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晖 在世界绽放“汉字之美”
2019-01-21陈晰
陈晰
初冬的英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一间礼堂里,洋溢着温暖而典雅的气氛。她,一袭白色汉式长袍,一条淡紫飘逸丝巾,一肩乌黑柔软长发……端坐在古琴前,向在场上百位英国观众娓娓道来。她讲,“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创作时的情景:“文人雅士在山林间聚会,玩当时中国最高级、最好玩的游戏“曲水流觞”,大家在溪流两岸席地而坐,把盛了酒的觞放进溪水,让它从上游漂流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酒杯停在谁的座位前,谁就须立即作诗一首,没作出来就要罚酒。”
现场的观众听得入神。讲到“罚酒”,现场发出阵阵笑声。讲完这一段,她素手抚琴《流觞》,悠远、沉静的乐声在房间静静流淌。在座的观众被这来自东方的古老曲调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曲弹毕,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位听众说,为琴声所动,都流泪了……
这位东方味十足的女性名叫聂晖。这一场名为“大音希声”的古琴赏析会是由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主办,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英国诗书画学会、伦敦中国民族器乐中心协办,也是聂晖这一次英国文化交流的一个环节。此前,她在英国威尔士举办了“汉字之美”聂晖诗书画印展,带来了精心创作的64件作品。
成体系介绍中华文化
这一次走进英伦,举办诗书画印展和古琴赏析会,聂晖是带着一个不一样的使命而来的。她的诗书画印展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书法作品按汉字起源演化,涉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元素,如阴阳、五行、三才、四灵、八卦、十二地支等等。国画作品是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羲之爱鹅、公孙大娘舞剑、清溪行舟……谈及这次展览的构思过程,聂晖说,我的思路就是要成体系、成建制地呈现中国文化和艺术,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或者仅仅一个切面地呈现出来。这样整个展览就会很丰满,也很丰富厚重,有大国气象。给西方人介绍起来,也更易深入浅出。
比如展览中有一幅书法作品“三才组作”,源自《易经》的启发, 体现中国天道、地道、人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聂晖给观众介绍:一撇一捺是“人”字,源于侧面站立的人形;正面站立的人就是一个“大”字;人头顶一片天,所以“天”字就是“大”字上面加一横;人脚踩一片地,“大”字下面加一横,就是“立”字。
聂晖说:“用形象作比,用古文字创作,老外立马就能识别,而且觉得很有趣。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华文化,但是一下子就能认出中国字来,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聂晖说:“我想用艺术去打动他们,用文化去感染他们,再用东西方共同的基础,比如说对图画的认知,或者是共同的文化基因去连接彼此。做好这种连接,他们会觉得中华文化与自己也是共通的,会更有亲切感,也会感到增长了智慧,很有收获。”
让英国孩子爱上汉字
更加受欢迎的环节是之后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2018年11月8日,聂晖来到威尔士的C rickhowell高级中学。给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三堂书法课。
第一堂课,聂晖选了“龙”字。
聂晖介绍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而恰巧威尔士的图腾也是龙。于是课程开始的时候,先让学生们画龙,画他们的图腾龙,再给他们看中国的龙长什么样,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和相异之处。然后再教他们写中国书法的“龙”字,龙的哪一个部分化成了哪一些笔划。让聂晖惊喜的是:“才一个小时,他们就深入理解了“龍”字的正体写法,而且写得很好,间架结构和起收笔、提按都写出来了,根本不像外国人写的汉字。
第二个班,聂晖教了“福”字。她跟同学们讲,这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个字,家家户户都贴在门口。她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什么?有孩子喊起来,money!聂晖笑着说:是啊,Money很好。有了money你想做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去实现,但是有了 Money,还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它可能被偷、被抢,投资失利,它就不在了。中国有句老话叫“无福消受”,再多的财富,如果没有福气来保护,就没法很好地享受它。所以,中国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福气。有了福气,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
接下来,聂晖给同学们演示这个福字是怎写成这样的:先画一张桌子。左边的示字旁是一个供台;再画一个坛子,这坛酒是用来供奉先贤的,先贤代表的是智慧,左右合起来,将线条简化就成为了“福”字。
同学们在聂晖的教导下,用毛笔和宣纸一板一眼,一笔一划,也都写出了漂亮的福字。
让聂晖印象深刻的是,上完课他们在办公室休息。之前上过课的同学们经过这里,看到他们在里面就激动得“咚咚咚”地敲百叶窗,向聂晖他们挥手问好。看着那一张张金发碧眼、充满童真的灿烂小脸,聂晖很感动:“是深厚有趣的中国文化让他们喜欢上了我们!”东西方的文化底蕴、审美方式还是有一些差异,但,其实也有很多共通性,只要将中华文化和英国的本土文化链接起来,就容易让西方人先理解,进而觉得很有趣,愿意去学,进而爱上它。”
“传统文化熏出来的女子”
“大音希声”古琴音乐赏析会是这次文化交流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次音乐会以“liu”为线索,从流觞、流水到《阳关三叠》留人、《忆故人》《碧间流泉》留忆、流泉,最后《梅花三弄》留香。既有流传至今的千古名曲,也有近代、当代的创作曲。
这次交流,聂晖与谢飞东除了诗书画印展,一共做了7场讲座、3场古琴赏析会,每场内容各有侧重,数位英国粉丝听了这场又跟随着到下一地听讲。在兰普特,聂晖在弹完中国十大古琴名曲之首的《流水》后,让听众讲听曲的感受,大家竟然讲得非常贴合,都听到流水,听到高山……而且描述出很具体的画面,用语优美。聂晖再将“流水”的创作背景:子期伯牙知音相遇的故事讲给大家,大家一下就鼓起掌来……为自己与中国古人的契合而高兴!
这一次英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只是聂晖文化之旅的其中一站,她传播中华文化的足迹遍布世界很多地方。有人说,聂晖是难得的集琴诗书画印、古文字等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于一体的文人型书画家。出生在重庆的聂晖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从五六岁起就学习书法。为了增强“字外之功”,她潜心钻研琴、诗、书、画、经、史、子、集。如今不但诗书画皆通,对古文字学也有深厚的造诣,与先生谢飞东合著的书法文字学专著《读字》一经出版便持续热销,被誉为“开启国学大门的钥匙”。
她曾先后担任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造型中心副主任、重庆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履一书院院长,曾获得“重庆女子十佳才艺”、“第二届青年文化名人”和“十大最美书香家庭”等奖项。此外,她还曾获首届妇女书法比赛金奖、第二届中日国际书法展银奖,其作品曾应邀在英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展出。有人称她是“才女”,但她说自己只是一个“传统文化熏出来的女子”,找到了“大道相通”的“魔术棒”。她的艺术也一直秉承着传统文化的轨迹。
聂晖很清楚地记得,在32岁的时候有一次类似于“顿悟”的经历。那一刻,仿佛豁然开朗,眼前亮亮的。“书法、国画、古琴、诗词,在我面前仿佛一下子打通了。写书法促进绘画的线条,绘画促进书法的结构,书画又促进了对意境的感受,促进了诗词的创作,进而加深对中国核心文化的理解。”聂晖说,那时候自己有了一种很深的体悟:“你把它们联系起来想,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不二的世界。孔子在《论语》里说:“吾道一以贯之”,当你找到这个“一”之后,所有东西都能贯通,只是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表达而已。
这种“打通”使聂晖的中国文化传播显得如鱼得水。在伦敦音乐会上,英国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桂秋林在发言中说:正因为聂晖对诗书画印、古琴,包括中国文字学的打通,才能立体、史诗般地呈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和艺术,才能从多个角度链接各种文明,才能受到这么多国家的欢迎……
传播中国文化之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聂晖应邀在海内外举办个人诗书画印巡展及古琴音乐会23场、讲学200余场。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再到美国、英国……她让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人领会到“汉字之美”、“东方雅韵”。
在展览讲学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让她感动的事。
2012年在马来西亚举办个展的时候,受到了当地民众和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主席团一众10余人到邻国马来西亚看展。5年之后,聂晖应邀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个展时,狮城书法篆刻会主动要求作为协办单位。马来西亚现代书画联盟总会长符永刚博士、侨领彭彪局绅、南方大学校长等又专程到新加坡来看展。在新加坡,书法讲座的通知一发出,立马报满,有的观众没有报上名仍然坚持要去听。讲座当天,把所有的椅子都搬出来了还是不够坐……新加坡书法篆刻协会82岁的曾广纬主席说,到新加坡办展览的书画家很多,但是您的展览让我们大开眼界,除了有您自己创作的作品以外,还有对经典的临摹,而且能够如此深入、细致、全面、立体地展现中国的文化脉络,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
2016年,聂晖应邀在印尼办展览和古琴音乐会,印尼没有古琴桌。印尼人不仅专门精心定做了一张琴桌,还特意经过了做旧的处理,为了和聂晖的古琴搭配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这一次英国的文化交流结束后,英方提出担任聂晖的著作《读字》的英文校对审核工作,之后还打算翻译成威尔士语作为学校学习汉语的教材。紧接着,英国班戈大学也向聂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2019年去举办“汉字之美”讲座,牛津一家博物馆也发出了展览邀请……
聂晖说,与其说是他们喜欢我的作品令我高兴,不如说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更令我欣喜。
很多人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聂晖的展览和作品,开始她觉得用这个词有些夸张了。“我觉得我的作品是属于传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经典之美,而不是很强烈的震撼之美。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给出这样的评价时,”聂晖开始思考,“我慢慢认识到,其实不是我的作品震撼了大家,而是我作品后面的文化,当我在解读作品的时候,我呈现的是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令人震撼”!
让艺术有文化的底蕴,让文化有艺术的美感,才能够吸引大家去看。聂晖说,提到中国文化,我们总说“博大精深”,但这也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敢去尝试。所以要用艺术的美来拉近彼此。但只有艺术那又太“单薄”了,中国诗词、书画、篆刻、古琴背后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大家一走进去之后,不仅仅是走进了艺术的世界,而且是走进了中国五千年的浩瀚文明,会被文明的美、智慧的美和视觉上的美共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