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河涌综合整治思路的若干思考
2019-01-20黄励维
黄励维
(广东亨利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3)
引言
城市河涌,泛指中小河流或河道、水道,包括溪流、溪水、河汊或河水的支汊、分支、汊流等,城市河涌是城区内防洪、排涝、纳污、排水及航运的天然水道或人工水道。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使得全市河涌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来,全市加大了河涌治理力度,仅2009-2010年,广州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达486.15亿元,经过截污、清淤、补水等,初步实现了河涌不黑不臭,改善水体透明度。
1 城市河涌整治必要性
1.1 提高区域排涝标准
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仅市中心城区大小河涌就多达231条,总长913公里。辖区内河流分布密集,及时做好区域内河涌清淤,做好防洪设施修葺等,能够有效提升城区河涌的泄洪、排涝能力。
1.2 改善水利工程管理
城市河涌沿线的建筑物大多建于上个世纪,经过多年的运行,工程老化损坏现象较为普遍,不仅难以发挥工程效益,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给城市水利工程管理增添了诸多不便。为切实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经济、环保效益,需要做好境内河涌的整治工作,确保河道沿线工程安全。
1.3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广州城内拥有大大小小河涌,贯穿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大量河涌的存在为市民亲水、以水而居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针对河涌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认真开展城市河涌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及时清理河涌垃圾淤积,做好截污、引水等,不断改善河涌水质,有效提升市民的人居环境。
2 城市河涌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承载力不协调
广州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2018广州GDP达到了2.286万亿,常住人口1490.4万人,人均水资源量小。水资源重心位于西部西江流域,产业结构与城市布局与水资源重心不一致,污水排放过于集中,加剧了河涌的结构性污染程度。
2.2 河涌淤积
河涌常年未进行彻底清淤,涌岸崩塌,生活残渣乱倒乱扔,堵塞了河涌,使水系结构遭到了较大破坏,阻碍了水流的正常流动,河涌功能逐步丧失。
2.3 河涌水质污染
从现场监测来看,部分河涌在丰水期,氨氮、石油类物质含量依然高出正常值范围。河涌水质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粪便以及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等,加剧了河涌水体水质污染。
2.4 机制不完善
新时期河道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河涌供水、航运、灌溉等功能逐步衰退、消失,而涌容涌涝、自然景观、亲水、水体自净功能等要求不断加强。但,从当前河涌管理机制来看,专业人员少,体制不健全,水利、市政、环保等多头管理,增加了部门协调难度。
3 城市河涌综合整治思路
3.1 明确总体思路
首先,要整体规划设计。针对全市河涌水系分布、补水来源、污染源等情况,制定全市河涌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明确近、中、长期整治目标,编制科学的整治方案。其次,要因地制宜。针对城市河涌黑臭的成因分析,做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调水补水和生态修复,把生态环保理念纳入到城市河涌综合整治的全过程。再次,持续改善。持续做好河涌除臭除黑,需要多渠道开辟补水水源,做好河道清淤,改善水动力条件,提升河涌水体的自净能力。
3.2 提出整治措施
从控源截污、底泥清淤和生态修复三个方面做好城市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在居民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区的主涌全部布设截污管网,做好支涌污染物拦截,采取雨污分流。组织人员做好河涌底泥清淤,全面做好主涌、支涌底泥清淤工作,并将淤泥运至有处理资质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应将生态修复贯穿于河涌综合整治的全过程,如,采用生态浮岛布设于河涌两侧,既可以达到修复水体污染,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还可以选择“上部坡式护岸+下部生态挡墙”的复合式生态结构修复方案。
3.3 做好长效管理
城市河涌综合整治涉及到环保、住建、城管、水利等各个部门,大力推进在“河长制”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即,环保部门负责做好城市河涌污染源排查及控源,切实解决面源污染;住建部门负责排口整治等;农业部门要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查工作,严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城管部门则负责河涌周边的垃圾收集、清运,以及河涌清洁等工作;水务部门则严控新增污染源。
结语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水环境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应做好城市河涌治理顶层设计,提出整治具体措施和方案,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共同推动城市河涌整治工作,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