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掬清泉揩老眼,豁开云雾见青天
2019-01-19陆玉英
陆玉英
摘要:启发性教学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中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基本方法之一。启发性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着重探讨启发性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启发性教学;生活启智;巧用名人;深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039
启发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科学地运用启发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所设的启发点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在《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谈谈如何用启发性教学突破知识难点。
一、架设桥梁,从浅入深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的。架设桥梁是指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这座桥梁的作用包含对旧知识和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能够有效解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学习兴趣不高、死记硬背、应用时不知所措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第六课的认识论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很多学生对“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甚理解,只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上”,至于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不得而知了。其实,在教材47页分析了“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但笔者认为教材没有讲清楚两个问题:1. 为什么一定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 “具体的与历史的”区别在哪里?
笔者首先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点作为这个难点的桥梁,由浅入深,层层拨开疑团。先让学生回顾唯物论的根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由此启发学生得知:“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即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然后再借助“实践决定认识”这一重要知识点,推出“理论(认识)符合实践”,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学生基本上理解了这两个观点后,教师乘势追击:物质与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实践是变化的实践,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不是简单的统一。这样又抛出一个新问题让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分组举例“变化的物质,变化的实践”。有一个组的学生举例非常生动,他说:“因为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现在国家实施二孩政策,很显然与以前只允许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国情不一样,美国、日本的政策都是允许生多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一步讲清楚“具体的”与“历史的”分别强调的是什么方面。
二、生活启智,恍然大悟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个重要观点。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教学走向生活”的观点。要启发学生对哲理的感悟,就要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和哲学知识结合起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哲学的联系,打通课堂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界限,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
矛盾观是哲学最难的一个版块,其中关于如何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很难搞清楚谁寓于谁之中。针对这一难点,笔者决定从身边的生活例子找突破口,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背景,用“鳗鱼与狗鱼的故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直面理性的思考。
鳗鱼与狗鱼是一对天敌,狗鱼可以激活生命脆弱的鳗鱼。笔者设计了两个探究题,通过生动的例子,学生恍然大悟,真正掌握了矛盾双方的关系。学生在以后的做题中遇到考查“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关系时,就可回顾起“鳗鱼与狗鱼的故事”以助解题。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启发,将生活常识与哲学道理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增强对哲理的顿悟。
三、巧用名人,真相大白
名人具有知名度,运用名人事例可以增强理论说服力,适当运用典型人物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无疑会提高该课堂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连接的关系”也是学生学习中的思维疑点。笔者起初直接用书本的例子“只吃‘水果的病人”教学,但教学效果不理想,仍然有大部分学生疑惑不解。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觉得教材出错了。到底真相是什么?如何揭开这个真相?笔者就巧妙地利用名人的例子启发性教学,一语中的。以下是上课的图示讲解。
从这一图示的知识结构看,显然是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学生顿悟,终于弄明白“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才是正确的。真相大白,教材没错,学生都纷纷记下这个例子。名人启发性教学可以促使理论更好地渗透和接受,让“名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可以让学生启思、明理。
四、深挖内涵,云雾渐散
深挖知识点内涵,创造性、灵活性地运用课本已学知识,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在历史观的学习中,其中一个知识点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生必须学会区分两个规律。学生在初中时简单学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但这不足以能够区分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学生主要是对“生产关系”的具体内涵没有吃透,导致做题时有点糊涂。
层层启发层层深挖后学生明白,原来调整“工资、收入、税利债费”都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了。再结合国家今年4月1日起减税降费的政策,有利于进一步感知国家出台该政策的真正意义。
启发性教学,将已学的知识点作为桥梁,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重构,突破难点;将生活趣事融入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直观地解决理性、抽象的问题;将名人请“进”课堂,有利于发挥意想不到的名人效应;将知识点刨根挖底,有利于學生锻炼逻辑思维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 52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