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污水水质检测重要性及排放标准探究

2019-01-22徐冰心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水体

徐冰心

(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宜兴 214200)

城镇污水囊括了城镇范围内居民的生活废水,学校、医院、各种公共设施与商业机构的排水,被纳入城镇污水管渠收集处理系统的工业废水、初期雨水等。受工业环境日趋复杂、城镇人口大量增长的影响,近年来,城镇污水中的有机物、细菌与病毒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必须将收集的城镇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物污染城镇的地表径流或地下水体。

污水水质检测,指的是污水处理厂完成污水处理后,检测人员从物理角度,根据相关国家出水指标,从水温、颜色、味道、杂质方面对处理后的水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能够被再次利用。当前,随着化工用品使用频率的大幅度增加,水污染也从单一化朝复杂化方向发展,借助化学手段的有机化合物细化检测也被广泛应用到水质检测中。

1 城镇污水水质检测的主要内容

1.1 污水的成色检测

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污水在没有除去悬浮物时的颜色称为表色,除去悬浮物后呈现的颜色称真色。清洁的或者浊度较低的水,表色与真色的差距不大,如果是色调较深的工业废水,表色与真色的差别就比较容易分辨,因此多使用稀释倍数法与铂钴标准比色法来对污水的成色进行检验。

1.2 污水的浑浊度检测

日常可饮用的水皆是透明的,而污水中经常会悬浮泥沙、土块、颗粒或一些微小的有机物等,大部分来自城镇的街道与土壤,小部分则来自洗涤废水,它们易厌氧发酵,使水质恶化。因此,衡量污水水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水中悬浮物储量的多寡,一般采用浊度计与在线浊度分析仪检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3 污水的硬度检测

污水处理期间,向水体加入净水剂后,污水中超标的钙、镁离子会沉降下来,过滤后被带离水体。之后的硬度检测中,将显色剂加入硬度已知的水样中,将其作为标注色板,与同样加入显色剂的待测水样进行比对,以此确定硬度是否符合规定范围。

1.4 污水的有机化合物含量和矿物质检测

有机化合物与矿物质的检测是整个水质检测中比较困难的内容。因为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分解性又强,其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在实际检测中多使用库伦滴定法、重铬酸钾法、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等,对水的污染程度、性能等指标含量进行分析。

2 城镇污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污水处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离不开水质检测,它是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的关键步骤,在缓解城镇用水紧张、提升再生水品质、促进水体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2.1 污水水质检测改变了大众对再生水使用的概念

长久以来,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再生水就是脏水、废水,排斥使用再生水。事实上,这是对污水处理与污水水质检测缺乏认知的表现。对已经净化的再生水进行检测,并将不符合相关出水标准的水体进行再处理,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打消人们的顾虑,潜移默化地扭转大众对循环中水的印象,使城镇居民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顺利将再生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工业冷却、建筑幕墙冲洗、市政、消防等方面,缓解城镇用水紧张的局面[1]。

2.2 污水水质检测缓解了工业用水紧张

日常生活中出现水资源短缺,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活动。工业生产普遍需要大量水资源,如果除盐、冷却循环、锅炉烧制等环节出现无水可用状况,偶尔发生一两次,工业生产可能会停摆,如果一再发生,工业建设难免会停滞,阻碍国家经济建设。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污水水质检测指导污水处理,提高再生水的品质与利用率,突破企业生产瓶颈,缓解工业用水紧张,让水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2.3 污水水质检测可以指导污水处理生产工艺进行调整

污水水质检测项目越多,污水处理的效率与净化中水的准确率就越高,反之,如果水质检测项目过少,没有涵盖国家出水水质标准的各个方面,就会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净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全面、准确、真实的污水水质检测结果可以为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指明生产工艺调整的方向,降低调整工艺时的出错率,节约时间成本,让污水处理真正做到有据可依,有的放矢,让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出水标准[2]。

2.4 污水水质检测有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全球用水日趋紧张。让污水能够循环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共识。水质检测可以指导污水处理机构在污水循环利用中根据用水方向控制水质净化效果,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专水专用的目的[3]。

3 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探究

为了将城镇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以合理利用,人们必须采用符合当地技术条件与经济实力的污水排放标准。现阶段,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采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等,按照来源与性质,污染物分为基本控制项目与选择控制项目[4]。不过,目前城镇间的污水处理水平相差悬殊,对于某些污水处理水平较差的城镇来说,如果一味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出水标准而不加变通,将造成很多污水处理设施不达标的现象。为保证城镇的污水处理效果,我国城镇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地方污水排放标准。

3.1 城镇污水的处理排放标准应与地区经济承载力挂钩

我国城镇众多,类型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针对那些社会经济承载力较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镇而言,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耗资庞大,运行及维护修理费用也较大,给地方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可谓“既建不起,又用不起”。

其实,与其依赖国家财政拨款,不如选择更为实用、经济的污水处理生产工艺。例如,部分城镇污水排放的接受水体为开放式水体,其可以锁定污水处理目标,将氮、磷等的排放标准适当降低,简化处理流程,缩小处理构筑物池容,降低相关机械仪表的投资预算,将运营管理化繁为简,不仅可以实现污水处理目标,还能节约投资成本,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的同时,积极推动城镇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2 城镇污水的处理排放标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横向来看,我国城镇东西部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城镇林立,人口密度大,经济建设水平较高,污水处理工程也展开得较早;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多,农业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经济建设水平普遍落后于东部,环境保护的配套设施发展起步也比较晚,污水处理设施与水体保护措施发展滞后。而纵向来看,南北地区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气候上,北方干旱少雨,水环境容量小,多封闭与半封闭水体,为了避免排放的水体富营养化,除磷脱氮的要求必须作为重点,南方的水环境容量相对来说比北方要大,加之处理后的水资源又多排入开放式水体,根据其较强的稀释自净能力,污水处理期间可以适当放宽对氮、磷元素含量的要求,因此,人们必须了解各地的水资源去向与用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地方污水排放标准。

3.3 城镇污水的处理排放标准应考虑出水去向的区别

制定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时,人们要考虑地区经济承载力与地理区域差异。根据处理完毕后出水去向的不同,又可以将城镇污水排放标准分为两类。

一类是资源化利用。城镇生活污水如处理后回用于渔业养殖,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相关水质标准;处理后如回收用于填灌地下含水层、地下水补给的,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地下水回灌水质》(GB/T19772-2005)对于地下水补给的水质标准要求;而用于市政绿化灌溉的再生水资源,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对于绿化灌溉用水的标准规定[5]。

另一类是直接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后,当出水需要直接排入封闭或半封闭的湖泊、水库等污染稀释能力较弱的水域时,相应的出水标准可首先按照水环境容量粗略划定范围,再根据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的技术与处理后效果细化标准数值。出水排入稀释能力比较强的开放式水体中,处理技术采用厌氧+生态处理或厌氧+好氧生物的同时,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也应配合水环境容量与处理手段的完成效果进行调整、完善。

4 结语

城镇污水的水质检测与处理排放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的生存环境与城镇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深刻认识到城镇污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采用合适的城镇污水排放标准,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污水处理进行专业、科学的指导。当前,人们要全面提升城镇的污水水质检测水平与污水处理能力,将循环再生水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城市绿化中,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这对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城镇污水处理水体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