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检查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
2019-01-22姚超胡秋明
姚超,胡秋明
(云南省西双版纳农垦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0 引言
血常规检查在临床医学中是最常见的化验检查方法之一,血液的主要采集途径为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方法以针刺法最常见,将采集的血液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它的常见检查内容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但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因素也逐渐多起来[1]。为了更好地提升血液常规检查的效果,本文将选取参加健康体检7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临床研究,针对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报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本院参加健康体检的76例志愿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严格控制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男50例,女26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47.4±5.0)岁;所有参与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过严格筛选,排除各种疾病者,本次纳入均体魄健硕。
1.2 研究方法
所有参与者的血液主要为静脉血和末梢血,即选取患者无名指或中指作为末梢血采集途径,在采集前对其轻按,待至充血,在消毒处理后对采集部位进行固定,在血液采集完成后迅速拔除血针,用无菌棉球按住采血部位。静脉血采取方式:取被采血者正常坐姿,将手臂伸直后放在采血窗口上,包括穿刺部位,消毒后穿刺取血2份,将其与末梢血进行检测分析,而另一份则添加抗凝剂EDTA-K2,在常温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查,分别观察血液样本采集后2h、12h时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 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方式以(±s)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从检测结果来看,即刻送检与2h内血样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即刻送检与12h内血样各指标对比,差异极为显著(P<0.05);整体来看,末梢血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静脉血,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送检时间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表1 不同送检时间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注:a=即刻检测血样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b=即刻检测血样各指标对比有用统计学意义(P<0.05),c=与静脉血检测血样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送检时间 WBC(109/L) RBC(1012/L) Hb(g/dL) PLT(109/L)2h 7.35±1.46a 4.80±1.33a 120.2±10.5a 164.6±26.8a 12h 6.33±1.37b 5.32±0.99b 131.4±12.0b 284.2±32.4b即刻送检 7.30±1.44b 4.83±1.30b 120.3±10.4b 164.2±26.2b末梢血 7.55±1.30c 5.55±1.43c 136.5±10.3c 206.7±27.4c静脉血
3 讨论
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诊断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监测内容之一,它对了解人体血液中细胞的构成情况与异常均有良好的借鉴意义,而通过血常规检查还能有效地观察WBC、RBC、PLT等指标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故血常规检查是临床诊断中常见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它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2]。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掌握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的各种因素,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提升血液常规检查的有效率,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
通过不同采血部位、不同放置时间以及不同送检时间均对血液常规检查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刘慧[4]、黄国响[5]的研究结果颇为相近。而在张俊杰[6]的研究中却发现,在血液常规检查中,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外,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等都是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的重要因素,而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或单独作用时,均会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导致各种偏差出现。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极为必要的,当然也是提供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有效率的重要保障。首先,在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前,必须对各个环节中的医务人员做事前培训,使其完全掌握血液常规检查具体操作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继而做到监测流程的准确无误,且采血完成后应及时拔掉针头,在摇匀血液试管后及时送检,确保血液样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检测[7]。其次,把握最佳检测时间,降低检查误差,继而提升血液检查的准确度,针对检测时间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血液样本采集条例和送检标准,并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意识,使其成为真正合格的血液检查标本,从而为后期就诊提供依据[8-9]。其三,在血液常规检查中,由于不同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自身所具备的校准品、质控品及配套试剂等存在差异,因此在诊断前,相关医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求对各种检测设备、试剂等进行检测,并做好日常及定期维护,对各种血液检查设备进行保养,必要时还可适当降低仪器固有缺点和人为操作失误率,在了解细胞的基本分布规律的情况下避免细胞分类漏检或误检[10]。
综上所述,在血液常规检查时所受影响因素较多,其应对措施也千差万别。但为了有效达到检测目的,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极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