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山灌区推进生态灌区建设的实践与对策
2019-01-19李其超
李其超
(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252000,聊城)
一、生态灌区建设思路的提出
位山灌区位于山东西部聊城市,是全国第五大灌区、 黄河第二大灌区、山东省最大的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0 年建成运行。 灌区骨干工程有东、西2 条输沙渠,2 个沉沙区和3条干渠,总长274 km;另外有分干渠53 条,支渠393 条,各类水工建筑物5 000 余座, 形成了覆盖聊城大多数地区的功能完整的供水网络体系,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水源保障。
位山灌区从1970 年复灌运行至今, 一直遵循传统型灌区发展模式,主要以引黄保供水为目标, 多引水、多浇地,提高作物产量,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灌区单纯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标的传统运行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求。
这就要求灌区必须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认真落实新时代中央治水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加快从传统、单一功能型向现代化、多元功能型转变,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高质量的需求。
基于以上认识,2016 年初位山灌区提出“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新型生态灌区”的奋斗目标,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采用区别于传统灌区、充分体现人水和谐理念的发展模式, 通过推进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和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灌区供水服务保障能力、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水生态修复和涵养水源能力, 不断增强生态改善、 水体净化和补充以及水利精神弘扬等功能,努力建设设施先进、保障有力、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化魅力凸显的美丽灌区。
二、生态灌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充分发挥引黄供水生态效益
一是加强黄河水资源科学调度。坚持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早引早蓄,引蓄结合,科学调配,统筹考虑各类水资源,轮灌续灌结合,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二是实行供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大力推进动态计划供水,确保干渠上下游、左右岸均衡用水,努力实现供水节约高效。 三是提高生态供水的比重。 增加了对聊城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等河湖水系的供水频率和水量,最大程度满足市区主要水系的生态用水。 四是进一步加强引黄补源, 及时补充地下水,维持地下水水位的稳定,有效避免了地下水漏斗区的扩大,同时积极推进引黄压碱工作,实现土地改良,充分发挥引黄供水的生态效益。
2.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和拦蓄工程建设
投资1 700 万元新建二干渠穿周公河倒虹吸枢纽工程,解决了城北周公河水系连通、通航、蓄水问题;投资3 500 多万元在沉沙池新开挖6.9 km的东西连渠,实现了东西沉沙池水系互通、水量联合调配;投资700 万元在三干渠王堤口新建2 座拦水闸,实现了分段拦蓄、蓄水造景。 同时,近年来新改造、疏浚渠道60 多公里,配套改造建筑物150 多座,有力地推进了灌区渠系与县乡河流、沟渠以及城乡水系的互联互通,既改善城市水系生态环境,又提高抗旱排涝标准和水资源承载及雨洪资源利用能力。
3.建成二干渠城市生态公园
二干渠是位山灌区3 条骨干渠道之一,横穿聊城市区,长期清淤弃土造成渠道两岸泥沙淤积, 高低不平,垃圾乱弃,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 是聊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治理难点。 为此,位山灌区邀请同济大学做总体规划, 筹集资金2 000 多万元, 对二干渠城区段进行了综合治理,建成了乐堤、福堤、花堤、翠堤不同景观主题,绿茵滴翠、充满水文化气息的带状城市生态公园, 使二干渠城区段堤防得到彻底治理,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改善了城区生态和生活环境, 而且提升了城市颜值和群众生活品质, 成为市民健身娱乐、旅游休闲、文化感知的活动场所, 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和民生、民心工程。
4.着力打造水利风景区
位山灌区坚持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生态灌区建设的主要抓手,将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功能融为一体,建设了一干渠渠首兴隆村水利风景区、二三干渠渠首周店水利风景区、陈口枢纽工程水利风景区、王堤口渡槽水利风景区和王铺渡槽水利风景区。 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在保持水利功能的基础上,对大型枢纽工程进行仿古改造,提高美观和景观效果, 实现水利工程的内外兼修;另一方面建设新时代文化广场,改造提升管理所庭院,把水文化融入水利工程, 让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另外,还分段实施干渠沿线园林式绿化景观提升,打造“一段一特色、一处一景观”的滨水观光带,建成了总干渠、一干渠上游堤防高标准绿化景观带和干渠与道路节点景观,每年在3 条骨干渠道新植兼具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的树木10 万棵以上,形成了集护堤、交通、景观、水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生态廊道,成为位山灌区水利风景区的特色景观通道。
5.积极推进位山灌区沉沙池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
位山灌区长期引黄造福人民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泥沙。 为促进沉沙池区生态环境改善,打赢池区脱贫攻坚战,对于达到规划高程的泥沙高地覆淤还耕,原状土盖顶之后配套基础设施,逐年还耕于池区群众。 同时,积极争取聊城市委、市政府支持,把沉沙池区列入聊城四大重点扶贫片区。2016 年以来,制定了《位山灌区沉沙池生态改善和旅游扶贫开发规划》, 依托沉沙池得天独厚的湿地环境条件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统筹水林沙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池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沉沙池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投资4 亿多元新建了6 km 东西连渠、60.3 km 交通道路、26 座大中型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了游客接待中心、餐饮中心、游船码头、水车栈道等服务设施;筹资4 000 多万元建设了引黄灌溉纪念林、水土保持林、沉沙池水上森林等防风固沙、绿化美化景观,开展了引黄灌溉文化园建设,建成位山湿地公园并投入运营,彻底改变了沉沙池的面貌,把原来扬沙严重、经济贫困的生态脆弱区建设成为聊城生态建设示范区和聊城新的生态旅游名片。
6.加强水文化建设
坚持把水文化展示贯穿生态灌区建设工作始终, 建设了多处文化广场,编纂完成了《位山灌区志》《位山灌区民间故事》,充分挖掘和系统提炼黄河文化、灌溉文化、治沙文化等,传承和弘扬水利精神,讲好灌区故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还有差距
位山灌区是一个老灌区,一直遵循传统型灌区的发展模式,部分干部职工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不充分,对生态文明的内涵、任务和工作要求把握不够, 导致工作思路不清晰,积极主动性差。
2.生态灌区建设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不够紧密
受位山灌区分级管理体制的影响,在编制生态灌区规划时更加侧重骨干工程的生态建设及绿化提升,对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缺乏统一思考和统筹谋划,在“最后一公里”方面做得不足,对农村面貌的改善和农民直接受益的效果不够明显。 同时,生态灌区的建设没有现成模式现成经验可借鉴,一直在具体工作中边摸索、边总结、边前进,缺少政府专项统筹规划指导, 导致整体推进计划不够科学明确,建设标准和内容不够合理全面。
3.生态供水矛盾日益尖锐
近年来灌区形成了以农业供水为主,兼顾工业、城乡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用水的多元化供水结构,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等的实施,生态环境供水需求有增加趋势。 在总额控制、定量指标限制下,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有限的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加之聊城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十年九旱,灌区引水指标已由2000 年的6.8 亿m3下降到现在的5.6 亿m3, 农业抗旱用水尚且不足,生态供水更是难以保障。另外,作为聊城主要引黄通道,位山灌区渠首引黄闸由于黄河调水调沙引起黄河河槽下切近2 m, 引水能力不足原设计的1/10, 造成位山闸前有流量无水位,有水引不出的问题突出,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虽然位山闸改建可研报告通过了水利部审查, 但国家发改委还未立项实施。项目建成前,灌区还将面临引黄困难的局面。
4.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缺乏长效支持
位山灌区由于初建标准低,历史欠账多,发展资金缺口巨大。 农业供水长期亏本运行,生态供水由于其公益性常难兑现,灌区管理成本逐年上涨,用于生态建设的专项资金基本没有,已建成的项目大多是灌区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建设的,但投资和规模与整个灌区生态建设的要求相比是杯水车薪。 同时,作为特大型灌区,每年用于老化损坏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渠道清淤等费用达2 000 多万元,近两年又增加了绿化工程养护、水利风景区设施管理和维护等任务,管护压力增大。 另外,生态供水属于非农业公益性供水,水费应该在同级财政列支, 但长期由管理处自筹解决,缺乏长效支持和保障机制。
5.生态保护和恢复的任务依然艰巨
长期以来,位山灌区引进的大量泥沙, 虽然经过沉沙池扶贫旅游开发,建设位山湿地公园,激发生态旅游新动能,均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泥沙问题仍然需要长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和恢复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四、对策及措施
1.深化生态文明理念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媒体宣传、展览展示、实地参观、典型示范等形式,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推广介绍灌区生态建设的典型经验、典型做法、典型人物,学习其他灌区、单位的好经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行动,共同推进生态灌区建设。
2.提升生态灌区建设水平
一是制定高水平的生态灌区建设规划。 要根据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要求, 突出灌区特色,提高规划起点和标准,增强规划系统性和协调性,突出建后管理模式体系构建等,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同时, 建议加快研究并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技术规范体系, 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 把灌区生态建设与工程现代化升级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二是加强信息科学技术应用。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技术和灌区信息化体系,实现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 深入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问题。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教育和专业培训, 大力引进生态、 园林、 环保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为建设新型生态灌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3.全面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一是提高灌区引水能力。 建议国家加快推进黄河下游灌区渠首闸改造立项实施,尽早开工建设,尽快恢复和提升引黄闸供水能力,确保灌区作用发挥。 二是提高调蓄能力。 积极推进实施渠道疏挖改造工程和水系连通、拦蓄工程,在骨干渠道增建、改建节制闸等, 在保障输水畅通的同时,增强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实现分段拦蓄,河渠同蓄。 三是提高节水能力。 进一步推进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同时建议加快灌区下一阶段提质增效规划研究和立项实施,加快现代化灌区建设步伐。 四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管理。 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工程良性运行、水资源节约保护。 同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完善计量设施, 利用信息化等现代手段科学配水,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4.将生态供水水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根据《水法》要求,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水利工程供水实行分类定价。 根据城市河湖水系生态供水的公益性性质,建议将城市河湖水系生态供水水费列入年度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由同级财政承担。
5.加大灌区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
位山灌区生态建设点多面广、任务重, 特别是后期管护投入更是难题,仅仅依靠灌区自身力量,很难满足资金需要。 为此,建议参照黄河上游水土保持专项治理,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治理列入国家战略层面,予以专项研究治理。 同时,建立健全水环境生态补偿奖补机制,增设灌区生态修复和建设保护专项资金或扩大现有节水改造、水土保持、运行维修养护补助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明确将灌区生态建设纳入其中,加大灌区生态建设政策引导、 资金投入力度。 另外,积极开展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先行区或示范区试点创建,配套完善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灌区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