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
2019-01-21许显斌胡小娟高能芳
谌 均 许显斌 胡小娟 高能芳
(四川省广安市环境监测站 四川广安 638500)
1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越来越高、期望越来越高,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极为重要和紧迫。通过努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城乡区域统筹不够,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凸显,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等问题时有发生。
2 对策建议
2.1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各地党委政府要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生态环境工作,主要领导要肩负起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督导生态环境工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分管领导要按照工作分工,切实抓好分管领域和行业的生态环境工作。
2.2 部门要履职尽责
生态环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若干领域和部门,不再是生态环境局一家之事,也不再是一个部门能完全解决了的。没有协调、配合和整体联动,工作难度大、实效差。在工作中,各地各部门要坚持讲大局、讲奉献、重实干、重沟通,按照各自职责,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尽职尽责,齐心协力推进生态环境各项工作。
2.3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环境执法者必须有底气挺起腰杆、铁面无私、动真碰硬,敢于执法,对违法违规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坚决依法追究,发现一起,一查到底,严查重处,形成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促使企业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同时,在日常监管中,要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分类整改,坚决杜绝“一刀切”。
2.4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喝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吃上更安全放心的食品、享受更优美的环境,自始至终都是群众的热切期盼。环境质量是核心,是根本,生态环境工作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这是生态环境工作的根本目的目标,一切生态环境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改善环境质量,要让环境治理成效与老百姓的感受更加贴近,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辛福感。
2.5 严格考核问责
一些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环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仍然存在。环保督察不是一阵风,只有建立好长效机制,将地方党委政府抓环保工作情况与干部“官帽子”联系起来,奖惩逗硬才能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对该表扬的要大张旗鼓的表扬,该查处的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同时用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考核手段,严肃问责,以问责机制倒逼工作出成效。
2.6 严把环保准入关
要坚持环保门槛不降低、环境保护不走样的原则,强化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的功能,严控淘汰产能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产业项目。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对于新上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实行等量替代和倍量替代,切实做到“减少存量、严控增量”。同时,对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等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要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实现从源头上产业调整优化。
2.7 强化社会监督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环保法律法规,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践行者和改进者。同时,畅通环保举报热线,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问责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群众对生态环境工作的认同感。
结语
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都应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履行好自身职责,努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