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知客

2019-01-22张永乐

参花(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柳氏柳公权菜单

张永乐

在乡村,人们把料理红白喜事的人称为知客。老柳无人请他当知客,却被人们称为“柳知客”,此事已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还得从柳知客的毛笔字说起,柳知客的毛笔字写得不怎么样,但他脚大脸丑不害羞,不在自家练字,偏偏拿着笔墨报纸到家后的大路上练字,仿佛告诉东来西往的人们,书法高手在民间。当然,柳知客还以为自有柳公权的书法遗风。用村里人的话说,能否和柳公权搭上一分钱关系,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至多用来充充面子罢了。

正因为有这点书法“特长”,凡是本组柳氏人家遇事,老柳总是一副热心肠,为人家义务地献上一张菜单,那菜单自然是用毛笔抄写,比如说霸王别姬(用鳖和乌鸡做成,取其谐音)、凤凰展翅(整只野鸡做成飞翔的样子)、清蒸鳜鱼、红烧龙虾……还说,我们柳氏是名门望族,有柳公权和柳永(他这次把柳永也扯上了),凭你家这样的经济条件,办菜得上档次,有能飞的、善游的、会爬的,这样才会有面子;如果不用这样的菜,你家脸上就会无光,就会被人笑话,就会被人瞧不起的。

至于人家是否采纳他的菜单,柳知客不管。但在遇事时,他会睁开那对泛黄的像羊眼般的眼睛,伸长那如鹅脖子觅食般的长颈,到各桌检查一番。如果有他菜单上的,便说人家菜的档次高;如果無他菜单上的,便一脸三红地说人家是漂汤菜。同时,他不要主家相邀当知客,还主动义务地行使知客的权力,帮助安排座位。他安排座位有两套方案:一是按年龄大小辈分高低安排;二是一旦遇上当点职务的,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辈分高低,他的脸上立即堆满笑容,连劝带拽地把人家安排在上席,以致闹出家族中遇事,六十多岁的祖辈人陪三十多岁的侄孙子的笑话。

柳氏家族中人对于他这种不知羞耻的做法,也不好意思驳他的面子,只图办事不吵不闹落个清净,不留笑柄,常常来个折中处理的办法:对柳知客提供的菜单采纳一些,让柳知客说不出道不出的,不便乱发脾气。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柳知客倡导柳氏家族必须精诚团结、真心相处,鼓励家族人要展示柳氏家风,凡遇事都要来个合家欢。用他的话来说,这叫做显示和睦、拥有人气。

逝者如斯,一晃轮到柳知客家带孙媳妇了。正在大家欢欣鼓舞前往合家欢时,却被柳知客家门前贴的一张启示(“事”被柳知客误写为“示”)拦住了——

只见上面用毛笔写道:为了倡导文明风尚,反对大操大办,本家孙子取(“娶”被柳知客误写为“取”)亲,决定从简,希本组姓柳的各家只来一人即可……

柳氏家族中的人们见到这样的一幕,面面相觑,仿佛遇到了一条狼狗拦住了人们的去路,又好像时间也停止了,好一会儿才听一个妇女愤怒地说道,这不叫“人气”,叫“气人”;说大话、使小钱,只朝里痴、不朝外痴,这哪里是“柳知客”,倒不如叫“柳痴客”。人们不禁哄笑起来。

从此,“柳知客”又多了一个绰号——“柳痴客”。

猜你喜欢

柳氏柳公权菜单
中国新年菜单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试析戏曲《狮吼记》中的柳氏形象
本月菜单
跪出来的情趣
柳公权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