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1998
2019-01-21
1989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创建“希望工程”。
唐山建设港口拉开了历史大幕。
涞源县桃木疙瘩小学贫困学生张胜利成为“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中国股市诞生。
唐山获得联合国“人居荣誉奖”。
1991
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为争取到本世纪末贫困地区多数农户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创造条件。
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992
邓小平南巡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河北陆续建立了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京唐港、唐山、保定、沧州、石家庄、廊坊、黄骅等19处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保定两个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3
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国务院批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石家庄、张家口、沧州、邯郸、邢台、承德等12个地区、省辖市合并的请示。这是河北省的一个重大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结束了地市并存一地的行政管理体制。
唐山市半壁店村获“河北第一村”光荣称号。
确定“两环(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带动”战略。
1994
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体育彩票在全国发行。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河北第一股——河北威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打一场扶贫攻坚战,基本解决全省76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引黄入冀”工程竣工。
1995
“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制定科教兴国战略。
全长2381公里,纵贯九省市的京九铁路铺通。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下乡”的构想,组织开展了“十下乡十进村”活动,拉开了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序幕。
石家庄机场顺利首航。
石家庄市郊区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1996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全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十项基本原则。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钢产量突破一亿吨,钢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位。
我国第一所股份制游泳学校——钱红游泳学校在保定宣告成立。
1997
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
香港回归祖国。
重庆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第四个直辖市。
河北对农民负担进行专项治理。
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黄骅港一期工程在河北省开工建设。
1998
国务院机构改革,政府“瘦身”。
全国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1990年春节期间,任丘大鼓会上的农村舞狮队。
金 洁/摄
1993年2月12日,在魏县郭堂村陈国富家庭敬老院,61岁的王日高和64岁的申淑贞两位孤寡老人,经自由恋爱喜结良缘。新郎王日高应乡亲们的要求介绍恋爱经过时,引来在场村民们的掌声和欢笑,新娘也忍不住笑了。
李志忠/摄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截至2017年8月底,河北全省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达到1525家,能够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达到1296家;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设施3600多家、农村幸福院3.1万个,社区和行政村覆盖率达70%。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夕阳的余晖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1993年夏,河北省西柏坡发电厂1号机组锅炉汽包顺利吊装安装完毕。
高 潮/摄
同年12月,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河北省九五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2400MW的西柏坡发电厂1号机组(30万千瓦)提前8个月建成投产,创全国同类机组施工最好纪录,被电力部誉为“状元工程”。25年来,西柏坡发电厂为河北省和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3年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石家庄举行,这是设立在石家庄第一工人文化宫广场的分会场。此次交易会成交额达86.26亿元。
自1978年开始至2000年,我省邢台、邯郸、石家庄先后承办了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多年的实践表明,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它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培育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食品和副食品行业的改革开放步伐、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品的升级换代、创立名牌产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续铁标/摄
1994年岁末的最后一天,石家庄市方北村72岁的张妮大娘招呼与她住在一起的孩子们在自家小院的门前拍了这张合影。
元旦过后,张妮大娘祖上几代人居住过的这所老院子将被拆除,这里将打通裕华中路,连接裕华东路直达石(家庄)——安(阳)高速,建成一条包括人行道在内的100米宽的大道,成为省会三条主要东西交通主干线之一。已分得新房的367户世代居住在方北村的家庭这几天将全部搬出该村,这是省会第一座“城中村”搬迁。娘家、婆家都是方北村的张妮大娘祖孙四代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分别住在前后两个院子里,这次她家分得5套单元楼房。
续铁标/摄
石家庄城中村改造项目一直是石家庄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民生关注的重点之一。城中村改造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家庄市的城中村,二环以内有45个,三环以内有173个,可谓数量庞大。
2008年以后,石家庄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开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力度最强的城市建设工程。
此后的3年,石家庄市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化茧成蝶、全新蜕变:槐底、休门、振头、谈固、大马,一个又一个城中村先后消失在石家庄地图上。石家庄实施的包括城中村改造、危陋住宅区改造、旧住宅区改造、廉租房建设、公共租赁房建设、小街巷整治、天然气普及、公厕建设、便民设施配套和雨污分流改造的十大民生保障工程,全面改善了市民生活条件,提升了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1995年5月,满城县为顺民村农民开办的专门讲授草莓种植的科技夜校9点钟讲课时间未到,教室里就已经坐满了人,按点来的人只好站在教室窗外听课了。多年来,满城县采取开办培训班、进修班、夜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文化科技知识,特别是科学种田的普及教育,收到显著成效。
张英杰/摄
2000年以后,河北农业大学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其目的是利用学校的学科、技术等优势,为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从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河北农大共为农村定向招生、培养了1805名农民大学生,这些人才在我省广大农村建设发展、农民致富增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996年6月,省会石家庄一家民办理发学校的学员争先恐后地在一位“勇敢男士”头上剪一刀、梳一把地练习技艺,体验理发的真实感觉。这些来自农村、乡镇的女孩子大多怀有学成后回家乡开间属于自己的发屋的梦想。这是一门手艺,又是一条致富的门路。
李 勇/摄
1996年7月,来自赵县农村的河北师范大学93级英语专业班自费生张京波伫立街头,期盼利用暑假当一名家庭教师,挣出下个学期的学费。
李 勇/摄
第二年,张京波和几个哥们儿一起开办了属于自己的致力于青少年基础教育与培训的专业机构,起名——石家庄浩谦学校,亮出办学宗旨——打造孩子的最大价值。经过20年的打造,浩谦学校已获得河北省考试院颁发的《剑桥培训机构优秀奖证书》,经国家外事专家局审批取得聘请国外文教专家资格,成为中国作文考级培训基地;获得石家庄市“先进办学单位”“民办教育先进学校”荣誉称号等,作为校长的张京波也收获了石家庄市“办学先进个人”的美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998年春天,阜平县农民群众与电力职工一道合力将电杆运送上高山。
梁 山/摄
阜平县是革命老区,地处太行深山的特困地域。河北省电力总公司多次在阜平开展电力扶贫攻坚工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投入1000万元,着重解决十户以上无电村通电问题;2013年投资1500万元对阜平县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和改造35千伏输电线路39.2千米、10千伏输电线路114千米,新增10千伏配电变压器18台,为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的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