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2019-01-19张姝邹庆华
张姝 邹庆华
【关键词】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影响因素
健康素养是指一个人对健康信息的获取和理解,然后应用这些健康信息来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的一种能力。健康素养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知识和理念以及基本技能。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是反映国家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校2018届学生6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校2018届学生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学生和女性学生各300例,年龄在17~22岁,平均年龄在(19.21±1.37)岁,农村户籍300例,非农村户籍300例。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中主要包括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基本技能以及人口学信息,将健康素养调查表发放到600例接受健康素养调查的学生手中,由专业人员指导如何填写,填写完毕后统一收回。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对比高校学生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基本技能状况、不同性别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不同户籍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高校学生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状况用自制的高校学生健康素养评分表进行评估,评分在0~100分,60分以上为及格。
1.4统计学分析对所得的数据用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高校学生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状况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的健康信息、安全与急救、健康科学观的平均分和格率较高,基本医疗知识、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较低,具体如表1:
2.2不同性别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根据调查显示,基本医疗知识、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防治、健康信息的及格率男生和女生相差不多,P>0.05;女生的科学健康观和安全与急救的及格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如表2:
2.3不同户籍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根据调查显示,非农业户籍的高校学生的科学健康观的及格率略高于农业户籍,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基本医疗知识、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的及格率相差不多,无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3讨论
健康素养和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疾病都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一定要提升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有效预防慢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让自身的身体健康得到一定的保障。结合调查结果,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普遍較低,尤其是对慢性病的防治、安全与急救、传染病的预防,高校学生的及格率和平均分都很低。一定要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让高校学生对人体健康有更深的认识,有意识的去学习健康知识,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从调查结果分析,高校学生的性别和高校学生的户籍对健康素养有一定的影响,女性高校学生的科学健康观和安全急救及格率明显要高于男性,而且非农业户籍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略高于农业户籍的高校学生。除此之外,高校学生的民族以及年龄也对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对于慢性疾病、安全与急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较差,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