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2019-01-21赵廷虎王雪

当代党员 2019年1期
关键词:铜梁经济带重庆市

赵廷虎 王雪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隆冬时节,重庆市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任凭伫立在万州区燕山乡复兴社区的江边,痴痴地望着那奔涌的江水。

江水之下,淹埋着任凭的心血与希望。

如果顺利,来年江水退去后,将会有无数中山杉新芽在荒芜的滩涂上冒出,经历风吹、日晒、雨淋以及多次淹埋后,最终长成沿江水上森林。

十年来,任凭一直在寻找治理沿江消落带的“解药”,反复论证、试验,看中山杉是否可以在消落带中生存,是否适宜大规模种植。

在重庆,像任凭这样终生致力于护卫长江生态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

691公里,是长江重庆段的长度;300亿立方米,是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水容量。两者叠加的背后,是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下,重庆正在为之努力的生态建设目标: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2017年7月以来,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加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2018年初夏,任凭带着12位工人在复兴社区的消落带里种下约50亩的中山杉林。

任凭的梦想,就是让消落带复绿。

树苗种下后不久,江水便涌来将其淹没,任凭眼巴巴地望着江水,既期望又害怕。

苦苦等待后,江水终于退去。晨曦中,中山杉枝上的新芽隐约可见。

如今,近1500亩的中山杉林在万州三峡库区长成,守护着45公里的长江岸线。

库区消落带治理,正是重庆努力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保护和修复好长江生态环境,正是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7年7月以来,重庆市高度重视长江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管理措施,对长江流域进行全面治理。

为了保护好长江,重庆对纳入市级监测的劣V类河流和纳入国家、市级考核的不达标河流开展全面“体检”,设置约1100个监测断面,详细掌握流域干支流水质总体情况,形成“一个流域一张图”。2018年1-5月,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长江干流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比例为88.1%,同比增长2.4%。

2018年6月,重庆市印发了《重庆市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随着行动计划的推进,各区县、各部门加快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步伐:《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出臺,加快了突出环境问题的治理;“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强化了全市的生态空间管控;“重庆市国土绿化提升行动(2018-2020)”的启动,掀起了新一轮国土绿化热潮……

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修复、石漠化治理等工作,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林木蓄积量达到2.05亿立方米。2017年底,国家首次发布各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指数,重庆以81.67分的绿色发展指数得分,进入全国前五。在生态保护类指数排名中,重庆排名全国第一。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随着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升,诗人李白1000多年前描述的场景已在长江沿岸多次出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向“高、轻、新”发展

2018年6月的一天清晨,重庆市铜梁区旧县街道永兴村。

村民唐大琴正伴着氤氲的草木清香走进小安溪河畔的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公司厂房,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小安溪河属涪江流域,是铜梁人心中的“母亲河”。

在铜梁区,造纸、印染、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曾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众多企业分布在小安溪河沿岸,其排出的生产废水曾使小安溪河恶臭不堪。

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铜梁开始反思发展之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当地开始大力整治污染企业,限制发展规模,推动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改造。同时,采用“腾龙换鸟”的方式,引进无污染的企业和新兴技术产业。

当前,铜梁已着力搭建起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大健康产业等六大产业集群,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使小安溪河重现美景。

铜梁的转型发展之路,正是重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为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腾飞,重庆正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使绿水青山“流金淌银”。2017年,重庆取缔20户“地条钢”企业,完成全市15家过剩产能和42家落后产能烧结砖瓦企业的生产设备拆除,还在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为推动智能产业快速发展,重庆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物联网等12个产业进行重点布局,正着力打造新型显示、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发展大数据、智能产业。

2017年,重庆新兴制造业实现产值3592亿元,同比增长32.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4%。目前,重庆智能终端产量位居全国第2位,智能产业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10位,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前8位,软件服务行业排在第13位,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

在智能制造工程方面,重庆已实施8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改造后成效显著: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7.2%,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12.5%,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8.4%。

作为重庆目前增长最快的高新产业,初具规模的智能产业正在成长为重庆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立足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打通国际物流通道,畅通贸易阻隔,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2018年8月的一天清晨,重庆市果园港件散货码头。

一辆满载铸管的货车从泊港驶来,停在果园港件散货码头的5号门座起重机下。

喇叭声一响,理货员余波就带着5名工人小跑着穿过货堆,集结到门机下。

门机驾驶员钻进驾驶室准备操控,2名工人翻身爬上货车准备搬运,其余2人则在余波选定位置后,侧身准备工作。

“起!”随着余波一声令下,第一根铸管成功吊起,果园港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而在他们身旁不远处,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轮正穿江破雾而来,激起浪涛滚滚,发出汽笛声声……

作为长江内河最大的港口,果园港承载着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梦想,也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载体。

如今,凭借果园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重庆通江达海连通世界的梦想已成现实。

为了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庆正依托果园港大力打造国家级“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基地,从内陆腹地,逐步迈向开放前沿。

当前,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庆正在加快对外开放合作的步伐。

打造江海联运、运行中欧班列(重庆)、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展物流多式联运枢纽建设,重庆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5.9%。不仅如此,重庆已建7个国家级口岸、11个口岸功能场所和9类特殊商品进口指定口岸,与20多个欧洲国家实现海关关检互认、信息共享、执法互助。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乐章已在巴渝大地全面奏响。

猜你喜欢

铜梁经济带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铜梁农村综合广播信息工程方案与实施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