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019-01-19甘肃省天水市第七中学张如肖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效果教学活动

■甘肃省天水市第七中学 张如肖

素质是教育的核心,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关键就在于中学阶段的教育。如何通过学校和课堂教育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广大中学教师的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需要人们努力去研究和探索。

为实现中学生素质的提升,中学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把有效教学的理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当前中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学数学是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具有较高程度的教学难度及学生学习的难度。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是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关键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中学数学有效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是现代重要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推动下,人们对有效教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需要实现教学目标,产生教学效果。否则,教学活动就不能实现其所应有的价值。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率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最优的速度和效益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活动。

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理论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同时关注具有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教”,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 有效教学对学生的“学”更为关注,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学习,教师讲得再多、再认真,学生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不能进步和发展,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教学。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按照中学数学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和教学物力,以最少的投入实现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实现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中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效果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但是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因此,中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是一个多维综合体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为此,中学数学教师需要设计出适宜、优化的数学教学方案,向学生系统、全面地传授数学知识,而学生则要养成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中学数学是基础课程,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提升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

二、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出当前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中学阶段,许多学校给学生安排了大量的课程、考试和作业,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沉重,同时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补习、作业全部占据。由于中学生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精神状态不佳,睡眠质量变差,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同时,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中学生的这种状况给中学数学的有效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对中学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许多教师想当然地认为数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会重视数学的学习,从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样的想法和实际并不相符,其他的课程如语文、英语等学科也会占用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数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学数学的教学不是公式和方法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教会学生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有些教师虽然能够进行一些补充、拓展,与实际进行联系,进行情境创设,但是花架子居多,缺少实质性的内容。有些教师采取了一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只有快乐,没有收获。这都导致了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三)教学方面的问题

在许多学校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没有深刻认识,使他们对数学教学工作缺乏基本的规划。由于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处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衔接点,还有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之间的关系和尺度很难把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同的教材通过不同的形式或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解决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法措施。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过于重视,而对学生的“学”重视不足。按照有效教学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需要摒弃传统师生观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将公式推导过程、解题全过程等一次性全部抛给学生,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并给予一些指导性建议,促使学生真正融入教学环节当中,推进课堂学习的不断生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中学生往往根据对教师的喜好来学习课程知识。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重尊师重道的理念,认为学生应当服从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对立起来。学生对教师在心里存在畏惧感,从而会使师生之间的距离变远,无法做到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中。提升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打破传统思想,重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建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平等、尊重、友爱的态度对待学生,积极和学生进行平等性的沟通。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愿意与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只是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包括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为此,我们需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效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自主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观念,才能自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这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有效教学的实现。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是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以有效性为核心,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如,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量加入一些悬念的设计和提问,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教师也可以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建立紧密联系,结合日常生活,利用多种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数学。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确立教学目标与任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是判断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的对象是学生,并用精确的行为术语表达出来,要避免含糊的语言。教学目标要明确地表达出学生学习行为的条件和情境,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效果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学任务是围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和任务确定后,中学数学的一线教师就可以准确把握教学要求,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学效果教学活动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