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及应用价值

2019-01-19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学区葛东民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维能力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学区 葛东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教育行业,大大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优越性与应用价值,小学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教育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等,合理开展家校联合教育、德育工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在小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及价值

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具备较强的优越性与应用价值。当前多媒体教学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转变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与理念,更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学习空间。同时,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这种教育模式更受小学生的欢迎,让小学生由之前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接受知识,自主探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意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小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前社会发展更需要一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基础教育工作中,各科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小学生释放出自己的创新激情、发挥聪明才智。首先,小学教师需要把学科教育工作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的传输速度能够为小学生表达方式、思维创新的训练提供较为便利性,同时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都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得到有效提升。其次,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听说读写教学展开全面补充,满足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学习需求,用深奥的提问、逼真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意识,面对事物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知。除此之外,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创客教育内容联系起来,多多举办一些创客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拥有更多的创新点,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好动,好奇心比较强,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心理特征来开展教育活动,信息技术能够把抽象、复杂的学科知识更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小学生能够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类规律与现象做出新的理解与解释,无形之中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包含了发散性、新颖性、独特性思维能力等。多媒体技术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现出事物的信息,具备较强的整合性、补充性,非常适用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学生呈现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自主学习属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才能够对陌生的事物做出独特、正确、深刻的解释,而多媒体技术能够构建出直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方法与内容,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机会,比如,在学习数学知识、背诵课文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人机、师生、生生等交互,在沟通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学习环境,为培养思维能力的独创性与新颖性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三)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教学内容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从中掌握学习规律与技巧,小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在传统语言教学中,教师只能够通过口述、黑板、粉笔的形式来传递知识,课堂氛围较为枯燥,阻碍了学生发挥想象力,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融入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教学元素,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充分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用动静结合、具备感染力、情景交融、形象鲜明、有声有色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增添课堂学习活力。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很多小学农村小学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部分农村学生都无法正确表述普通话,针对以上问题,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投入,让农村学生也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通过信息技术了解外面的世界,不受空间限制地展开语言学习、学科学习,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引入家庭,与学校联合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家校联合教育的重视,在共同努力、合作模式下为小学生创建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将来可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比如,学校可以引入“家校通”网络沟通平台,教师、家长、学生都拥有账户,学校教师可以在平台中发布一些新的活动、通知、教学资源,同时对学生展开全面评价,这样家长就能通过网络平台充分了解孩子的学校表现与学习成绩,在此过程中交流意见与想法,更好地配合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学生也能够通过平台积累学习经验,学生、家长、教师都可以在留言板中输入留言,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断成长与进步。在家校联合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教师与学生家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展开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小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与需求,从而设定符合小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案与计划,促进小学生的更好发展。

(五)无形渗透德育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无形之中渗透德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能够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面对事物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知。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属于一把双刃剑,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诱惑、影响,教师要让小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学习工具,而不是玩游戏、浏览不良网页的工具,学校也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正确指导小学生操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其次,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发布一些德育内容,让小学生能够沉浸在德育氛围之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个善良、诚实、优秀的学生。除此之外,小学教师可以设立一个班级群,比如微信群、QQ 群等,经常在群里发布一些行为规范、班级制度等,让小学生能够在心目中拥有一把尺子,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行为素养。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为小学生展示更多的教育资源,拓宽小学生的学科知识面。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积极性,能够在自主探究中更为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无形之中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小学生获得更好发展,为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稳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思维能力小学生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培养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