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2019-01-19甘肃省兰州市东郊学校陈秀兰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意识探究课堂教学

■甘肃省兰州市东郊学校 陈秀兰

一、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们无论在校内听教学观摩课,还是在校外听各类教学观摩课,虽然教师大都采用以问题教学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很好,看似热热闹闹,但总觉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所在的课题组,针对课堂问题设计,也采取了一些对比试验,即让课题组的每个成员,选几节自己上的课进行全程录像观摩分析,看看自己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还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全组成员,拿出自己的对比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存在如下问题:课堂提问单一简单且质量不高;问题设计缺少针对性;教师提问多,学生质疑少;问题设计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火花;问题设计缺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大注重反馈学生的问题。诸多问题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设计研究不够,对此,本文将主要探究如何进行课堂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如何进行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必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营造紧张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满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满足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一)要问得好

课堂的有效提问,首先在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好的有效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探究求知识的欲望。当代学者周国平说,“在人的智力品质中,第一重要的品质是好奇心。人类所有智力活动的形式,比如哲学、科学,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每个人在智力成长的一定阶段上都会显现出来,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理性觉醒的征兆”。教师有效提问必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思考的热情和活力。要问得好,必须讲究问的方式方法,或开篇设疑、或故事导入设疑、故设错误陷井、或结尾布白留悬念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要问得准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要问得准,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恰当的时间节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时,往往由于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多,给学生的时间太过短促,为赶进度,便提出问题,马上进入思考探究过程,结果做成“夹生饭”。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要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是有效提问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其实很简单,教学目标要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或教学难点足已。围绕教学目标,尽管是有效提问,但问题不宜设置太多,要适度、适量,不可贪多嚼不烂。

(三)要问得巧

“巧”体现的是教师的匠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提问,或巧设疑,或反诘设问,或层层推进等诸多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思维能力。“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同样也不喜欢平淡。问题设计巧妙,便能激活课堂,使师生都能进入角色,都兴奋起来。为什么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有的教师上课却显得沉闷呆板,这于课堂有效提问有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激情的紧张度,为小学生的学习创造最好的精神心理氛围。

(四)要问对人

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从来不主动提出问题,或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

久而久之,学习的热情就会不断消退,从而成为所谓的“学困生”,造成班级学习成绩的两级分化。前苏联教育家班巴斯基说:“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如课堂提问、学习新材料、做课堂独立作业和布置家庭作业等,都可以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辅导。”他还建议,在对学困生提问时,给予他们答案的标准提纲或准许他们使用在家里编写的提纲,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回答问题。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特别关注照顾到学习中的弱势群体,通过帮助其有效提问,让这部分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

还有一类学生,由于其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不够,或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述能力不够,上课能积极发言,但往往要么只能回答出简单的问题,要么答非所问;他们也能提出一些问题,但是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对这类学生,教师在鼓励其学习热情的基础上,要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力求提出的问题有效、高质量,表述更加完整。

最后一类是班级尖子生,这类学生,教师问什么答什么,思维比较缜密,表述流畅准确,能够带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往往容易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和赞赏。对这类学生,教师应给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可作为教师的小助手,成为学习小组的核心成员,帮助带动更多的同学。

课堂提问要问对人,体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防止在课堂产生马太效应。教师在有效提问时,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情景并以此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作出努力。

三、通过有效提问,构建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教学的主客双方。从教师在课堂教学所发挥的主导作用而言,教师应该主导有效提问的设计。但是,从课堂学习的主体来讲,要充分引导帮助学生发挥有效提问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我们中国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意识越发淡薄,不会质疑、不愿质疑、不敢质疑成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满堂灌,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创新思维能力的欠缺,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时代。

杨振宁曾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没有问题本身就是严重的问题。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我们走向教育深刻性的开端。卡尔·波普尔说:“问题是哲学思考的理论起点,没有真正的哲学问题的提出,就不会有真正的哲学思考。”

第一,问题意识的构建,先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树立“学为中心”的教学观。教师不应急于呈现自己预设的有效问题,而是创造条件,引导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从学会质疑开始。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提出的问题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单向思考向多维发展。无论何种问题,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保护好学生的这份好奇心。

第二,问题意识的构建,是与强化观察能力同步构成的。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善于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我们原先早就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不以为然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并不断追问,从实际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问题意识的构建,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例如怎样分析问题,怎样搜集资料、怎样提出假设、怎样去推论、怎样去验证。教师已给从旁辅导、暗示,让学生自己去想,不宜越俎代庖。

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能够学会并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起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力应该从儿童抓起。

四、结语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教学其实就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问题意识构建的过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思考,形成独立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猜你喜欢

意识探究课堂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