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环境下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2019-01-21连婉越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1期
关键词:矿山水资源污染

连婉越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福建福安 355000)

引言

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让我国的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据生态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对当下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生态环境的恶化涉及到大气污染、土地污染和水资源污染,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单阐述生态修复工作的必要性。

1 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

1.1 大气污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因为城市道路扬尘、汽车尾气排放、能源消耗、工业生产以及城市供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气环境持续恶化。由于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进一步造成臭氧层被破坏,而且频繁出现酸雨。与此同时,冷热空气在交汇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雾霾天气,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不变,而且也严重影响城市的交通。

1.2 土地污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工业的发展需要林木,人们大肆开采森林资源,滥砍乱伐现象严重,导致森林的数量和面积在不断减少,加上部分地区长期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表植物被严重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频发发生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问题,这不仅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构成威胁。

1.3 水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就目前我国水资源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黄河、长江还是一些细小的支流,均受到一定的污染。尤其是流经工业、企业周边的河流,受到的污染情况更加严重,很多无良的工业企业直接向水体中排入废水,加上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比较低,导致我国水污染情况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饮水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

2 对现阶段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2.1 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我们人类得以更好发展和生存必须要实施的战略之一。如果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污染等问题得不到解决,生态环境遭遇的破坏远远超出其自身的承受能力,总有一天会“体力透支”。这样,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对当下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充分发挥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让水资源、空气资源、土地资源等得到保护,再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实现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所以,我们要注重环境生态修复,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改善人与自然严峻关系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人们采取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了获得利益不计后果地破坏自然环境、掠夺自然资源,比如乱砍林木、向水体排出废水等,之后又因此遭遇自然的报复,比如酸雨、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让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目标破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保护环境。以矿山开采为例,矿山开采所造成的破坏是大面积的,这对人类的影响非常显著。所以,要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当然,这不能仅仅停留在植被修复上,还要考虑到在保障其生态系统功能基础上还能让矿山为附近居民提供怎样的服务,比如美学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净化水质功能、原材料功能以及其他的供给功能等,经过这种生态修复之后,环境保护与矿山资源开采可以实现平衡,从而进一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2.3 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必然选择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其中很多的资源都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比如水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等。如果环境遭遇严重的破坏,社会生产力必然也会减弱,经济效益也会因此降低。如果我们能够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既能修复环境,又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当然,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资金,在这方面,可以由我国政府出面、组织各个国家部门以及广大群众成立环境修复专项基金,利用这项基金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修复一段时间后将基金的使用以及具体的修复效果进行公示,这样既能针对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一个宣传效果,又能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修复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广大人民群众一边支持和投资,一边享受生态修复带来的成果,这可以让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良好的循环模式,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是改善人与自然严峻关系的必然要求,更是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在明确生态修复必要性的基础上大力展开生态修复工作,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矿山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