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信息化三级统筹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019-01-21毛茂南潘明术赵云锋胡小强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泸州市省市网格化

毛茂南 潘明术 赵云锋 胡小强

(1 泸州长江经济研究中心 四川泸州 646000 2 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川泸州 646000)

引言

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统筹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四川省泸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为例,结合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同时,还对项目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1 基层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职责不明确:(1)环保部门的监管范围相对较广。在新环保法的应用中,实现了对地方部门环境管理责任的强调,同时将追责制度应用在其中。不过,在追责中基层部门具有被动特点,最终只能为替上级部门担责。(2)职责存在交叉不明的现象。在开展环境管理的工作中,基层部门的任务划分不合理,诸多职责相对模糊,发生问题以后常常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其次,镇级环保部门的处境较为尴尬:(1)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无编制,无法切实调动其的工作的积极性。(2)未对基层人员开展系统的培训,导致人员的能力无法满足环境管理工作的需求。严重的情况下,工作方面甚至会出现帮不上、说不清、看不懂等问题,监管工作无法实现既定目标。(3)基层部门人员不具备执法权。如果为了获取良好的环境管理效果,基层人员“强制执法”,则很可能会出现信访事件、违规执法问题,影响环境管理的整体效果。

2 省市县三级统筹建设的思路

2.1 落实“五个一”

泸州市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以省级既定要求为前提,实现对“五个一”的确定,并将其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其中,“五个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办公网络,密切环境管理部门的关系,同时还便于提高监管质量、效率。(2)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在泸州市环境管理部门,建立指挥调度应急综合视频会议系统,并将其延伸至县级部门。在这一前提下,便于省、市、县同时对突发问题进行协同应急处理,不断提高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并且可以获取更高的质量、效率。(3)优化办公流程。政府部门可以对办公室业务系统进行自主开发,构建符合省市县三级统筹的办公体系,同时将电子政务平台应用在具体工作中,提高办公的整体效率。(4)提升决策水平。泸州市政府可以建立环境污染数据中心,并将大数据技术作为驱动,避免发生数据孤岛等问题。(5)提升业务系统的灵活性。在省厅技术与系统的支撑下,构建泸州市环境信息化三级统筹环保系统支撑体系,逐渐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框架。

2.2 实现网格化监管

对于网格化系统而言,其中包括市、县、乡、村四级环委会成员单位,具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优势。将其应用在环境管理工作中,有利于解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问题,细化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同时,还能够对企业主体责任形成压力传导,有助于落实企业主任责任,深化泸州市环境管理的整体效益。为了切实彰显网格化监管的价值,需要将GPS 技术、RS 技术、GIS 技术等作为基础,构建“定区域、定职责、定人员、定任务”的工作模式,确保省市县三级统筹的效果得到强化。除此之外,还应该将网格化监管落实在责任到人的管理中,最大程度上提高环境管理工作效果,并为后续的决策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科学依据。

2.3 细化方案的架构

泸州市作为四川省三级统筹项目首批试点的五个市州之一,开展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需从底层实现环保基础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共享,减少重复录入和无效采集,为实现生态环境监控、环境应急、环境执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行政审批等核心业务的全面信息化提供数据支持。另外,还需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回应群众关切和为民服务能力,最终实现以下目标:(1)环保系统从上到下“一处看”、“一处管”;(2)业务监管“尽量只录一次”;(3)公众服务“最多只跑一次”。为此,需要对方案的架构进行细化。具体而言,建设方案主要分为四层,即应用服务层、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层、一体化支撑平台层、基础设施层。通过以上的划分,可以保证方案架构的合理性,使其能够满足环境管理工作的需求。

3 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在环境管理中业务应用的思考

3.1 加大管理力度

为了将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方式,合理应用在泸州市的环境管理业务中,政府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将恰当的管理工作方式应用在其中。为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据信息化系统,实现对管理方式的设计。具体而言,在开展管理工作期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化实施举措,主要是结合环境管理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为基层开展工作指引方向。(2)做好监督管理,其是对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分析基层部门在环境工作方面的质量、效率,是否达到基层的工作目标。(3)专家组验收,开展环境管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应该由专家人员对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应的评价分析。通过以上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环境管理工作的系统监督、记录,逐渐形成相应的工作档案,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3.2 深化工程把控

泸州市在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工程总体的把控,一定程度上为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环节中,践行“工作留痕、质量巡检、动态监控”的基本原则,强化环境管理工作的成效。对于进度与时间的把控而言,可以细化里程碑性的内容,实现对方案初审时间确定,同时完善签订合同、项目初验、到货验收、项目终验等工作的计划表,并且将挂图作战的方式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另外,政府部门还对责任分工进行重点把控,对责任清单的进行健全,形成设计单位、业主单位、测评单位之间权责统一、主体清晰、各司其职的工作氛围,为环境管理工作的推进夯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必须对档案内容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发生数据不健全、资料丢失等问题。

3.3 重视资金管理

在环境管理的业务工作,泸州市将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体系应用在其中。基于此,可以加大对资金的管理力度,主要措施包括:

(1)构建程序管理制度,通过对项目的程序化管理,提高资源运用的程序化水平,防止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的出现。(2)落实合同管理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并且对专项资金进行拨付,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合法。(3)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环境资金管理台账,严防出现资金浪费、损失、丢失等问题。运用上述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可以保证环境管理效益的理想性,发挥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的价值。

4 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在环境管理的发展展望

在未来的发展中,环境管理将会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省市县三级之间的统筹关系更加密切,实现对先进技术的充分利用,逐步消除各类孤岛问题,实现业务与数据分类,最终呈现出模块化、迭代化的特点,进而构建一个环境管理大平台。除此之外,环境管理工作还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更好的满足调整、升级、扩展等方面需求,提升项目的长远效益。对此,泸州市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建设项目,可以租赁泸州市电子政务云提供的基础设施。在这一前提下,搭建一个混合云模式的管理平台,对其中的架构、数据予以细化,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此种方式的应用,能够实现现代化用户体验的合理设计,进一步实现对规范的细化,增强环境管理工作先进性、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但是基层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并没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结合网格化思想深化统筹规划的意义,同时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实现对环境管理工程的系统把握,并且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长此以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环境管理的质量、效率,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泸州市省市网格化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其他省市怎么做?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