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构偏离度分析西藏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19-01-20林圆圆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牧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林圆圆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本和核心,“十三五”时期是西藏快速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阶段,必须厘清西藏三次产业目前的发展现况,从而全力推进三次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研究分析西藏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研究。

一、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产业结构研究现状综评

国外最早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起源于17世纪,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魁奈(Francois Quesnay)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等人的研究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定性研究,在17世纪,配第就发现了产业结构演化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最关键的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国内学者王述英、白学洁等(2006)指出,各产业之间的联系结构是产业结构。杨玉玺(2013)认为,产业结构随经济增加和发展而变动,对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具有反作用。唐剑、郑洲(2014)认为,西藏存在着结构性调整能力不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需要运用合理手段,逐步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曾健(2014)从西藏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入手,分析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认为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力弱,城镇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空间狭窄等。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西藏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定性方法的研究。当前,对西藏产业结构问题定量研究寥寥无几,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方法,基于另一种视角,用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西藏产业结构优化问题。

(二)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

1.产业和产业结构

产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些具有相同或类似生产技术特征的经济活动集合。广义的产业是费希尔(R.A.Fisher)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有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产业。狭义的产业是由大多数企业组织构成具有某一些共同性质特征的联合体。产业结构由产值结构的就业结构构成。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演进的过程,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创新力不足等都制约了西藏经济提升发展的空间和速度。因此,西藏产业结构优化是由先进产业与地方的特色产业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来带动该地区经济向绿色化方向的转变。

二、西藏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西藏三次产业的变化

《201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中,1996-2016年生产法核算西藏生产总值变动,可知西藏的生产总值在不断地增加,且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与此同时,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地攀升。增长速度最快的为第二产业从1996年至2016年,第一、二产业也在逐年增长,增长速率为第一产业依次高于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此时,三大产业所占的份额在随时间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从1996年的42%的份额,下降到2016年的9%;第二产业从1996年约17%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16年的38%;第三产业从1996年至2016年之间,从41%逐年上升到2016年的53%。2016年西藏GDP总值是1996年的17.69倍,其经济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西藏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

从《201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在1996年至2000年间,西藏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所占份额较大,2007年往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但总体来看,就业人口的比例并不均匀,就业人口一般遍布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大概只占总就业人数的七分之一。

三、西藏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法

所谓产业结构偏离度,即是比较劳动率在绝对数量上的体现,被用来测量产业结构效率的高低。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差距越小,说明产业结构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西藏产业结构偏离分析

根据西藏产业结构产业偏离度的结果显示,西藏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S值由2007年的80%下滑到2016年的57.4%,这说明西藏产业结构偏差总体呈下滑趋向,但产业结构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西藏产业结构偏离分析结果

具体分析,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2000-2016年降了13.6%,西藏产业总体上呈现为“一产弱、二产散、三产层次低”,产业自身发展壮大力量不足。

首先,农牧区剩余劳动人口总量很高,导致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最大,产业结构效率不高。西藏农牧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西藏第一产业的发展,但西藏农牧业发展是传统农业发展阶段,显著特点是生产效率低。说明农牧业一方面内部结构不合理,具有本土品种优势,暂时还不能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农牧民受传统小农思想影响,生产力不先进。尽管如此,仍属于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不协调的表现,说明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需要依靠于国家对西藏的政策帮扶。其次,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未上升到较高层次,就业岗位容量不够。西藏第二产业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由于国家投资和支持的影响,西藏建筑业的增加值每年都在增加,但是西藏工业基础差、基数小,发展相对缓慢,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新兴工业发展不足。除自身发展动力原因外,西藏工业发展缓慢也有其天然制约因素,最典型的是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最后,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相比较更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经是西藏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产业,但此产业存在一定的结构缺陷,其中的优势支柱产业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产出有待提高,且其中的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说明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缓解西藏区域就业压力的需要。

四、对策

(一)转变一产发展方式,发展绿色农牧业

西藏农牧业的发展主要遇到农牧业资源利用接近上限、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现有农牧产品缺乏品牌竞争力等问题。因此,可以考虑以下提升转型路径:第一,畜牧业规模化。农牧业是藏区第一产业的主体和支柱,对于藏区的农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产业结构规划调整,加大农牧业、种植业科技创新力度,汇集力量建设基础设施先进和大规模种养范围的农业生产中心区域。第二,加强绿色农牧业基础设施改建。加速菜蔬生产基地,采用农牧业信息化设施、牧区灌溉、优质饲草基地建设。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实施对当地特色农畜产品的精加工。

(二)倡导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绿色工业

第一,发展能源基地。突出抓好水利资源的综合开发,重点发展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在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和怒江上游能源基地,可修筑大中型发电厂。林芝地区水资源充足,水电装机的发展潜力巨大,建造清洁能源基地。西藏日喀则太阳光照资源充足,构建太阳能产业发展聚集区,吸纳劳动力就业。第二,发展天然饮用水。积极推进健康饮水理念,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及市场知名度,最终实现西藏产业向区外“输血”的突破。

(三)推动全区产业联动,培育新型服务业

西藏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一个误区,即提及西藏第三产业发展,往往只看到西藏旅游业。其实在西藏梳理产业发展优势后可以看到,西藏第三产业发展大有可为。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西藏物流业发展缓慢、规模小、模式旧,显然已不适应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以城市物流中心及城乡配送系统为主的现代物流体系,鼓励物流企业的升级改造,培育适合本区域的现代物流企业,促进产业间边境贸易和物品快速流通。二是发展现代金融业。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商业银行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一系列金融优惠政策,对西藏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有必要促进西藏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强对绿色经济、科技经济、中小企业和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

五、结束语

通过对西藏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旧存在。换而言之,要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在本区域孤立地开展,要增加产业之间的关联,发挥第三产业的优势,从当前比较强势的第三产业入手,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要进一步加快保险、证券、商贸等服务业的外资引进,使三次产业结构均衡发展,促进我区产业发展迈入新台阶。

猜你喜欢

农牧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黑龙江绿友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