运用“自比”的手法,但是诗中的关键词“错比”告诉我们,诗人并没有将自己比作扬雄,“自比”的手法显然是错的。

由于答出了“借景抒情”这个手法,最终可得1分。

失分示例3

尾联引用扬雄的典故来抒发情感。扬雄埋头作《太玄》,不争禄位,《解嘲》是他回应嘲笑的剖白心迹之作。杜甫以此表明自己不求名禄,淡泊名利,只求天下苍生的和平、百姓生活的安定。也表现了杜甫不在乎他人的言语,“无心”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想法,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路。杜甫直抒胸臆,表达了他不争功名、不在乎他人评说的心情,同时又忧国忧民,想做出一番事业救济百姓。

【分析】 题目要求同学们“结合抒情手法”去分析诗中流露的“诗人较为复杂的情感”,答题需要观照全诗,只对尾联展开分析必然是角度单一、不全面的。

答案指出在尾联中诗人引用典故抒发情感,但是杜甫在这句诗中是感叹四处漂泊,没有“不求名禄,淡泊名利,只求天下苍生的和平、百姓生活的安定”的意思,也没有“不在乎他人的言语”“不争功名”等情感。正确指出用典手法,但情感分析错误,只能得1分。

失分示例4

作者把情托于景,又借用典故抒发内心愁苦。他对于“草堂”既喜又悲,他爱这花草树林,“语燕定新巢”,但他又仕途不顺,有着雄心壮志却只能于此作诗稍解忧愁。他以扬雄自比,却无心作《解嘲》表达自己无法实现心愿的悲哀。

【分析】 这个答案指出了两种主要的抒情手法:“把情托于景”和“借用典故”,又点明了诗中蕴含的两种矛盾的心情“既喜又悲”,可得4分。

无法得满分是因为对喜悦和忧愁的原因分析有误。喜悦的原因一是动乱之后新居落成,二是新居环境清幽,答案中只是隐隐约约有这些意思。为什么“爱这花草树林”?“语燕定新巢”又是什么意思?能把这两个问题解释清楚,就能明确喜悦的原因。忧愁的原因主要是四处漂泊,而不是“以扬雄自比”、仕途不顺。

另外,这个答案能立足整首诗歌来解读,但最好逐联细读,以免遗漏要点。

猜你喜欢

尾联扬雄草堂
草堂旧事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试论扬雄《法言》对儒学的发展
晚次鄂州
晚次鄂州
刍议扬雄笔下的蚕桑及民生观
扬雄的蚕丛说与史学价值
西汉扬雄《太玄》律学思想的初步认识
《登高》尾联新得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