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理性审视

2019-01-20蒋泽枫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思政育人

蒋泽枫

“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狠抓落实,追求实效。要打破过去的孤岛化现象,打造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引领、立足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拓展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的一体两翼模式,形成所有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一)贯彻和落实国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的需要

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当标杆,在强化落实、落地见效上下功夫。落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一要求,高校需要在宏观上整体把握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辐射范围,秉持“全面思想政治教育、立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主动转变思路,开启“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将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号召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2]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可遵循的根本。高校“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要牢记民族复兴和人才培养的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三)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孤岛化”现象的需要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无小事。高校作为中国高等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国家后备人才储备库,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成效显著与否,事关党的统治基础,事关国家的稳定,事关民族的复兴大业。近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针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贡献颇多。在研究基本思路上体现了一种趋势,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高校各个部门和教学单位等合力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合力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到的作用是最为显著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相比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时间而言,学生其他通识课学习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则更为广泛。如何在这两大类课程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打造“课程思政”体系,进行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是目前学者们在研究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尤其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倡导以就业为本的基本教育导向,大多数学校更为注重的是人才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往往忽视学生价值观教育,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这也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解决此问题,就要打破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各自为战的“孤岛化”现象。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改革,构建起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得文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皆蕴藏并赋予思政内容与价值。从单一化的“思政课程”向多层面的“课程思政”转化,实现协同育人,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协同育人理念与“课程思政”体系的关系

“协同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理念,是一条创新途径,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理论根本是反映新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作用原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取长补短的智慧行为。现如今高校将“协同创新”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形成的全校协同育人模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党务部门抓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教育模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这种教育模式简单理解即我们常说的“大思政”“三全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是指高校内部各个主体部门(如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各二级学院及高等教育研究所等)之间基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进行合作,它们之间拥有共同的教育和培养目标、内在动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平台。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方式转变,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2017年12月5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供给侧改革的必然结果,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篇章。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协同育人理念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从宏观全局上来看,可以理解为全校整体思政工作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如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协同育人;从局部“课程思政”体系视角来分析,还包括由不同学科的专业课和其他通识课程所构建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坚持多学科课程整体协同推进,挖掘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于各类课程,搭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践行“协同育人”教育理念的最新成果。“课程思政”体系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不同学科、多门课程的协同创新育人,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共同助力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三、“课程思政”体系的主要内容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主动转变思路,开启“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育人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隐性育人有机融合,突出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还要抓得准,准确把握不同性质课程特点,明确课程主次位置,既要把握五门主干思政课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余通识课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不能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一)以思政课为核心引领“课程思政”教育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五门课的改革和建设,发挥其在思政工作中主渠道的引领作用,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其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成果的研究,为课堂提供强大理论支撑。理论是灵魂,没有理论研究支撑的思政课堂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攻坚克难。其二是加强课堂主阵地建设,理论讲授不能丢,要坚持内容的科学性、严肃性,不能为了博得学生眼球,哗众取宠,使得思政课彻底泛娱乐化,课上过程热热闹闹,学生收获空空如也。其三是重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化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四是重视学习和利用新兴媒体等技术手段,将新兴学习载体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吸引力和便捷性,打破课堂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拉近教师、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其五是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的建设。严把教师引进政治关口,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按照国家教育部下发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按照1:350的标准配备专职教师,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提升教师专业教学研究能力,设立专项教师实践培训经费,加强思政教师的国内外学习培训,注重教师的学历和能力提升。强化教科研项目支持,支持思政教师出版理论和实践研究专著,扶持优秀教师筹备名师工作室;强化系列政策上的倾斜,要设立单独的职称评审和工作考核体系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思政课教师津贴。在课题申报、评奖评优的活动中要占有一定份额。通过一系列人文关怀措施,让思政课教师活得有尊严、有自信、有底气,引导广大思政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上。

(二)立足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拓展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

高校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积极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其育人功能。其一,“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尤其在各个学科课程内容中涉及典型示范人物时,要融入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这把盐洒进各门课程的汤里,让学生从汤里品出盐的滋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其二,强化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展现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部分集中于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教学技能,另一部分在于教师自身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甚至有些时候后者所体现的作用更为明显。一些优秀教师的言行举止本身就是好的思政课素材,也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变得事半功倍。优秀教师所起到的带头示范作用会在学生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其三,科学合理开发和运用“课程思政”资源。可以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选择合适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先行试点,以求确保教学实效。深入挖掘其德育内涵和元素,明确教学目标,并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展现。由于专业领域不同,挖掘的内容和找到的契合点也会不尽相同。通过试点课程的不断实践,积累经验,进而在其他课程中加以推广,不断扩大“课程思政”内容。

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要抓住四个关键突破点,主要从课程体系的灵魂问题、课程的教师队伍、课程的整体设计、坚持协同联动和保持课程体系的长效化四个方面着力构建。

(一)重视课程灵魂,聚焦热点问题

灵魂问题即课程的灵魂,通过突破思政课难点、聚焦社会热点、破解学生困惑点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担当和情怀。思政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难点问题不能回避,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问题、中央精神和出台的相关方针政策一定要讲清讲透,让学生真懂真信;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带入课堂,科学分析讲解,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学生普遍面临的困惑问题,将学生的疑问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予以贴近现实、合乎情理、接地气的回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二)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教师责任意识

在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协同育人的思维和意识。学校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实现有效资源向育人环节聚集、政策导向向育人环节倾斜、教师精力向育人环节汇聚。面对“课程思政”新概念的出现,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专业教师存在责任意识淡薄、滞后,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偏弱等问题。因此,在教师整体“课程思政”素养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在人员选择上更要坚持优中选优的标准,力争将专业素养和“课程思政”素养过硬的优秀教师拉入“课程思政”建设队伍。为了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综合素养,实现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创新性突破,学校要在师资培训活动方面多做文章。通过多种学习、培训途径,逐渐改变自身课程融合能力不足的现象,确保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众多不同领域的优秀教师、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走上讲台,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现过去单纯的专业教育向如今的“课程思政”教育的华丽转身。

(三)遵循教育规律,抓好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教育导向,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根本上优化供给内容和供给效果。

首先,做好思政资源的发掘。坚持有益于学生的原则,即课程设计围绕学生展开,在各自学科和工作领域中寻找富含思政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和精神的滋养。其次,把握好课程的整体性和渗透性。为课程寻找亮点,在课程设计和名称上下功夫。对讲授内容要进行集中的精雕细磨,保持课程内容的整体性,避免课程沦为简单的碎片化系列讲座。将价值观引领和知识讲解相融合,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做好课程的价值观渗透工作,是“课程思政”成功的要点。最后,打造特色课程。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和优势地方资源建设特色思政课,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于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把传统的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进一步强化,又要把如今的“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做足做深,发挥极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以思政课堂为主体的“小思政”概念走向“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概念,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模式。

(四)坚持协同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不能是高校各部门的单打独斗,需要全校上下一盘棋。在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的基础上,明确主体责任,做好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思政工作者等的分工协作,守好各自一段渠。坚持正确引导和科学设计,落实好实践运行,重视现实反馈,及时修正遇到的问题,在不断实践过程中达到质的提升,逐渐形成良性运行的闭环。把“课程思政”体系做实,并始终保持其内容的常新、方式方法的有效,形成系列经验并加以广泛推广,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1)学校党务领导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主动建构、积极作为。“课程思政”体系是一项教学改革的专项行动,它的建立同学校党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党务领导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具有全局意识,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的思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思政课,而且还要身体力行,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头上思政课,用自身的言论和实际行动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大思政环境和学习风气。

(2)学校各职能单位和教学单位的大力支持。“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仅仅靠思政课教学单位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校园多方力量协力共建。相关负责领导要做好广大教师的思想工作,有效培育和树立通识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使教师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将传授知识和价值观引领相统一,将专业课教育、通识课教育与德育教育紧密融合,充分挖掘相关课程的德育元素,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必须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真正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建立适合实际情况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终极目标是改善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立德树人。因此,这种评价体系要相对特殊化,不能简单唯分数论。要从课程任课教师的视角、学生学习感受视角、学生日常生活表现的视角以及二级学院反馈视角,将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相统一,对“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4)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多个职能单位和教学单位以及广大教师群体的辛勤付出。为了调动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性,保持工作的高效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激励措施,如“课程思政”的建设可以尝试以“项目化”方式进行,一方面是确保课程开设的质量,另一方面是通过课程立项方式给予任课教师一定的资金支持,调动其课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对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教师在学习交流和培训上要给予倾斜,不断丰富其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形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针对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可以在如项目申请、评奖评优、职称评审、教学考核等方面给予量化核定,给“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全体参与者创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这也是确保“课程思政”体系长效运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