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不凋谢的春天

2019-01-22姜瑜

参花(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女性比较人物形象

摘要:《红楼梦》和《甄嬛传》都是以描写女性人物悲欢离合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本文就人物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命运结局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以期厘清自己和整个女性群体的前世与今生、反抗与命定、痴迷与彻悟。

关键词:女性 人物形象 比较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自从曹雪芹这位旷古绝今的“护花使者”在《红楼梦》中呕心沥血地为“闺阁昭传”之后,400多年的文学史上,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而时下就有一部网络小说《甄嬛传》被翻拍成电视剧。这两部作品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都是以描写女性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为中心的小说。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笔者特别想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品评玩味一番,以期厘清自己和整个女性群体的前世与今生、反抗与命定、痴迷与彻悟。

一、人物社会关系比较——斗争与竞争

《甄嬛传》展现的是后宫女人们你死我活的争斗。一入后宫深似海,“金闺花柳”的小姐们立马操练十八般兵器,施展三十六计,斗法七十二变,只为获得圣宠。若有圣宠就有一切荣华富贵,若无圣宠那甚至连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都难保全。后宫女人的斗争,其奇葩形式令人瞠目,惨烈程度令人发指。

反观《红楼梦》大观园里那一群“小善微才”的“异样女子”们,她们的关系甚至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了。从本质上分析,大观园里的女人们没有根本的利益关系方面的冲突,最尖锐的矛盾是妻妾之间的争风吃醋,这也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斗争程度,最多算是一种争强好胜掐尖要强。例如王夫人和赵姨娘的矛盾,王熙凤和尤二姐的矛盾,夏金桂和香莲的矛盾,等等。

二、生活环境比较——宫廷与豪门

《甄嬛传》和《红楼梦》中的女人们都是生活在“鐘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物质生活上是锦衣玉食无一所缺的,但是在行动自由度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方面却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行动的自由度。

大观园里面的姐妹之间互相串门交流感情都是很频繁的事情。每逢重大年节以及兄弟姐妹们的生日,大观园里是非常热闹的,家宴聚会频繁举行,席间还有戏班献演、评书弹唱以及灯火杂耍等节目,宝玉及一众姐妹们都可以盛装出席,赴宴饮馔。书中关于大小宴席聚会的描写不下百次,而且噱头颇多,有“红梅宴”“螃蟹宴”“菊花宴”“赏雪宴”等等。宝黛钗们也趁此各显诗情才情,一边享用着美酒佳肴,一边吟风弄月谈古论今。《红楼梦》中的女性虽贵为豪门千金,却过着与文人才子相似的日常生活,她们行动上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反观后宫的妃嫔们,她们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几乎没有任何的行动自由。

其次是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后宫的女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精神生活享受,诗词歌赋对于她们来讲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她们的生活完全以皇帝的喜怒哀乐为中心,后宫的女人们陪伴在皇帝身边,每天过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红楼梦》里的女子在出嫁之前总体上说是比较幸福的,日常起居、吃穿用度不比后宫嫔妃们的水平差,最重要的是姐妹们自娱自乐的节目特别多,如生日宴席、年节庆典、赏景饮馔等等,最雅的莫过于结诗社了。一群天真烂漫、才思敏捷的贵族少女齐聚一堂,设题命意、排律联句、合辙押韵、旁征博引,任情任性地驰骋诗才,这是曹雪芹对于荷尔德林“诗意栖居”理论的超前实践,这一清净女儿的诗国世界在浊泥世界的包围之中,但在精神上则站立于浊泥世界的彼岸。

三、命运结局比较——成王败寇与千红一窟(哭)

从女人们的命运结局方面比较,《甄嬛传》和《红楼梦》中的女人们都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但是她们悲剧命运的表现形式还是有所不同的。

《甄嬛传》中的女人们主动放弃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降格为奴为婢。她们和皇帝之间没有所谓的纯真爱情,她们不惜牺牲亲情、爱情、友情,绞尽脑汁“以色侍君”来换取荣华富贵。可以说,一进宫门她们就注定了两种殊途同归的命运结局:一种是成功的不幸者,如华妃、宜修皇后、甄嬛等,虽然身处高位但是内心凄苦、代价惨重;另一种就是失败的不幸者,如余氏、祺贵人、安陵容等,最后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是一部多重意蕴上的悲剧,家族的悲剧、个人的悲剧、爱情的悲剧、理想的悲剧、历史的悲剧等等,从金陵十二钗的簿册判词及《红楼梦十二曲》的歌词中,我们已经预知了大观园里的女子们“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悲剧结局。曹雪芹想告诉我们,诗意美好的青春年华只存在于“太虚幻境——大观园”,当这些女子走到冷酷残忍的外部世界时,一切便随风飘逝了。这是命定的悲剧。

看完《甄嬛传》,让人陡然生出一种成王败寇的历史循环之感;读完《红楼梦》,则让人生出一种美中不足的人生荒诞之感。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流潋紫.后宫·甄嬛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姜瑜,女,硕士研究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女性比较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同曲异调共流芳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