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教学设计

2019-01-19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钟生文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酸碱导图化学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钟生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于教育越重视。我国针对教育提出了很多举措,如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都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变得更高了,要求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相关化学知识外,还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不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由于化学知识相较于其他科目知识更加抽象复杂,很多学生学习时都会觉得困难重重,学习效率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由于化学知识较于其他知识更多是理论性知识,难以理解也难以背诵,学生无法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比较低。对此,教师开始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想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思维导图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在我国化学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导图涵义

人类大脑在进行思考时,主要是通过放射性思考进行的,而思维导图则是这种放射性思考的主要体现。思维导图的提出者是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东尼博赞,他在1970年就开始提出利用放射性思维去激发大脑,促使大脑更好思考。

人们在进行思考时,一般都是使用自己的左脑进行思考,而左脑的思考则主要是线性、抽象的思考,这种思考在学习化学时无法有效地将抽象化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无法将枯燥的知识变成有组织性的彩色图像,化学知识学习效率较差。而思维导图则与之相反,思维导图将人的左脑与右脑都调动起来,可以让人将发散思维与具体知识逻辑进行综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的图建立各个概念和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将原本的枯燥的信息变成有趣的彩色图像,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拓展人的思维,对化学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二)思维导图特点

思维导图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解决很多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其一,思维导图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我国提出的新课程理念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思维导图就是通过中心图形不断向四周放射,可以产生联想和形成发散思维。

其二,体现了清晰的条理。思维导图中主要体现了有中心向外围不断发散出关节点,而每个关节点都代表和中心主题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相关的知识又可以形成另一个新的中心主题,然后再向外不断扩散,就这样循环往复,最终中心概念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其三,具有广泛性和高效性。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化学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促使人积极思考,能够做到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新课引入环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新课引入环节是每个学科都要有的环节,当教师上完一课化学知识教授新的化学知识时,需要通过新课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上一课知识抽离出来,能一心一意地进行该课程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这个新课引入环节,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对这个新知识有所了解,产生清晰的认知。

在此环节中如果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就好像学生外出时,随身携带着一张地图,对自己要去的目的地路线一目了然,不会迷失方向。而化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就好比给学生一张学习化学知识的地图,可以清晰知道自己学习化学知识的目标,并知道如何去达成这个目标,使学生学习思路清晰。学生在刚接触到酸碱盐知识时,对酸碱盐实际上一窍不通,对于这些知识的来源、与之前所学知识的联系等都不甚了解,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却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记忆化学知识。

在学习酸碱盐知识时,要先了解酸碱盐具体来源。学生首先需要学习初中化学物质具体有哪些,而这些化学物质,总体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混合物、纯净物,然后又将混合物具体细分成溶液、悬浊液与浮浊液,而纯净物则又被分成了单质、化合物,化合物中则学习了氧化物和酸碱盐。在进行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混淆,无法记忆背诵,而应用思维导图后,就可以让学生构建一个详细的知识体系,增强这些每个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其思路清晰。

具体教学如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物质组成特性将物质分成混合物与纯净物,这样物质就被细分成两个部分。然后混合物中用三个分支表示学习的溶液、悬浊液和浮浊液,这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则暂时不讲,让学生知道后续知识则与高中化学知识挂钩。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元素可以被分成单质与化合物,教师将化合物具体分成酸碱盐与氧化物这四个分支。

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知道自己学习的酸碱盐知识原来是属于纯净物里面,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碱盐与之前学习的知识的关系,能够快速找到酸碱盐在物质中的具体位置。

(二)新课授课环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我国的化学教材体系主要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因此化学知识都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两者间的关系很小,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学习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将化学知识进行资源整合,使学生能够从中建立联系。

对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假使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从片段然后到整体,逐步建立一个系统的思维导图,加强他们对整体知识的把握。在酸碱盐知识中共含有好几个课程,其中有一个课程是专门对酸碱盐进行化学实验的,通过相关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稀盐酸等去检验溶液酸碱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直接宣读化学教材上的内容,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建立一个直观的形象,学习效率不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将这个课程知识分成具体的思维导图,然后将这些细分的思维导图构建一个总体的思维导图,从片段到整体,建立一个具体的知识框架。通过酸碱盐知识内容,可以分成酸碱盐反应实验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具体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得到答案。接着可以画一个反应思维导图,将酸碱盐反应内容,反应特征与反应总结包含其中,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学习酸碱盐反应知识。然后教师可以针对酸碱盐在实际中的应用建立一个应用思维导图,从中学习酸碱盐知识对生活的影响。最后教师将这些细分的思维导图构建一个整体思维导图,学生学习的知识变得更加立体、直观,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复习环节的思维导图的应用

复习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加深知识学习程度,并将已经学习的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的一个课程。复习课知识中教师一般都是将具有关联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形成一个总体的脉络。在沪教版酸碱盐教学知识中,关于盐的教学知识时通过食盐特性,将这些零碎的盐知识串联起来,然后形成一个整体知识网路,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整体的知识脉络,复习起来更加容易。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频率还不高,多数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麻烦。然而,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师头脑当中都应当形成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导图正是一个能够为学生解决难题,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效工具。

三、结语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化学知识内容很多,每个小内容中都有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将这些知识从易到难进行教学,其中的联系就会被打乱,学生无法在学习中将这些知识进行融合连接,对此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将这些知识形成联系,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学习更加容易。

猜你喜欢

酸碱导图化学
自制酸碱指示剂
烃思维导图
酸碱体质与酸碱食物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酸碱环境对TiO2吸附替硝唑的影响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Ni-W-Fe-P四元合金镀层在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