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的流程与经验
——以《工业水处理》为例
2019-01-19陆明
陆 明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300131)
0 引 言
科技期刊的编辑如茶,淡而悠远、久而弥香。一名合格的科技期刊编辑,既需要一丝不苟的责任心,还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和准确的判断力,对自己经手编辑的文稿负责到底,才能保证论文发表后可以正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随着时间流逝、经验积累和知识沉淀,会促进一名编辑不断成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信息工作涌入编辑的工作中[1],网络首发、优先出版等业务的出现,使编辑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纸质期刊被互联网冲击,流失了大量的广告和赞助,导致经济效益不景气[2],但主办单位重效益、轻理论的思想弥漫在编辑部周围,认真做学问、追求细枝末节被认为是迂腐,面对每年千万元以上纯利润的工作硬性指标,编辑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笔者则依旧认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秉承做学问的心态,努力成为行业的专家,提升期刊知名度才是重中之重。
《工业水处理》创刊于 1981 年,是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专业性科技期刊,重点报道国内外有关工业废水、循环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的水处理技术动态、专题述评、研究报告、工程案例、经验总结、科学管理及行业快讯等内容。
编辑部的主要工作分为两部分:纸质期刊的编校和数字化期刊的推广[3-5];以期刊自身品牌为依托,编校任务为优势,为编辑部举办各种会议和培训班提供信息数据支持。
1 纸质期刊编校和数字化期刊的推广
1.1 纸质期刊编校
1.1.1 网络收稿
利用玛格泰克投审稿系统每天接收网络作者来稿,对网络来稿进行审核,查询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
1.1.2 文稿送审
通过知网文献不端查重工具处理后的稿件,应审查是否存在图和表过多、文章篇幅过长的问题,及时送回作者修改;编辑根据编刊经验,对文章的价值进行初步评估,将有重大缺陷的稿件退稿;根据文章内容的相关性,隐去作者和单位相关信息后将稿件送给相关科研领域的外审专家进行盲审,做到公平公正,解除外审老师的后顾之忧;待外审专家审稿意见返回后,参考外审专家的意见对稿件进行退稿、退修处理;对外审审核不到位、有争议的文章需要再次送其他外审老师,并分析外审审核意见不到位的原因,对外审老师的研究领域进行细分,了解其近况,淘汰不负责任的外审老师;待返修稿件重新上传后提交 终审。
1.1.3 编辑加工
终审通过后的稿件分配到编辑手中进行组稿,修改稿件,与作者沟通有关文章内容的所有问题;完成后再和作者最终确认基金项目、单位、人员信息等信息;稿件经 3 名编辑共 3 次校对后,发送文章清样供执笔作者校对,降低差错率。
1.1.4 样刊校对
期刊送至印刷厂,待核对刊样确认无误后,通知印刷厂批量印刷。
1.1.5 经验总结
每月组织全体编辑进行一次会议,对编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分析。
1.2 数字化期刊推广
网络首发本意是将录用定稿上传到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本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所收录稿件中优秀的稿件优先发给编辑,在经3 名不同编辑编校、通过飞腾软件排版再进行网络首发,保持和最终纸质期刊的高度一致。
这和目前大多数编辑部的做法并不一样,这样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保证网络首发文章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删减过后的文章更加简洁,论点更突出。科技期刊需要在学术上保持高度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编辑部收到全国各地研究者的论文后,会对其研究的内容和价值进行考察,通过三审后的稿件,在科技价值和新颖程度上较优秀,文章有突出的实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在各行业的应用和研究上有指导和交流作用。鉴于有些作者虽现场经验丰富,理论知识过硬,但并不擅长写作,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会出现“做得到,说不出”的情况,这就需要编辑通过文章编校准确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通常情况下,这些作者往往还不了解编辑规范,在很多文章的细节上做得并不到位,过多的图片和表格导致文章篇幅较长,表述欠通顺,废弃的单位和符号频出(如 M 改为 mol/L、LMH改为 L/(m2·h)),所以保持文章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就显得很有必要。
②高水平的稿件应该优先发表,校对后的稿件能提高网络读者的引用准确性。本刊秉着宁缺毋滥的态度,网络首发的稿件需要有突出的价值、具有前瞻性。网络首发应该是对优质稿件的褒奖,不仅仅是作为缩短发表周期的工具,作为“抢稿子”的武器。在发挥网络首发稿时效优点的同时,还应对稿件的质量严格把关。每个编辑心中都有一杆秤,对每一篇网络首发的稿件负责。
2 发挥编校优势,协助广告部举办会议和培训班
2.1 作者分类
以本刊为例,编辑在实务中接触的作者通常可分为 3 类。
2.1.1 高校的教授
高校的教授通常有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编辑需要了解该高校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了解该教授的研究领域,对该领域进行划分。研究领域通常可划分为:新技术、新领域的探索;成熟领域的技术和实务再改造。在知网上搜索该教授已发表的其他科技论文,对该教授的学术水平可以有一个更详尽、准确的了解。若找到水平较高、热心于期刊编务、喜欢学术交流的教授,则吸纳为外审专家,进行考核。
2.1.2 高校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该类作者通常有相通性,就是某一个课题组的成员,研究的课题往往是很多研究生共同完成的成果,相似度很高。以本刊为例,经常遇到应用同一技术对极其相似的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文章,该类稿件报道价值并不高,该研究生的师哥、师姐均已经在科技期刊发表过类似的文章,所以需要编辑凭经验进行甄别,分辨出文献不端检测结果合格但技术相似的稿件。与此同时,组稿之前应再次检索该稿件的重复率,避免由于同组研究人员的论文发表后,造成重复率大幅增长的情况发生。
2.1.3 相关专业领域的企业工程师
企业的工程师通常现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严重缺乏学术期刊的写作经验,其稿件写得更像是实验报告,往往缺乏对技术要领的总结和分析,抓不住写作重点,对行业的专业词汇表述得不准确,出现废弃量和单位、口传身授的口语化名词较多,编辑难度较大。编辑需要分析该文章是否有发表的价值,剔除宣传企业产品却缺乏关键数据的泛泛之谈;对有技术却说不出来的作者进行辅导,列提纲、搭框架、指出必须要提供的关键数据,帮助作者提高稿件撰写水平,成为企业工程师的指路人。
2.2 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会议和培训班
对上述作者进行分类后,结合编辑部每年的会议和培训班对作者进行推荐。
①充分了解接触到的高校教授的研究领域和专业,在举办学术性交流会议时,邀约其参与和演讲。
②了解企业工程师所在单位的研究领域和业务常涉及的技术专业,推荐其参加编辑部举办的相关培训班。举办工程应用性会议时,发送相关的会议邀请通知。
3 总 结
纸质版和数字版的共同进步才是编辑部长久不衰的根本,过度地闭门看学术,会被社会淘汰;但过度地以期刊品牌开会议,不重视期刊编校质量,不提高期刊的文章质量,无异于杀鸡取卵,待觉察时,为时已晚。
编辑应在工作中秉承一份对学术的追求和初心,积极进取,为期刊发展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