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刘志平的“治水经”
2019-01-21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铿锵话语犹在耳边。这是情系民心的庄严承诺,也是维护河流健康的号令动员。
2016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规定所有江河湖泊和大江大河的各河段均要安排专人监管,确保河面无可见污染物,每条河流都至少要有一名地方领导担任河长。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高位推动、快速行动,出方案、定目标、建制度,一张张路线图、时间表密集出炉。机构到位,河长就位。截至2018年底,从江河源头到海滨湖畔,无论大江大河还是支流小河,中国已经有近110万名河长,越来越多的河流有了健康守护责任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刘志平就是其中一位。
泉州台商投资区是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也是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园区,下辖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区域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坐拥“泉州之眼”百崎湖,建有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依山、面海、环湖、沿江,优越的区位条件显示泉州台商投资区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2017年2月27日,刘志平从泉州市交通委主任走马调任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刘志平清楚记得,这一天,正是福建省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的日子。管委会积极响应,刘志平和区党工委书记吴汉宗“挂帅出征”,共同担任总河长,承担总督导、总调度职责,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第二年7月,刘志平在全区河长制工作会上提出了“疏淤清浚、面源控污、截污纳管、沿河拆违,强化保洁,生态护岸”的六大治水工作目标。经过一年多努力,“河畅、水青、岸绿、生态”的台商投资区愈发美丽清新,一个生态型滨水城市新区呼之欲出。
刘志平将自己的“治水经”总结为“五结合”。
一是上与下的结合。就任总河长的第二天,党工委书记吴汉宗、管委会主任刘志平就马上带领相关人员开展巡河,仔细查看了百崎湖流域及周边河道下曾溪、惠东南干渠两岸的生态环境,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会诊”,现场开出“药方”,就推进百崎湖生态连绵带项目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二是点与面的结合。在河道的清淤疏源、控污染点、截污纳管方面,重点抓好饮用水源点取水口、非法洗沙场和垃圾转运点的治理工作,先后投资建设22个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中心,完成铺设污水管道施工48 .45公里,累计投资1.26亿元,实现了全区所有行政村污水处理收集全覆盖。三是专与常的结合。即专项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
四是长与短的结合。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垃圾收集和转运和污水收集的能力,加强保护生态,生态连绵带的建设,百崎湖生态连绵带的改造、提升以及位于下曾村曾溪的自然风光带的疏源建设。
五是促与督的结合。建立全区一月一巡查,一季一考评,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督查机制,并签订各级河长制“军令状”,明确对履职不力的河长及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和追责,有效督促河长履行河湖管护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强化了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督促各级河(湖)长真抓实干,主动履职,积极作为。同时,开展“家在河湖边,护水共争先”河长制摄影比赛等社会动员宣传活动,促进与激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治水护水的热情。
谈起治水工作之难,刘志平认为最棘手而又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石材加工业是台商区的传统产业,长期存在散、乱、污等突出问题。看到小石材厂造成环境污染的情景,刘志平义狠下决心攻坚克难,推动成立了石材加工行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部署会研究解决方案,于2017年5月打响了全区石材加工行业整治攻坚战,以40天为限,全面关停石材加工企业。
为此,区领导亲压一线指挥整治工作,态度十分坚决。刘志平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协同攻坚,做好石材加工企业主的各项工作,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成效,“要一鼓作气,一做到底,彻底关停全区石材加工企业,真正让辖区百姓受益。”最终,全区339家未达到环评标准的石材加工企业先后全部被查封,彻底地退出市场,还台商区的一片碧水蓝天。
由于稳、准、狠地打击了那些严重影响生态环保的相关人员和企业,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社会上就有许多风言风语,说什么“刘志平主任刚来台商区,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前几任的区领导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你刘主任不要过多久就会不了了之。”也不乏有人想要坐等看他们的笑话。
但刘志平没有理会这些,他顶住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发动群众治污治水。2018年1月5日,有位干部将手机拍摄的一段“牛奶溪”的视频发在“河长群”里,引起了刘志平的关注,他立即要求相关部门严厉查处。此条信息也被福建省河长办公众号作为全省基层治水典型案例转发,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
“對于这个石材行业的噪音问题、粉尘污染问题、水质污染问题,周边群众意见很大,但又常常敢怒不敢言。这次整治行动大快人心,取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就是要做得民心顺民意的事。”刘志平语气坚定。
“重在行动,重在落实。”这是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刘志平上任之时对辖区人民的庄重诺言。作为总河长,他也是这么做的,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各级河长担负起河湖管理保护的职责,共同推进辖区治水工作,守护绿水青山。
刘志平的故事,是中国百万名各级河长中的一个。2018年6月,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宣布,截至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这比2016年中办国办文件提出的要求整整提前了半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的郑重承诺已经落实。
鄂竟平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工作方案全部印发实施,河长体系全面建立;省市县河长制办公室全部建立,配套制度全部出台。全国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其中省级河长402人,59名省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河长,各地还因地制宜设置村级河长(含巡河员、护河员)76万多名。“通过集中清理整治,一些河湖水域岸线逐步恢复,一些河湖基本消除黑臭脏现象,一些河湖水质明显提升,河畅、水清、岸绿的景象开始显现。但这些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让河长制充分发挥作用、切实维护河湖健康,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