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黄金面具鉴赏
2019-01-21任华利
□ 任华利
图1 商 金面罩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2018年9月21日~11月20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了“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该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目前中国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8件黄金面具,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独特面具文化。
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都曾出现过,通常都与礼仪、祭祀、丧葬等密切相关。其中,以黄金制成的面具十分罕见,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较少,因此反映出其使用者地位的尊崇与神圣。自商周以来,中国出土的黄金面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大小、造型、功能各有不同,更蕴藏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交流融合的历史记忆。
古蜀地区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分别出土了金面罩、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以及金面具等,与其他地区以金面具覆盖于逝者面部不同,它是粘贴在青铜人头像或木质人头像上,铜人头像被认为可能代表祖先亡灵的形象或专门从事宗教祭祀活动的巫师形象,所以古蜀地区的金面具用于古蜀人的祭祀活动中,被用来奉献给神灵,成为沟通人神的媒介,反映了古蜀国发达的巫术、宗教文化。①
金面罩(图1) 1986年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是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金面罩。三星堆祭祀坑共出土6件金面罩,此次参展的为其中一件,长26.5、宽10、高2.6厘米。面罩系用金箔在铜头像上捶拓而成,虽然已变形,但保持了青铜人头像的面部特征,眉、眼、嘴镂空,鼻部凸起。
金面具(图2) 200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金沙遗址出土了一大一小的两件金面具,此次参展的面具为大金面具。面具外径12.53、内径5.29、厚0.02厘米。面具系在模具上锤揲成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则采用剪切而成,表现范围上限于额部,下方及下颌。面相近方,平额,眉毛略微凸起,中央宽而两端收束,好似新月。眼眶较大,双眼镂空约呈菱形,上眼帘呈弧形,下眼帘深凹。鼻梁高直,鼻翼与颧骨线相连。嘴巴镂空呈微张之呈狭长方形,略呈笑意,下颌平直。耳朵外展,上宽下窄,上半部分凹入,耳垂穿孔。整个脸部丰满,表情威严,具有一定写实风格。面具表面打磨光亮,里面未经打磨,较为粗糙。
西藏阿里地区先后出土了3件黄金面具,年代集中在公元1~2世纪,反映出象雄文化中存在覆面的葬俗,而这一习俗广泛存在于喜马拉雅山西段的南北麓,因为在该区域的印度和尼泊尔也出土了金面具,且面具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印度出土的金面具时代与阿里地区差不多,尼泊尔出土的金面具年代稍晚,为公元4~5世纪。以黄金面具作为随葬品这一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当时的欧亚草原,在欧亚大陆范围内,北非和西亚地区的黄金面具发现最早,葬俗中流行黄金面具、眼罩和口罩,这种葬俗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流行到公元前1000年的后半。②阿里地区黄金面具的出土表明当时西藏西部地区可能已与南亚次大陆、新疆联系密切,并通过新疆与中原、中亚和欧亚草原产生互动和交流。③
金面具(图3) 2012年出土于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面具长4.5、宽4.3、厚0.1厘米,是目前我国出土尺寸最小的金面具。面具呈正方形,由金片压制而成,正面用红、黑、白三色颜料绘出人物面部,用宽度约0.2厘米的红色线条描绘出面具的轮廓线、上下眼睑、鼻部轮廓、鼻梁、鼻翼,但嘴部轮廓较细。双目为黑色,眼大睁,且眼框涂有黑色线条。口内用白色打底,并用黑线条勾画出牙齿。下巴画有三根粗硬的胡须,中间一根垂直向下,两侧有对称的两根胡须分别向下后折向两侧。面具周边均匀分布8个直径为0.2厘米的小圆孔,应用来缝缀在较软质地的材料上。背面可见压制的线条。面具保存较好,但右侧圆孔处略有破损,且表面多出被压皱。
金面具(图4) 2013年出土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面具长5.5、宽4.1、厚0.01厘米。面具的面部轮廓及眉、眼、口、鼻由金片压制而成,且五官的刻痕都用红色颜料描绘。面具的下巴较尖,双目呈杏状,鼻较修长,小嘴。边缘处折向背面,可能用来固定在其他物品上。
图2 晚商至西周 金面具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金面具(图5) 2009年出土于西藏阿里札达县曲踏墓地。面具大小与真人面部相仿,长14.2、宽14、厚0.01厘米。面具由冠部和面部两部分连缀而成,背后衬有多层丝织物。冠部正面并列錾刻出三座阶梯状的雉堞,顶部有穹顶,雉堞正中各刻有一只羊,皆面向左侧,角部向后卷曲。面具有部分重叠在冠部之下,重叠部分有两排小孔,并用丝状物与冠下部边缘连缀在一起。面部刻出眉、眼、鼻和口,并有用红色颜料勾勒的刻痕。面具周边有一周直径为0.2厘米的圆孔,每两个为一组,背后衬有多层丝织物,并残留有打结的系带。
欧亚大陆东部丧葬面具主要流行于公元前后到公元6世纪之间,其出现、流行和传播可能与帕提亚波斯和萨珊波斯的文化密切相关,中亚地区包括新疆是丧葬用黄金面具发现比较集中的区域,④在我国新疆和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出土了相似的黄金面具。
图3 1~2世纪 金面具西藏札达县文化局藏
图7 辽 金面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8 辽 金面具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面具(图6) 1997年出土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州昭苏波马墓葬。面具高7、横长16.5厘米。面具稍有变形,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揲成型,抛光后对合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合而成。面孔呈方圆形,阔面,浓眉,圆目大眼,唇微启,八字须,且五官上镶嵌着宝石,部分已脱落,其眉毛粗长,呈柳叶形,系用金和红宝石镶嵌而成。眼部用两颗圆形大红宝石为睛,系用镶嵌工艺嵌入眼眶内并且铆接于眼眶上,其形象威严庄重。
金属面具是辽代金属殡葬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辽代面具发现较多,基本上以金属为主:金质、银质、铜质、鎏金银质和鎏金铜质等几种。面具质地的不同,也表现出墓主人身份地位上的差别。陈国公主使用的金面具,应属于最高级别。此外,辽代金属面具由于按墓主人的面容打制,所以有性别和年龄之分。男面具一般较大,具有一种粗犷的韵味,且多錾刻胡须;女性面具相对而言面目较清丽、耳垂多有佩戴饰件的圆孔,⑤此次参展的两件辽代金面具的特征与此一致。
金面具(图7) 1986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面具长20.5、宽17.2、厚0.05厘米。面具用薄金片捶击成型,先依照死者的脸形做一个模具,然后将加工好的整块薄金片覆于模具上捶打而成。脸型丰圆,双眼圆睁,鼻梁狭长,鼻翼略宽,抿唇,双耳宽大,眉、眼局部捶錾,制作精细,力求与死者真容相像,透过面具似乎可以还原陈国公主的面容。面具周边均有穿孔,入殓时先将全身葬衣、银丝网络穿戴妥当,然后将面具覆盖于陈国公主面部,再用细银丝沿着面具周边穿孔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
金面具(图8) 2017年出土于辽宁沈阳康平县沙金台乡张家窑林场长白山I区墓群,是国内最新出土的黄金面具。面具长23、宽19.8、高8厘米,重362克,其色泽金黄,含金量在80%左右,剩余20%的主要成分是银。面部特征写实,眉、眼、耳、鼻、口等五官刻画细致,睫毛、胡须清晰可见,双目闭合,颧骨较高,眉眼细长,具有蒙古人种特征,从面容看墓主人应为青年男性。双耳耳垂穿孔,佩戴两个摩羯形金耳环。面具四周边缘有穿孔,用于穿银丝网络,面具与银丝网络配套使用,将墓主人尸体包裹严密。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目前我国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8件黄金面具,其中包括最新出土的黄金面具,不仅向观众展示了我国黄金面具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体现出黄金面具背后所承载的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面具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和丰富的图像资料。
(器物图片及尺寸等信息由各收藏单位提供)
图5 2世纪 金面具西藏噶尔县古如江寺藏
注释:
①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沙—21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
②④仝涛、李林辉《欧亚视野内的喜马拉雅黄金面具》,《考古》2015年第2期。
③霍巍《试论西藏发现的早期金属器和早期金属时代》,《考古学报》2014年第3期。
⑤刘冰《试论辽代葬俗中的金属面具及相关问题》,《草原文物》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