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州市高新区生态产业示范区规划探讨

2019-01-21高友珍江腾宇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

高友珍 江腾宇

(1.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武汉 430079;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 410014)

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随州市高新区创新机制,引进六大企业建设林果、花卉基地;在政府大力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高新区生态产业基地建设起点高、规模大;企业不仅建基地,还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或研究团队,以科技为依托,服务企业生产的自控温室、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节水灌溉、地膜覆盖、无公害产品生产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基地广泛应用;兰花、蓝莓、油茶、核桃、油莎豆基地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蓝莓、兰花产业代表了国家和省级水平,目前各类基地连片面积已达333.3 hm2。在农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的条件下,建设国内领先、省内一流、随州特色的生态产业示范区,使产业链条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用生态产业示范带动乡村游,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成为随州高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 规划区现状

1.1 自然条件

随州市地处中国中部,位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是实行中部崛起政策倾斜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南北发展轴上重要一环。规划区位于随州市高新区南部,北临麻竹高速,西部和南部以村界为界,东部以村界与麻竹高速公路为界,涵盖了大堰坡、永青村、独山村、府君山、赵家咀、新店村,以及光化村、挑水村与长岭村的部分用地,规划总面积约10 354 hm2。其中低山丘陵面积5 600 hm2,占54%。有林地5 733 hm2、灌木林地261 hm2、未成林造林地92 hm2,森林覆盖率57.9%;耕地3 430 hm2,占33.3%;河、库、渠、塘等水面面积421 hm2,占4.06%;建设用地877 hm2,占8.47%。 规划区属于丘陵地带,整体地势南高北低,东南角的府君山为区内最高点,高程为413.70 m,北部光化村最低点高程为48.12 m。

1.2 社会经济条件

(1)基础设施。项目区所在的淅河镇地处随州市城区东部,麻竹高速自西向东穿越而过,麻竹高速是湖北省域内自西向东重要的高速公路,也是鄂中北地区唯一一条西进东出高速通道,在淅河十岗设有互通式立交,拉近了规划区与东部区域的时空联系。规划区西南有汉十高速与汉麻高速相交,316国道、汉丹铁路均在项目区东北边境经淅河互通北至随州市区,南往武汉。规划区内麻竹高速以南,现状道路以淅大公路为主,除余家畈、光化村路段道路已硬化,其余大部分道路均为土路。村村通公路大多数已形成,但路况较差,路面损坏较严重,大多数道路未硬化。此外六大产业基地间新建有62 km循环路相连。项目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运转十分便利,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

(2)农村经济。规划区内光化村、长岭村、挑水村、永青村、赵家咀村、独山村、府君山、新店村等8个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农民人均年收入约8 000元。现状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基本农作物为主,部分村土地已流转到企业用于打造产业基地。产业基地主要产品为兰花、蔬菜、核桃、蓝莓、油茶、油莎豆等。规划区内各类基地近333.3 hm2,有些产品已进入互联网络流通。规划区生态产业多处于建设投资阶段,目前多数仅能生产一级产品,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是各大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民居。北部民居多为砖混结构,白色瓷砖贴墙,青、红彩色釉面瓦屋顶。中部民居红砖外刷白墙,青瓦砖木结构平房或二层楼。南部偏僻山区保留有百年以上土砖青瓦砖木结构民居,但年久失修,亟需修缮保护。银杏村百年民居,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保留价值。独山村现存一青砖青瓦砖木结构民居,有400年的历史和故事,可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1.3 现状分析

1.3.1 优势

(1)政策优势。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及文明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出以随州市高新区为载体,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

(2)环境优势。现状以农田耕地、林地、丘陵山地为主,自然环境较好,生态资源丰富,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3)交通优势。规划区靠近麻竹高速,距离城区仅二十分钟车程;远期淅大公路将升级为省道,大堰坡——府河公路升级为县道,六大产业基地间建有62 km循环路相连,交通便利。

(4)产业优势。南部乡村片已形成多个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项目吸引力强;大堰坡社区有一定的商业及公共服务基础,未来可以大堰坡为中心拉动周边村庄旅游业发展。

1.3.2 存在的问题

(1)自然资源方面:有资源,但无特色。南部乡村一般都具备或山或水或人文或历史遗存等资源条件,但非一线的旅游资源。打造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需要包装资源,提升知名度,激活灵气,吸引人气,汇聚商气,真正向旅游发展的路线靠拢。

(2)产业发展方面:农业产业环境,转型任务重。现有的建设条件、土地使用形式、生活生产方式等,多是以农业为基础量身打造的,必须完成从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的转型,提升休闲农业产品、提高服务意识,在乡村平台上构建适合休闲旅游发展的环境条件。

(3)配套设施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基础设施:联系南北两片的淅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为土路且排水、排污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除大堰坡有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其他村均不完善。

(4)环境方面:规划滞后,村容村貌尚欠整洁、美观,大部分村庄布局不尽合理,绿化、美化不到位。

2 规划探讨

2.1 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土地整理、村庄整治、精准灭荒、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村庄整治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林果产业、生态公益林建设为抓手,培育特色产业和乡村特色景观;以农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科技为依托,农民增收为主线,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为载体,创造宜产宜游的现代乡村经济模式,注重相关产业发展和整合,将传统产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二、三产业,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科学布局规划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2.2 规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体现人文规划原则;以农促旅,农游结合原则;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体现绿色的规划。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体现文化的规划。注重近期与远期结合,体现弹性的规划。

2.3 规划目标

立足基础,创出特色,打造品牌,以“统筹城乡、改善民生”为主要方针,以“四美”、“三宜”为建设标准,以“全域创建”为整体目标,未来将规划区打造成为:鄂中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成为户户安居、人人乐业、乡风文明、村庄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2.4 规划思路

在与上位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对规划区域的山、水、田、林、路、村庄(集镇)进行综合规划。总的思路是:因地制宜,不大拆大建,保持农村基本农田稳定,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保持林地面积不减少,保护现有湿地。通过建设高效、设施、观光农业和特色林果及其加工业,实现生产发展,通过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程使生态改善、环境优良,通过景观林建设达到和谐美丽。通过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节目、游憩活动组织带动乡村游,从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淅河美丽乡村。具体落实到:

(1)山:规划区南部现有6大产业园,兰花、蓝莓、核桃、油用牡丹、落叶果树和油茶,蓝莓和油茶发展后劲十足,规划区内的宜林荒山荒地是蓝莓和油茶扩展规模首选之地。现有基地,如蓝莓建议探讨发展林下种养殖业,一是在蓝莓下市后能有林下种养殖收入,同时提供有机肥源,探索循环经济模式。核桃和油用牡丹要注意其结果情况,可加强低丘核桃适生品种的研究。

(2)水:区内有众多库、塘、沟、渠,拟因地制宜整治和绿化美化,大的水面周围拟营建绕水景观林,创造错落有致,层次合理,结构有序、叶色丰富的森林景观。在水库区周围适当位置辟出农家乐组团建筑用地,采取政府补助加自筹的形式,将南部拟迁出(或有意向搞农家乐)的村民安置在此,开展农家乐服务,使其安居乐业。

(3)田:农地、水田,通过基础设施双保障的灌溉水源和绿化工程建设,开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目标是实现农田林网化,农业产业化,产品有机化(或非转基因、无公害)。

依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项目区群众的种植习惯,现代农业建设规划主要有大棚蔬菜和大田蔬菜板块、优质稻板块、虾稻连作板块、草莓西瓜连作模式板块(11~3月草莓,4~10月西瓜)高产葡萄、特色花卉等。

(4)林:现有低产低质林拟进行补植补造、更换树种改造,现有中幼林加强培育,少量近、成过熟林拟进行采伐更新。注重营造春、夏、秋、冬不同季相的森林景观。

(5)路:按现代交通设施可以进入千家万户的标准组织路网建设,注重与外部道路的连接,内部交通和旅游线路的组织和出入口的规划,同时对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淅大公路两侧拟各建50 m的道路景观林带,其他主要公路两侧区各建5~10 m的道路景观林带,道路景观林带拟建成复层林,区内通村道路两侧宜绿尽绿栽植1~2排绿化树种。连接六大园区的道路绿化起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宜选用观花、叶或树型优美观的树种,可用樱花、海棠、石榴、桂花、枫香、银杏、红叶李、马褂木绿化现有道路;

(6)村:拟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林在村中,村在林里。打造大雁坡服务中心,大堰坡未来将发展成为随州市乡村游旅居地,具有随州文化底蕴的特色乡村社区。规划应注重留住乡愁—保持原有自然风貌,根据本地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定取舍,突出农村鲜明的独特性。既要表现发展的新姿,又要展露出乡村返璞归真的自然优势。

2.5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为“一核两带,八景环绕”(见图1)。

(1)一核。以大堰坡为中心打造随州市生态农业嘉年华项目。将嘉年华的娱乐精神融入到农业中。

(2)两带。即绿带和蓝带。绿带——南北向淅大公路景观带。蓝带——挑水河滨水景观风光带。

(3)一环。产业基地循环路串联起八个特色产业基地环。

(4)八景。以各自产业基地为基础打造不同主题和特色的八个美丽乡村景观。

图1 规划结构图

2.6 规划内容

2.6.1 一核

定位:位于大堰坡社区随州农业嘉年华,占地2.7 hm2。

功能分区:两区一园(综合服务区、特色场馆区和主题狂欢乐园)。

(1)综合服务区。由游客接待中心、乡情广场、餐饮服务区、商品展销区和生态停车区组成,占地1 hm2。

(2)特色场馆区。由农业科技馆、农业创意馆、农事体验馆主题狂欢乐园组成。①农业科技馆:分为农耕文化历史、高效农业示范、新品种培育和农业成果展示等四大主题板块。②农业创意馆以绿色果蔬为元素,利用艺术创意表现形式,打造诸多新奇特景观,以满足城市居民喜新猎奇的心理。③农事体验馆针对亲子、家庭项目为主。最先进的生态农业,最原始的果蔬风味,最忙碌的自助厨房,人们来这里亲手采摘瓜果蔬菜,体验亲子自助厨房的乐趣。

(3)主题狂欢乐园。借助农业嘉年华平台,举办主题摄影大赛、单身相亲活动、花车巡游、3D时尚艺术节、魔术魔幻秀、农家秀舞台、儿童嘉年华等特色主题活动,成为集互动、观赏、趣味、娱乐等于一体的农业主题狂欢乐园。

2.6.2 两带

(1)淅大公路景观带。作为贯穿规划区南北的重要通道,建议淅大公路有条件的路段利用路肩改造1.5 m宽自行车道,同时将道路两侧绿带适当外延至50.0 m,采用不同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打造一条富有层次、色彩斑斓、飘香四季的迎宾大道。

整条景观带根据公路两侧的自然条件,分村庄段、临水段、田园段和苗圃段、茶园段5个标准段进行设计。①村庄段。瓜成景果成林浓乡情。对当地民居稍加整饰(穿衣戴帽)外墙贴白色瓷砖,屋顶盖彩色釉面青(黄)瓦。结合村民房前屋后种植果树和观花树的习惯,可以适当增加柿子、枇杷、海棠、樱桃、枣子、桃树、杏树、桂花、野合欢等开花、结果类植物,将民居建筑隐于林中,形成“背林而居,抱林而居”的生态林庄格局。②临水段。花成片树成影水成韵。水岸植物重韵律,着重植物的飘逸、舞动之美,与流动的水相映成辉。以水杉、枫杨、垂柳等乔木作为骨干树种,选择樱花、腊梅等开花景观树种丰富河岸景观的层次,下层配置荷花、连翘、迎春、棣棠、木芙蓉等观花植物和耐阴湿的蕨类。③田园段。景观窗多彩叶旷田野。以开旷的田园为主景,彩叶树种点缀其间,彩叶树种主要为枫香、槭树、乌桕、黄连木等随州乡土秋色叶树种,营造乡情浓郁的田园风情景观。④苗圃段。花田韵生态林财富经。公路两侧各种植2排乔木,前排桂花、后排枫香,株行距6 m×8 m,行道树后建50~100 m宽各色紫薇苗圃、紫薇株行距3 m×3 m,冬季苗圃地播种油菜形成春有菜花夏有紫薇的观花景观段。⑤茶园段。花中行梯田景茶园情。公路通过的茶园段,路侧栽植1~2排乔木,单排采用樱花、紫薇株间混交,株行距4.0 m;双排的前排栽植紫薇或樱花,后排栽植桂花或含笑,株行距4 m×4 m,形成四季花伴茶园的风景段。

(2)挑水河滨水景观带。挑水河是重要的水道,打造景观要注意河水四季水位落差,景观在常年水位线上建设,不影响防洪、抗旱为原则。将挑水河两侧绿带适当外延至30~50 m,于绿带中设亲水步道及平台,作为东西向串联各村景点的景观游憩带。同时在水流平缓的冲积滩恢复湿地水生生态系统,使其成为湿地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根据现场地势,分上游段和下游段两种类型设计。上游段位于山区,驳岸坡度较大,亲水性较差。该段设计以生态修复为主,游客参与性较少。下游段驳岸坡度较缓,以湿地景观为主,体现亲水性和趣味性。

主要景点有春江水暖、石桥探险、杉云映影、湿地野趣、滨水景亭等。

2.6.3 一环

基地循环路宽7.0 m,串联起各村景点,成为游客骑行游览的通道。分临水段、田园段和弯道3个类型设计。临水段以高大乔木和水生植物为主,形成通透的景观视线;田园段局部景观资源较好的区域,留出景观窗,为游客提供绝佳的观景点;弯道处为不影响行车视线,以低矮的低被和景石形成视觉焦点。

2.6.4 八景

(1)核桃庄园。位于独山村,以核桃为主打造以科研育种、高效种植、养生保健为主要功能的产业基地,占地3.57 hm2。

策划项目:科研培育新品种、高产核桃、健康养生产品(油、粉)

主要节点:核桃小镇、古屋探奇、古树寻踪、农村新社区、核桃养生馆等。

(2)兰草幽谷。位于长岭村,以花卉观赏、儿童娱乐为主题打造兰草谷基地,占地20 hm2。

主要节点:花卉基地、兰草展示馆、四季花田、艺术兰草画、花海绿道、花影工坊、儿童农场。

(3)莎影迷踪(科普、加工)。位于光化村,打造油莎豆基地,占地6.67 hm2。生态稻田13.33 hm2(稻虾共生、稻鳅共生)。

项目策划:油莎豆科普、榨油坊、观赏草、体验、莎草绿道、莎油美食、摄影比赛。虾(鳅)影寻踪(捕虾、泥鳅)。

(4)蔬情画意(示范、体验)。位于挑水村,建设蔬菜基地13.33 hm2。采用蔬菜工厂新理念,打造泡泡青地理标志,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病虫草害绿色生态防控,打造特色蔬菜产业化示范基地。

项目策划:以蔬菜基地为基础,发展有机蔬菜高效种植、蔬菜采摘、欢乐农场、农事比赛等。

(5)蓝莓奇境(采摘、饮食主题)。位于永青村,打造蓝莓基地,占地20 hm2。与农业科研、高校合作,进行组培和大田种苗繁育、无公害示范种植、技术推广、深加工等,打造成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项目策划:有机蓝莓产业示范、蓝莓庄园、科研科普、养生、酿酒、榨汁、果干、采摘、美食坊。

(6)情迷伊甸。位于赵家咀村,打造葡萄基地,占地13.33 hm2。

利用葡萄寓意爱情,植入爱情主题,发展酿酒等产业,打造浪漫的东方伊甸园。

项目策划:无公害葡萄产业示范、酿酒工坊、葡萄酒庄、采摘、爱情时空、葡萄科普、婚纱摄影、七夕相亲会等。

(7)绿海油都(山地运动)。打造油茶基地,占地20.00 hm2,形成集精深加工、高产栽培示范、科研教学培训及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山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8)茗风清韵。位于新店村,打造茶叶基地13.33 hm2。利用现状山地,营造层层梯田的茶园风情。对背景山林林相进行梳理,增加色叶树种比重,形成富有层次的山林景观。同时于林间设置登山步道,使游客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项目策划:茶园采摘、茶叶制作、茶旅一日游、清风茶舍、度假木屋等。

3 实施对策探讨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土地少或流转失去土地后,创新构建“五个一”的保障与补偿机制,确保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有效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五个一”:一分稳定收入:为村民提供一工作,保证村民有一分稳定收入;一个好的配套设施环境:完善城镇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村民提供优良居住环境和生态空间;一分股权: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土地经营,持有集体土地股权;一个就业岗位:提供参与片区休闲农业的就业岗位,并形成相应就业培训长效机制;一分社会保障:政府和企业建立农民社保基金。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求解凸二次规划及线性规划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