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钢铁企业环保诊断要点总结

2019-01-22崔艳芳王月华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厂区监测环境

崔艳芳,杜 娟,王月华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8)

从2016年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首站选择河北进行督察,到2018年5月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全面启动,再到2018年10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开始,我国生态环保督察持续高压态势。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刚性制度落实,督察工作成为常态,同时因督察暴露的环保问题而带来的企业停产、限期整改甚至关停也成为一种常态。

从司法角度上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日趋成熟,迎来新的历史使命。在2018年1-11月由检察院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中,55%涉及环保领域,涉及判决的生态环境修复金额动辄千万甚至上亿,2016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泰州6 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1.6 亿元案件、2017年宁夏法院审结8 家企业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受损修复费5.69 亿元案件则是其中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我国民间环保力量不断深入参与环保事业,民间环保组织逐渐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有力的公众监督,成为行政督察、司法诉讼之外的重要社会约束力量。因此,如何应对常态化的环保督察、高悬的法律之剑和雪亮的公众监督,是企业新形势下的发展重点。开展环保诊断,做到未雨绸缪,则成为企业积极应对新形势的重要举措。

2017-2018年,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国内多家钢铁企业环保诊断工作,笔者结合钢铁企业环保督察工作中暴露的问题与本公司环保诊断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总结出钢铁企业环保诊断工作要点。

1 环保诊断定义

环保诊断是基于自愿原则,从提升企业环保能力出发,着眼可持续发展,由企业聘请专业机构对其工艺流程、产排污节点、治污措施、环境管理等进行全方位调研和评估,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咨询服务。通过环保诊断,人们可以发现规划、管理和操作等不同层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完善企业治理手段,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必要性

企业开展环保诊断,提升自身环境治理和管理水平,是凝聚绿色发展驱动力的必然要求;是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我国行政、司法和公众监督高压态势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我国钢铁行业工业调整升级,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落实社会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美丽中国”行动者的必然要求。

3 主要工作内容和程序

3.1 主要内容

一是以各项环保法律法规、钢铁工业成熟的环保治理技术、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企业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特征为依据,指导诊断工作;二是根据企业生产所排污染物的特性,以污染源监测资料、现状调查及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为基础,对企业现状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按照环境保护相关管理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三是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征,结合企业排污现状和周边环境状况,提出企业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3.2 工作程序

环保诊断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阶段、梳理发现存在的问题阶段、提出整改措施及编制评估报告阶段。

4 诊断发现问题分类

按照现场调研发现的问题,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可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和工程层面分类分析。

4.1 政策层面

企业现状与国家及地方钢铁产业政策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部分高炉、转炉容量临近限制类使用限期。企业现状与钢铁行业相关环保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2018年5月)中要求: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应于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他地区逐步推进。以2018年开展环保诊断的几家钢铁企业为例,现状厂区各工序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总量、在线监测系统等与超低排放要求均有较大距离。

4.2 管理层面

管理层面包括环保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人员培训、环境监测(包括在线监测)和排污口规范化等方面,存在差距。另外,在对第三方的规范环境管理上,包括在线监测第三方运营机构以及其他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物委托处置运营单位,普遍重视不足。

4.2.1 全厂环境监测体系不满足排污许可及超低排放改造要求

《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烧结机头、烧结机尾、球团焙烧、高炉出铁场、高炉矿槽、转炉二次烟气、电炉烟气、焦炉烟囱、装煤地面站、推焦地面站、干法熄焦地面站、自备电站排气筒等主要排放口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并同步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料场出入口、焦炉炉体、烧结环冷区域、高炉矿槽区域、炼钢区域等易产尘点,安装视频监控。厂区内应至少安装一套PM10 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厂区要建设监控汽车运输的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鼓励安装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自动监控、DCS 监控、视频监控等数据至少要保存一年以上。”

主要问题包括:现状厂区距离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差距较大,如仅部分工序安装有在线监测,在线监测多为委托第三方管理,各种运行不正常现象未得到及时解决。在全厂例行监测中,部分含污染物的排气筒未开展年度监测。

4.2.2 环境管理制度未严格执行

企业制定有相关环境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未严格执行。例如,存在作业车间窗户未关闭,未及时清扫等现象;高空平台直接清扫作业;各类排烟观测孔打开后未及时关闭等;环保设备设施损坏,未及时维修和恢复。

4.2.3 一线人员环保水平不足

一线人员环保水平不足以应对各级环保督察,有待于提升。例如,在线监控室岗位人员存在操作不熟练,对异常数据原因解释不到位、数据调用不熟练等。

4.2.4 第三方日常管理存在改进空间

第三方运营中即便资质齐备,日常管理仍存在改进空间。例如,在线监测运行期间普遍会出现故障和异常现象,未能得到及时解决;第三方外委处置中,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去向未核实,甚至存在巨大环境隐患。

4.2.5 污染纠纷和扰民投诉

污染纠纷和扰民投诉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如早期钢铁企业厂界噪声扰民、村庄距离厂界较近引发污染扰民投诉等。

4.3 工程层面

针对工程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设备、工艺、治污措施等方面,按照现行标准以及即将发布实施的超低排放标准严格要求,提出差距和需要做出的改进。

一是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例如,各类废油桶、物料桶等危险废物未按相关标准规范暂存,未做到防风防雨防晒、未进行等级防渗、未设置托盘,或与一般固废混合堆放等。

二是厂区排污口建设不规范。例如,未按规定设环保标识牌;排污口建设不规范,如废气排气筒未设采样平台、无采样孔;厂区不只设有一处废水排放口;部分厂区未实现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未经处理排放等。

三是物料仓库和各类堆场无除尘措施或抑尘效果不好。例如,各工序中成品库、除尘灰仓、物料库门作业后未及时关闭,或无除尘设施、抑尘效果不好。水渣堆场、石灰石堆场等未规范设计,未采取防风抑尘措施,如苫盖、未设置防风抑尘网等,或实际未依照防风抑尘网设计高度堆存物料。

四是因管理、密封、除尘系统设计和实际操作等问题,厂区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例如,烧结环冷系统封闭不严,炼铁厂出铁场渣沟未封闭;不能一罐到底、管理和除尘系统过于老旧或设计不规范;轧钢未前置除磷工序;部分工序如废钢切割、连铸开浇未设置除尘装置等问题,使得厂房内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

五是各物料运输环节,存在采用皮带运输,皮带廊未封闭或封闭不严,采用交通工具运输,存在车辆未及时清洗,地面扬尘较大等问题。六是环境应急措施不规范,存在如厂区防汛物资黄沙未入库,堆存外溢,焦化废水处理站事故应急水池现状积水,未留有足够容积等。

5 整改目标和阶段措施

企业应结合目前存在的环保问题、当地环保管理部门要求,逐步开展整改工作。按时间长短分近期、中期和远期,提出整改目标和措施。

5.1 近期

近期整改措施主要针对厂区现状不能满足现行环保要求、现有环保投诉等内容,旨在解决环境管理类问题、不满足现行排放标准且易于整改的环保治理类问题。此类措施具有实施投资较少、周期较短、工程技术难度较小特点。

5.2 中期

中期整改措施主要目标包括:完善环保治理措施,推动环保设备提标改造,确保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治理,确保规定时间内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整改措施主要包括较大规模的环保工程治理措施。此类措施具有实施投资中等、周期较长、工程技术难度较大等特点。

5.3 远期

远期整改措施主要目标包括:在国家和地方规定时限内满足超低排放标准,并借助设备大修升级和全厂范围环保设施改造等,解决整个厂区各项历史遗留问题。此类措施具有实施投资大、周期长、工程技术难度大等特点。

6 应对措施

针对环保诊断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6.1 环境监测方面

一是按照排污许可及超低排放标准,制定《厂区在线监测体系发展规划》并逐步落实实施;二是针对在线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记录和协同主管环保部门、第三方等解决,引入第三方考核和问责机制;三是完善和补充厂区现状产污排气筒年度例行监测。由于部分排气筒在环评报告中未做要求,故实际生产中未开展对应监测。建议企业应对此开展年度监测,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6.2 环境管理方面

补充和完善厂区环境管理制度体系,采取与绩效挂钩方式,将各项环境制度落实到位,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环保培训。加强第三方环境管理,关注并核实出厂三废最终处置去向,打造企业全链条绿色发展。

6.3 工程治理方面

开展各项环境治理提标改造,具体包括开展全厂无组织排放专项治理,重点针对封闭料场、重新设计存在问题的除尘系统、排查实际产污环节并制定整改计划;规范排污口设置及整治;规范化危险废物存储和管理;增加车辆冲洗装置;开展全厂雨污分流改造等。

7 结语

各级环保行政督察持续高压、环境公益诉讼日趋成熟和民间环保力量的不断壮大,对生产型企业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积极自查环保问题并开展污染治理,关系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环保诊断必须本着自愿原则开展,针对发现的各项问题,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这样一来,双方沟通表达将更为通畅,诉求也更容易实现。同时,聘请专业第三方环境评估机构开展诊断工作,有助于提升企业环境治理水平。因此,环保诊断无疑是环保新形势下企业的良好选择。

猜你喜欢

厂区监测环境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