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金砖国家的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
2019-01-18任丽娜
任丽娜, 熊 丹
(1. 辽宁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沈阳 110036; 2.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 沈阳 11003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垂直化分工的不断细化,产品的生产工序日益复杂,导致产品的生产链不断延长,国际贸易的主流开始向中间品贸易转化,全球价值链发展日新月著。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是全球的主要经济引擎之一,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时代背景下,金砖国家价值链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巴西、印度、俄罗斯对中国进出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使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价值链融合成日趋深化。因此,深入探究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与金砖国家研究的文献主要分为2大类。一类是关于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贸易的研究。俞涔等[1]指出产品结构的趋同性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使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且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失衡导致贸易摩擦频发,并提出探索“金砖+”模式、构建开放性合作平台的应对策略。范跃进等[2]认为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摩擦的外因在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贸易摩擦的示范效应,内因在于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抢占别国市场,出口产品缺乏异质性、价格竞争激烈等。于璐瑶等[3]则通过博弈分析方式,从关税角度论证了反倾销是金砖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动因。桑百川等[4]对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与金砖国家整体服务贸易发展结构和路径相似,应在巩固传统服务贸易的基础上,加强现代服务贸易的开发与合作。当然,也有研究通过对服务贸易互补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四国在不同的服务行业均存在较强互补性,服务贸易合作潜力巨大[5]。
另一类是关于金砖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长期被发达国家低端锁定,需摆脱对发达经济体的高度依赖,提高自身经济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加强金砖国家间的合作[6]。余道先等[7]基于贸易增加值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究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服务业总体处于竞争劣势,且服务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需充分利用各国互补优势,以提高其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为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凭借金砖国家坚实的经贸合作基础构建金砖国家一体化大市场[8],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金砖国家自己的区域价值链,通过实质性合作促进自身包容性增长尤为重要[9]。
以上文献表明,金砖国家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中国作为金装国家的核心成员,探究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模式对金砖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学术界并未出现相关文献。为此,本文借鉴张志明等[10]关于中俄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的研究中的指标构建方法,分别从总体价值链合作模式、价值链合作方式(直接和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以及价值链合作深度(浅度和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3个维度进行研究,深入地探究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价值链合作模式的特征及演进过程,并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启示。
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说明
1.1 指标体系构建
1.1.1 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与非价值链合作模式指标
一般而言,2国之间的价值链合作表现为2国间的中间品贸易,因此,用中间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比例来衡量2国之间的价值链合作度;而用2国间的最终品贸易占总贸易比例来衡量2国间的非价值链合作度。相应地,2国间的贸易合作模式可分为价值链合作模式和非价值链合作模式。测算公式如下:
(1)
NVCCt=1-VCCt
(2)
其中NVCCt为t年中国与某金砖国家非价值链合作度。
1.1.2 中国与金砖国家直接和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指标
直接价值链合作表现为2国之间价值链合作相对较紧密,进行直接的中间品贸易;而间接价值链合作是指2国进行中间品贸易,需要借助第3国完成,即一国将中间品出口至第3国,经第3国加工后再出口至另一个国家。因此,我们可以根据2国之间是否开展直接的中间品贸易,将2国间的价值链合作分为直接价值链合作和间接价值链合作。相应地,2国之间的价值链合作模式也可分为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和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具体指标构建如下:
(3)
(4)
其中IVCCt为中国与某金砖国家间接价值链合作度。
1.1.3 中国与金砖国家深度与浅度价值链合作模式
从价值链合作深度视角对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进一步分解和深化,若一个国家将中间品直接出口至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国家经过加工继续增值后再出口,则2国之间进行了深度价值链合作,其合作模式被称为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相对地,一个国家接收来自另一个国家的中间品后,不再继续出口,直接吸收利用,那么2国之间进行了浅度价值链合作,其合作模式为浅度价值链合作模式。具体指标构建如下:
(5)
DEVCCt=DIVCCt-SVCCt
(6)
其中DEVCCt为t年中国与某金砖国家深度价值链合作度。
1.2 数据说明
本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WTO与OECD联合发布的最新增加值贸易(TIVA)数据库,包括金砖五国1995—2011年17个年份的数据,经筛选后保留26个行业,借鉴Neil Foster-McGregor(2013)的行业分类方式,将其分为低、中、高技术3类行业[11],以此对中国与各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刻画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模式的演进。
2 测度结果分析
2.1 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的模式演进:基于总体视角
根据式(1)对中国与金砖各国的价值链合作度进行测算,得到的测度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与金砖国家的总体价值链合作度Tab.1 Index system of value chain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China and BRICS countries %
数据来源:根据WTO/OECD-TIVA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整理计算所得。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不能将所有数据列出,以下各表同。
基于表1,得出以下结论:
总体而言,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模式呈现出“以价值链合作为主,非价值链合作为辅”的典型特征。在考察期间,中国与金砖国家各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度均在55%以上,显著高于非价值链合作度。由此说明,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以中间品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而最终品贸易为次要形式。具体到金砖国家各经济体而言,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与俄罗斯的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高,1995年已高达68.59%,且之后一直保持在70%以上,而中国与印度的总体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低。就动态演变趋势而言,中国与俄罗斯的价值链合作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1995年至2004年为上升期,2004—2011年为下降期,总体增长5.32%。中印价值链合作度在整个样本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于2011年达最高值为63.60%,总体增长7.06%,增长速度最为突出。中国与巴西、南非的价值链合作度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样本期间并无明显增长,但中南间价值链合作度普遍高于中巴。综合以上说明,可以发现,中国与金砖国家的价值链合作度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以中间品贸易为依托的价值链合作模式在其贸易合作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这也正顺应了全球价值链的迅猛发展趋势。
就分行业而言,中国与金砖国家各经济体的中、高技术行业价值链合作度均显著高于低技术行业,说明中国与金砖国家的中间品贸易主要集中于中高技术行业。然而,在动态演变过程中,中巴、中印之间的高技术行业价值链合作度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5.33%和6.87%,而中低技术行业价值链合作度明显上升。需要注意的是,中俄中、低技术行业价值链合作度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其中中技术行业上升幅度高达16.93%。由此说明,中巴、中印以及中俄之间价值链合作具有从中高技术行业向中低技术行业转变的趋势。
2.2 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的模式演进:基于直接与间接价值链合作视角
在总体价值链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与金砖国家各国的价值链合作方式,即直接与间接价值链合作。根据式(3)和式(4)进行计算,得到直接与间接价值链合作度两个指标,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与金砖国家直接与间接价值链合作度Tab.2 Direct and indirect index of value chain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China and BRICS ountries %
从总体而言,中国与金砖国家各经济体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度均显著高于其间接价值链合作度,价值链合作模式呈现出以“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辅”的特征。换言之,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价值链合作较为紧密,以直接的中间品贸易为主导。就各经济体而言,中国与俄罗斯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度最为显著,在样本期间均在50%以上,这源于2国显著的地缘优势,中俄2国地域相连、互为毗邻,存在着运输便利、成本低廉的优越贸易条件,为2国开展直接贸易提供了坚实基础。就动态演进趋势而言,中巴、中印、中南直接价值链合作度与间接价值链合作度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即直接价值链合作趋势不断增强,间接价值链合作趋势减弱,价值链合作方式更为紧密。不同的是,中俄直接价值链合作度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在1995—2001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后至2011年呈下降趋势。
从分行业角度来看,各行业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度均显著高于间接价值链合作度,说明中国与金砖国家各行业的价值链合作方式主要依托于直接的中间品贸易。具体比较各行业的价值链合作方式可以发现,中技术行业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高,而高技术行业的间接价值链合作度较高,说明中国与金砖国家的直接价值链合作主要集中于中技术行业,而间接价值链合作主要集中于高技术行业。
2.3 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的模式演进:基于浅度与深度价值链合作视角
基于价值链合作深度视角,进一步探究中国与金砖国家浅度与深度价值链合作在直接价值链合作中分别发挥的作用状况。根据式(4)和式(5)对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浅度价值链合作度和深度价值链合作度进行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中国与金砖国家浅度与深度价值链合作度Tab.3 Shallow and deep index of value chain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China and BRICS countries %
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就总体视角而言,在样本期间内,中国与巴西、印度2国的浅度价值链合作度均大于深度价值链合作度,而中国与俄罗斯、南非2国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呈现出由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向浅度价值链合作模式转变的趋势。由此说明,中国与金砖国家的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较为简单,以环节较少、价值链条相对较短的浅度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有待向更为复杂、深入的方向发展。
就行业视角而言,中国与巴西、印度以及南非各行业的浅度价值链合作度均高于深度价值链合作度,其中以中技术行业较为突出,说明中巴、中印以及中南各行业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均以浅度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而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的发展较为有限。此外,中国与巴西、印度的高技术行业深度价值链合作度显著小于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在中国与金砖国家的直接价值链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较弱,有待加强。
3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在全球价值链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中间品贸易合作发展势头强劲,且以直接的中间品贸易为主要发展趋势。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垂直化分工越来越细致,跨国际的贸易合作方式趋于多样化,国际间的价值链合作日益复杂,中国与金砖国家间“以浅度价值链合作为主,深度价值链合作为辅”的合作模式显然无法在价值链高端形成竞争优势。此外,在高技术行业领域,中国与金砖国家的价值链合作深度远远不够。在金砖国家各经济体中,由于中俄地理优势明显,且贸易结构存在互补性,中俄之间的价值链合作发展趋势最为可观,与其他国家间的价值链合作应向中俄靠近。
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启示:
一方面,金砖国家在内部合作中应充分发挥互补优势[12-13],避免内部竞争[14]。中国与金砖国家在进行贸易合作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差异化产品。一般而言,金砖国家各国之间发展水平差异不明显,进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着很大相似性,其中中国与印度产品结构的相似性尤为显著,但是各国之间的产品结构仍存在一定的差异[15]。另一方面,注重劳工技术能力的提高,掌握科技新力量。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竞争优势。但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不仅由于技术水平高度不够,也出于劳工技术的熟练程度未受到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自然重要,但只有保证劳工的技能水平,才能实现对新技术的全面掌控,为我国加强同金砖国家价值链高端合作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