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有效合作的三点对策
2019-01-19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黄晓旦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 黄晓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止化的弊端,为师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的今天,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种学习方式,很受教师们的欢迎。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建立自主、合作、探索、发现、研究等学习机制。
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许多教师不乏改革的热情,往往是缺乏一些冷静与理智的思考。他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他很可能说不出理由,只是觉得别人的课堂上有了,自己如果没有就会显得落后,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了解甚微。于是,导致合作学习产生种种异化现象。
一、是形式,还是实质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没有通过思考就转过身,根本无法进入讨论状态,时间一到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使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这样的合作学习没有什么效果可言。
以独立思考为前提。教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思路、问题探讨的多元化,促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我的想法是,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充分进行学习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探究、交流、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的时间,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只有形式而无实质的现象。
二、是随意,还是刻意
不知你发现没有,现在几乎每一堂数学公开课,教师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且常常是在一堂课中就安排好几次。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课始,先让学生看着课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看了这一题目,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让学生花了整整5分钟的时间来小组讨论、交流,再指名学生发言。接着,这位教师又让学生小组合作分铅笔,从而体会什么叫“余数”。
然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概念,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这位教师不得不再次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三角形。面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一节课中,难道真的就需要学生转3次身,回3次头,才能真正掌握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吗?这样的课堂合作学习的次数太频繁了,学生体会更多的是热闹、好玩,在对所学数学知识重点的掌握、难点的理解上,是没有多少帮助的。
以学生内在需求为宗旨,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就学习内容而言,凡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就能够理解的问题,便无需形式主义的合作:就学生需要而言,只有当学生凭借个体的力量不足以解决问题,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启发时,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效能。所以合作的时机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教师事先预设的,在学生需要时刻意安排的。
否则,不辨时机动辄合作,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机会就会大幅度减少,渐渐对合作产生一种依赖或厌倦。
如前面提到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学生对“余数”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他们都知道分东西有剩余,这个剩余的数就叫余数,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而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用小棒摆四边形。用四根小棒可以摆一个四边形,那么用五根小棒能摆几个,还余几根呢?用六根呢?……学生一边摆,一边完成表格。随着小棒的逐渐增加,学生会发现余数总是出现1、2、3,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余数可能比4大吗?为什么”?通过组内合作摆四边形,填写表格,相互讨论、交流,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个规律。
三、是弃权,还是授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研究发现“责任扩散效应”,一旦把责任分散给了众人,每—个个体便会觉得自己的责任就减轻了许多,这是对责任扩散化最朴素的理解,“三个和尚没水喝”便是很好的例证。许多教师认为,只要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就会自然合作,不关注、不指导、不监控、不调整学生的交往活动;学生则认为在小组群体中只要有一个个体能够完成任务就行,与自己似乎关系不大,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演变为“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新的不平等随之产生,表面上很民主、合作学习气氛活泼,实则内藏着种种阴影,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成了一句空话。
以教师组织为保障。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真正做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授权”小组解决问题,但并不等于“弃权”。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我们在听课中,总是很遗憾地发现,教师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少之又少,常常是一句“下面请大家4 人一小组合作学习……”等,说得简单,学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合作。
因此,教师的合理指导很重要,同时,教师更应该关注环境的营造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合作学习应该是民主平等、互动交流、创造生成的学习,是以人为本的学习,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支持性的环境”。
使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宽松宜人的环境中敞开心扉,表达见解,并得到他人的关注,使其原本封闭、排异甚至是自卑的心态向开放、接纳、自信的心态转变。使个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行为责任意识永不下降,观念与行为不被群体所挤压同化,而敢于向小组优势言论质疑,提出与小组不同的意见,凸现学习主人的本色;从而促进自身情感、态度和动机等人格特征的协同发展。
四、是单一,还是整合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范围认识不足,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里进行的小组合作,课前和课后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导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仅限于自己的学习小组之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之间,全班学生之间,不同学科之间学生的相互合作等都没有体现出来。合作的对象比较固定,合作的面比较狭窄,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真正培养和训练。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安排合作学习以外,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安排学生课前合作(搜集资料或预习新知等),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合作(如实践运用等),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数学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只要我们教师本着“生本”思想,与学生紧密合作,异化现象才能得以矫正,学生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才能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印象深刻的交流,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