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玉学术思想分期及其研究特点*
2019-01-20王崇良余朝晖
王崇良 余朝晖
(1.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 湖北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咸宁 437100)
引言
1952年9月,张琪玉教授在北京大学《沙滩年青人》国庆特刊墙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当文化的花朵开遍祖国的时候——我热爱祖国图书馆事业》。在文章中,张琪玉教授展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光明未来;抒发了自己热爱图书馆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许下了自己人生三个诺言:一是如果人民让我去做图书馆馆员工作,我就要让我周围的人们都来看书;二是如果人民让我去担任组织图书馆网的工作,我将要与同志们一起,建立更多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使住在乡村和边疆的人民都能得到书本;三是如果人民要我去当图书馆教育工作者,我将努力进行图书馆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使图书馆学理论不断发展[1]。
张琪玉教授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界学术研究的常青树,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2017年2月,张琪玉教授在与疾病顽强抗争中,撰写了由《图书馆杂志》编辑部组稿的“特别策划”栏目、其人生最后一篇文章——《〈图书馆杂志〉越办越好》[2]。
张琪玉教授在其长达65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执着耕耘,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践行了自己的人生诺言,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纵观张琪玉教授学术研究历程和治学道路,其学术研究分期特点非常明显。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52年至1976年。这一时期,张琪玉教授就职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图书馆管理处、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吉林省吉林市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从事国家各级图书馆事业管理和《图书馆工作》杂志编辑工作、吉林市图书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以及情报检索服务工作;第二个时期为1977年至2017年。这一时期,张琪玉教授就职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现为信息管理学院)和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现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军事信息管理系)等单位,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 张琪玉学术研究知识储备积累期(1952—1976)
1952年至1976年为张琪玉教授学术研究的第一个时期,即为知识储备积累期。在这一时期内,张琪玉教授因形势或需要调动工作单位。其学术研究表现出随工作单位变动研究重点转移的特点。但张琪玉教授始终高度关注前苏联图书馆事业所取得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将重要的学术文章、理论成果翻译介绍给图书情报学界和业内同行。同时,张琪玉教授还从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业务工作开展以及图书情报工作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翻译发表了大量理论研究文章(由于特殊历史原因,1966年6月至1970年10月期间,张琪玉教授没有发表研究文章)。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从1962年6月至1976年9月期间,张琪玉教授在吉林市图书馆的“吉林市科技文献服务室”从事情报检索服务工作,较早接触到了“情报检索”“检索效率”等学科概念,特别重视和高度关注有关讨论各种情报检索语言性能方面的文章,专门进行有关知识的储备与积累,为日后构建和创制情报检索语言学科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张琪玉知识储备积累期学术研究的重点
1.1.1 译介前苏联相关理论和思想
1954年,第一个将恩·姆·梅捷庚所著的《区图书馆工作计划》译成中文[3];1954年,第一个将兹·恩·安巴祖勉著的《苏联图书馆目录的作用和性质》译成中文[4];1955年,第一个在《图书馆工作》杂志上介绍《苏联图书馆分类法草案》[5];1963年,第一个将叶·瓦西里也娃-切博搭辽娃所著的《书目工作自动化》译成中文,使之成为国内最早关注图书馆书目工作自动化的学者之一[6];1963年,第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列宁图书馆学思想,并将其编成《列宁与图书馆(文献目录)》[7];1964年,第一个在国内向业内同行翻译介绍了《科学引文索引》[8];1965年,第一个将И.К.朱尤斯,А.Ю.坎茨列里斯所著的《苏联地区性科技情报所的咨询服务工作》译成中文[9];1965年,第一个将А.И.米哈依洛夫所著的《科学情报工作与图书馆工作的关系》译成中文[10];1966年,第一个将Е.Н.莫罗佐娃所著的《科学技术图书馆在情报工作中的作用》译成中文[11];1966年,第一个将Г.П.福诺托夫所著的《图书馆与情报机构的相互关系》译成中文[12];1966年,第一个将Р.С.吉良列夫斯基,А.И.切尔耐所著的《新型文献索引》译成中文[13];1971—1973年,第一个将《苏联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10个部分译成中文[14-23]。
1.1.2 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围绕我国图书情报工作有关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
1956年,第一个设计“县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标准”[24];1957年,第一个倡议在乌鲁木齐市地区组织汉文图书“集中编目”,并提出工作实施方案[25];1964年,撰写《文献检索和国际十进分类法(提纲)》,内容包括:文献检索问题、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国际十进分类法介绍、文献分类方法(UDC使用法)、文献整理方法、建立检索系统的工作组织和学习问题[26];1964年,撰写《目录的特征——谈谈充分发挥书目检索工具的作用》文章[27];1964年,撰写《情报服务与文献检索(提纲)》[28];1972年,全面阐述《关于全国图书统一编号的建议》(附: 给郎杰、胡耀辉同志的信)[29]。
1.2 张琪玉知识储备积累期学术研究的特点
第一,对前苏联图书馆相关理论思想和经验的关注。高度关注前苏联图书馆事业所取得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将其翻译介绍给业内同行。如:“书目工作自动化”“科学情报工作与图书馆工作的关系”“图书馆与情报机构的相互关系”等方面。高度关注前苏联编制全国统一图书分类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编制经过和具体做法,并系统翻译《苏联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各大类详表,为我国成功编制全国统一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提供编制理论和技术支持。从“列宁怎样利用图书馆”“列宁的图书馆事业思想”“列宁怎样利用图书目录”和“列宁的目录学思想”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列宁图书馆学思想,并将其编成《列宁与图书馆(文献目录)》著作[7]。
第二,结合图书馆业务工作需要,开展专题研究工作。如:“县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标准”“倡议在乌鲁木齐市地区组织汉文图书的‘集中编目’”和“全国图书统一编号的建议”等方面。
第三,高度关注情报检索方法的理论探索,撰写多份提纲。如:“文献检索和国际十进分类法(提纲)”和“情报服务与文献检索(提纲)”等。
2 张琪玉学术研究成果繁荣鼎盛期(1977—2017)
1977年至2017年是张琪玉教授学术研究的第二个时期,为成果繁荣鼎盛期。张琪玉教授曾就职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现为信息管理学院)和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现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军事信息管理系)等单位。这一时期,张琪玉教授学术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专业领域,如:情报语言学、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索引学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等。在此期间,张琪玉教授不仅创立了情报语言学学科,是中国当代情报语言学的“开山鼻祖和奠基者”、一代宗师和学科领军人物,而且他还是“检索效率”理论的提出者、探寻者和引导者,同时他还创制“学科-事物概念组配型检索语言”,提出“后控制”理论及其结构模式等。这一时期,张琪玉教授学术思想极具开拓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影响重大而深远。
2.1 张琪玉成果繁荣鼎盛期学术研究的重要特点
张琪玉教授关于学术研究有一个基本观点:认为“做学问,要有个专业范围,在专业范围内力求深而广”[30]5-9。正是基于这一学术观点,他在长达40年专业学术研究生涯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风格和学术研究特点。
2.1.1 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张琪玉教授对于研究深度和广度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学科领域研究方面力求深而广。如前所述,张琪玉教授研究了情报语言学、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索引学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等学科领域;二是在专业范围内力求深而广。如张琪玉教授在情报语言学方面,研究了学科概念、学科起源、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当前主要研究课题、“相关学科、与索引学的关系、与术语学的关系、与知识分类理论的关系、与情报检索计算机的关系”[31]等;三是在研究问题方面力求深而广。如张琪玉教授在研究自然语言检索控制措施方面,研究了自然语言接口用对应词表[32]36-37、自动抽词词典[33]36,[34]13-14、自动赋词赋号用对应表[35]7-9,[36]8-10、自动分类用对应表[35-36]、后控制词表[37]1-4、词素词表[35-36]等。张琪玉教授要么亲自研究,要么指明研究方向,提供研究思路,引领其他专家、学者进一步共同研究探讨。
2.1.2 注重研究的“阶段性”
张琪玉教授在某一段时期内将研究重点、研究重心几乎都放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方面。如:1983年至1997年期间,研究重点为:创制、发展、完善情报语言学学科体系[38-40]以及创制“学科-事物概念组配型检索语言”[41]9-12,[42]93-96;1992年至2005年期间,研究重点为:自然语言应用于情报检索的主要方式[43]、自然语言影响检索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44]、自然语言检索效果应用评价[45]、自然语言检索主要控制措施[32-37]以及自然语言检索发展前途的独特见解[46]3-5等;1983年至1997年期间,研究重点为:语词标识的功能与局限(主题法性能)[47]、文献主题结构规律[48]39-41、文献主题标引原理和方法[49-50]、叙词表分面化改造[51]30-31、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自动标引系统[52]3-4等;2000年至2005年期间,研究重点为:因特网大众分类法[53-56]、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开发与改进[57]207-223,[58]7-10、网络信息检索用语言的发展趋势[59]5-7等;1991年至2009年期间,研究重点为:索引学学科概念、索引学研究对象、索引学研究任务[60]、文献索引计算机编制法[61]、图书内容索引编制法[62]、工具书索引编制法[63]、索引的两大基本类型[64]、索引项[65]、数据库就是现代的索引[66]6-7、中国索引事业的格局与问题[67]等。
2.1.3 注重研究的“系统性”
不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看,张琪玉教授都是站在“知识组织发掘利用”的高度,深入探索和研究“检索效率”这个根本目的和核心问题,而不是就某一方面问题进行孤立研究。其理论研究成果有着明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逐步形成了“情报语言学总论系列”“分类检索语言系列”“主题检索语言系列”“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系列”“索引学系列” 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系列”等6大理论成果系列。
2.1.4 注重研究的“突破性”
1983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张琪玉教授成名之作——教育部规划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情报检索语言》[38];1987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教材《情报语言学基础》[39];1997年9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再次出版了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二版)[40]。从“情报检索语言”到“情报语言学” 学科命名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窥见张琪玉教授学术研究的“突破性”。经过十多年的艰难求索,在20个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建系50周年之际,创制了“学科-事物概念组配型检索语言”[41-42]。
2.1.5 注重研究的“结论性”
张琪玉教授在其学科建设创制过程中,专门构建了一整套情报语言学专用研究方法,并通过如结构功能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归纳法和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了一系列关于情报语言学“终结性”“规律性”“辩证性”的研究结论。
(1)关于情报检索语言“终结性”研究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我国图书馆学界,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对于情报检索语言是否具有“国家特点、时代特点和自然语言特点”产生过较大分歧,并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编制产生过重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期,张琪玉教授在《情报检索语言的国家特点、时代特点和自然语言特点》中对此问题作过专门探索和分析研究。张琪玉教授发现,这里所说的国家特点、时代特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阶级性和思想性,它实际上是指分类表列类和选词的详略、排列次序的先后、名词术语的采用”[68]9等诸多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张琪玉教授特别指出,“情报检索语言的国家特点、时代特点和自然语言特点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某些创制者主观因素所致。”[68]自此以后,在我国图书馆学界再也没有就此问题讨论过。
(2)关于分类检索语言“规律性”研究结论
张琪玉教授曾多次参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编制起草和综合定稿工作。通过其理论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工作,于21世纪初期,发现了“分类表词表编制规则”“文献标引规则”和“文献检索规则” 之间是一种演变过程,其原理、方法和规则具有高度一致性,即:“文献检索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文献标引规则,文献标引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分类表词表编制规则。换句话说就是:分类表词表编制规则(特别是其类目内容范围划分规则)决定着文献检索规则和文献标引规则,而文献检索规则和文献标引规则都是由分类表词表编制规则决定的。也就是说,文献检索规则的还原是文献标引规则,而文献标引规则的还原则是分类表词表编制规则。”[69]
(3)关于“辩证性”研究结论
从张琪玉教授所撰写的学术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他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辩证思维问题,并对“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以及“自然语言与情报检索语言”进行了辩证统一研究。
关于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辩证性”研究。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情报检索语言,在文献检索实践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如何使其相互兼容与转换,功能和作用互补,同时满足人们既能从学科分类途径查找文献,又能从主题概念途径查找文献,达到提高检索效率之目的,成为实践研究重大课题。
张琪玉教授是我国最早关注、发现、研究探索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一体化情报检索语言的理论工作者。长期以来,致力于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极力主张两者之间相互结合,进行统一研究。张琪玉教授在这种辩证思维方式的启发下,首先重点研究了“组配分类法”。发现:“依据‘概念划分与概括’原理构成的体系分类法和依据‘概念分析与综合’原理构成的组配分类法,它们在形成专指概念类目上并无区别,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一致性”[40];其次重点研究了叙词表分面化改造。发现叙词表分面化改造实质就是将传统叙词表的“范畴表”和“词族表”改成分面分类表[51];同时重点研究了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自动标引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琪玉教授在《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自动标引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中,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例,根据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改造为“分类号-词对应表”和“词-分类号对应表”的具体实施方案[52]。他的这一创新,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成为我国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情报检索语言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1994年6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根据张琪玉教授的分类语言与主题语言辩证统一思想,成功编制出版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70],充分印证了他的学术思想的辩证性和实践性。
关于自然语言与情报检索语言“辩证性”的研究。自然语言同情报检索语言一样,也是一种语言工具。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曾展开了一场关于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孰优孰劣之争。以张琪玉教授为代表的辩证思维学派从中获得启迪,提出了自然语言与情报检索语言辩证思维发展方向。张琪玉教授认为:“自然语言的未来与情报检索语言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同一个问题。一方面,自然语言不可能全面取代情报检索语言,淘汰情报检索语言,它必将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在计算机检索条件下,自然语言与生俱来有许多重要的优点,它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46];“网络信息检索不能唯一地使用自然语言,也必须使用人工语言”[59];它们“必然会朝着从两者的初步结合到完全融合方向发展”[30]。张琪玉教授在这种辩证思维方式启迪下,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工作,并取得突破性成就。如:建议大量编制自然语言词表以实现其自然语言与情报检索语言的结合[35-36];提出加强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对应转换以实现情报检索语言走向自动化[71];建议编制自然语言接口对应词表,将自然语言转换成人工语言(情报检索语言)[32];提出为自然语言检索系统配备后控制词表,以提高自然语言检索效率[37]等。他还创制了“理想情报检索语言结构模式”并找到核心实现方法:“分面分析+概念代码+概念对应转换+数据库技术”[41],“用户可十分方便地进行标引和检索,区别不出是自然语言还是人工语言。”[42]2.1.6 注重研究的“前瞻性”
纵观张琪玉教授学术研究理论成就,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和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超前对学科发展目标、研究方向进行精准预测;二是在学科研究领域,总是能先于他人提出学科研究领域“前瞻性”研究课题。主要涉及:情报语言学领域、分类检索语言领域、主题检索语言领域、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领域、索引学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领域等。
关于情报检索计算机化“前瞻性”研究。情报检索计算机化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与情报语言学学科发展关系密切,是情报检索语言走向自动化的必然发展方向。20世纪60年代初期,张琪玉教授就第一个将前苏联《书目工作自动化》[6]著作译成中文,并将其理论介绍给图书馆学界业内同行,成为国内最早关注图书馆书目工作自动化的学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他在《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二版)一书中,增加了第十三章“情报检索计算机化与情报语言学的发展”,专门探索和诠释了情报检索计算机化对情报语言学发展产生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影响。张琪玉教授认为: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情报检索计算机化,“促进了情报检索语言的创新和改造,使词表、分类表向机编化和机读化方向发展,使文献标引和索引编制走向自动化,使自然语言检索得以实现,使多种语言的结合使用成为可能,使检索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40]从某种程度上说,张琪玉教授的理论性创新成果,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情报检索计算机化带给他的灵感、启示。如:学科-事物概念组配型检索语言[41-42]、后控制理论[37]等。在情报检索计算机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他的理论性创新成果已经得到证实,并成为现实。
关于分类检索语言“前瞻性”研究。21世纪初期, 张琪玉教授在《对未来分类法的憧憬》中,对理想分类法的结构模式进行了阐述和诠释,提出了自己心目中憧憬的结构模式,即“学科检索与事物检索的更密切结合;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融合;线性显示与网状显示的结合;族性检索与特性的灵活调节;简单易用与功能丰富能兼备;低成本与高效益能兼备;自动化和网络化;既能不断改进,又能回避重新标引;适应性、兼容性、民族化和国际化;与术语学密切结合”[72]等。张琪玉教授的创新理念和思想,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7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73]等情报检索语言编制过程中绝大部分被采纳,并在其电子版与网络版中得以充分体现。
关于主题检索语言“前瞻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张琪玉教授在《文献主题的构成因素及层次》中,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从“文献主题标引和检索”两个方面,揭示文献主题层次规律和主题变化规律,在我国首次构建了“文献主题构成因素及其层次结构”模型图,并用图示法将文献主题按照学科和事物两个中心层层展开,发现文献主题的层次遵循着具体性递增,而必要性递减的次序,创立了“文献主题结构”理论。据此发现,张琪玉教授认为,在分类表词表编制以及文献标引实践中,可视具体需要的专指度加以简化或减少对某些层次的表达。他还特别强调:“现代情报检索语言的重要理论——分面组配理论,以及应用此理论的组配分类法和组配主题法,就是根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在对文献主题的构成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创造出来的。”[48]
关于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应用“前瞻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琪玉教授在《论情报检索语言的研究、创制与普及》中就高度重视“自然语言检索”问题,在我国率先提出应把对自然语言检索法的研究也包括进去[74]。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界,人们围绕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孰优孰劣问题产生过巨大争议。张琪玉教授在充分考量自然语言检索性能的基础上,发现了自然语言的致命弱点就是缺少控制。他在接受吴建中通讯访谈《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趋势——关于图书馆未来的对话之九》[75]中阐述和诠释了其中的根本原因。并在《论后控制词表》中,提出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如果要达到较高的检索效率,控制是永远需要的”[37]重要学术观点。与此同时,他还分析研究了“后控制词表的控制机理、控制程度、编制特点”等诸多方面问题以及各种“编制方法”在控制程度上的差别,并用多种检索实例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后控制词表来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分类词表+字顺/轮排表” 后控制词表理想结构模式[37]。张琪玉教授提出的后控制理论在其知识组织领域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和广泛应用前景,被各大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天网、雅虎易搜等网站所采用,并具体应用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事物+主题)等诸多方面。
关于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前瞻性”研究。在张琪玉教授看来,“所谓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它是指一种对分散、无序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控制的工具,并为用户提供检索功能,指向相关网站或其中的相关资源。”[76]
21世纪初期,张琪玉教授在专业杂志上连续发表了《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增强关键词检索功能的措施》[58]《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热门类目》[77]《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竞争力要素——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发展的方向与提高竞争力的途径(连载一)》[78]《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开发的方针和策略——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发展的方向与提高竞争力的途径(连载二)》[79]《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分类体系——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发展的方向与提高竞争力的途径(连载三)》[80]《网络信息检索用语言的发展趋势》[59]6篇文章,重点探索了网络环境下提高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检索效率的诸多方法和措施。这6篇文章,截至2018年6月,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统计,总共被引用141次,其中《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增强关键词检索功能的措施》[58]被引用50次。张琪玉教授关于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前瞻性”研究,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首先,在观念上改变了所有研究者都认为是采用自然语言的主观臆断;其次,要想提高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检索性能,获得较高的检索效率,必须编制“关键词-概念-分类体系对应表”[57];同时,网络信息检索不能唯一地使用自然语言,也必须使用人工语言。目前较合理的模式是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并用,兼取两者的优点[59]。
关于索引学“前瞻性”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张琪玉教授就关注过索引和索引工作。一是专门研究探索“组配索引法”的编制方法[27];二是将前苏联《新型文献索引》[13]理论文章译成中文。20世纪80年代中期,张琪玉教授主持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索引》[81]。据此成果,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张琪玉教授就将其研究重点延伸至索引学领域,高度关注索引学研究工作,并把索引学看成是情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展开系统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张琪玉索引学文集》[82]。他的核心理念就是中国索引事业以及索引工作必须现代化,必须计算机化。正是基于此,他提出了“现代的索引就是数据库,现代的索引工作者就是数据库建造者”的著名论断[66],并号召人们将中国索引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以此支撑因特网事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人们查找和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和主要途径。他高瞻远瞩的创新理念,开辟了我国数据库建设事业发展与繁荣的新时代、新征程。
(来稿时间: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