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行业专长与或有事项信息披露
——基于客户重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
2019-01-18张敦力
张 婷,张敦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 引言
随着金融工具和营销策略的日新月异,市场风险加剧了企业交易和事项的不确定性程度,未决诉讼、债务担保、质量保证及亏损合同等或有事项会计信息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年报中。国泰安数据库信息显示,2007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列报的预计负债合计数由542.7亿元上升至2865亿元,10年内增长超过5倍。年报附注中的文本信息显示,或有事项相关信息出现的频数已从2007年的45943次增长至2016年的147086次,企业表内列报的预计负债金额和表外披露的或有事项频数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自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明确了上市公司披露或有事项信息的义务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整体上较为规范。然而,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甚至部分企业因隐匿该类信息而面临退市风险。
外部审计的作用在于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错报漏报、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代理冲突。特别地,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师能掌握客户所在行业的业务特点及特殊的会计政策等知识,有助于提升其在客户风险领域评估的精确性,帮助其搜集审计证据、提高审计效率,从而发挥其在纠正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重大错报漏报方面的特殊作用[1]。在此基础上,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运用其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监督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提高被审计客户的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重述的可能性[2-3]。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有事项信息的披露数量及方式也可能被管理层操控[4-5]。行业专长更高的审计师意味着超群的专业胜任能力,在审计过程中更可能发现管理层隐匿“坏消息”的行为[6],从而抑制管理层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操纵动机。此外,针对不同规模的客户,审计师利用其行业专长采取差别定价策略的同时,也会提供差异化的审计质量[1,7],对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可能存在差异。那么,以或有事项为切入点,探讨外部审计在企业信息披露中的治理作用,对于重要性不同的企业,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该类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鉴于此,本文选取2007—2016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表内列报的预计负债金额及表外附注中披露的或有事项信息的频数为考察对象,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且探析了客户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效应。本文的贡献在于:其一,当前有关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基于准则约束及管理层异质性[5,8-9],而本文以外部审计治理机制为研究起点,对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扩展;其二,尽管前期文献指出外部审计治理效应可能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2-3],但少有文献从或有事项信息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其三,本文将客户重要性纳入分析框架,探析对于经济依赖性不同的客户,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对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影响的差异性。
二、 文献综述
(一) 审计师行业专长的相关研究
行业专长审计师被认为有能力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其具有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更易察觉客户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被其审计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更高[1,10]。已有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水平越高,企业盈余质量越好[2-3];此外,该行业专长水平能降低由控制权分离所导致的企业盈余信息不稳健性[11]。还有研究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识别高风险的盈余信息[12],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风险[13],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价值可比性[14]。与此同时,基于不同的视角,学者们探讨了审计行业专长在提升信息透明度方面的治理效应。比如,陈小林等以知情交易为落脚点,考察审计师行业专长在减少公司私有交易信息中的促进作用,发现经由行业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知情交易发生的概率更低[6]。同时,审计师行业专长能提高被审计公司跟踪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准确度、降低预测分歧度[15]。
(二) 客户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有关客户重要性的研究大多源于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但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一方面,某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占事务所当期收入比例越高,审计师对其经济依赖性越强,为了维持该客户,审计师在审计质量上妥协的可能性越大[16];当被审计公司的治理质量较低时,此类审计质量妥协行为更为频繁[17]。另一方面,客户规模越大,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越强烈[1],审计费用溢价的支付能力与意愿越强[18],审计失败后被诉讼的概率越大[19],审计师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也会越高。此外,胡南微和陈汉文以审计报告决策为落脚点,发现审计师对重要客户的经济依赖性仅存在于审计风险较低的客户中,更倾向于对低风险客户出具“清洁”审计意见[20]。也有学者发现,客户重要性水平能显著提高行业专长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10]。
(三) 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
或有事项形成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结果由未来某事项发生与否决定,该信息包含披露主体对未来事项的估计。已有研究表明,或有事项信息的内容包括未决诉讼事项、产品质量保证、对外担保和环境污染治理等[5,21-22],该类信息多采用文本形式列示于年报末端的附注中。
已有大量文献探讨了或有事项信息对企业及信息使用者的影响。一方面,或有事项信息在公司年报中的披露形式和影响力能被投资者识别并反映至股价中[23-24];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能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跟踪数量及盈余预测的难度、影响审计意见决策、审计收费及审计质量[25-27]。另一方面,或有事项比重越大,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和破产风险越大,资本成本将显著提高[28];考虑到投资风险的增加,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从该类企业中转移,导致其市场价值下降[29],而上述结论仅存在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中[30]。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行为呢?现有研究主要从或有事项的自身属性、外部政策法规和管理层控制权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或有事项的自身属性及其严重程度会要求公司在年报中准确地披露[29]。此外,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法规也能约束管理层的披露行为,Braun研究发现,SFAS No.5的实施使得上市公司年报中有关未来信息的内容增多,或有事项信息更加详细[8]。然而,基于经济人的自私性和有限理性,管理层有动机利用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特征进行盈余操纵[31],隐藏未决诉讼等负面信息的披露[9]。有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波动越大,管理层权力在或有事项信息披露中的裁定空间及操纵范围越大,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整体数量越少[6]。
(三) 文献述评
现有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的文献多数基于盈余等数值型信息,探讨审计师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中的治理效应,鲜见文献涉及其对估值信息及表外文本信息的影响。或有事项信息属于典型的表内估值信息及表外文本信息,尽管学术界从自身属性、政策法规和管理层权力等视角探讨了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但仍鲜有文献关注审计师行业专长这一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已有文献证实,与表内盈余信息一样,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控制权操控表外或有事项信息。同时,有学者以年报附注中披露的或有事项信息为考察对象,发现审计意见决策、审计收费及审计质量会受该类信息影响[26-27]。然而,鲜有文献对有关外部审计在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前的监督作用进行探讨。基于以往丰富的研究成果,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抑制管理层盈余操纵动机,同样也将影响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行为。此外,对于重要性不同的客户,审计师行业专长提供的审计质量有所差异,这种效应也可能存在于对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中,本文将对此进行拓展。
三、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或有事项信息披露
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说和坏消息隐藏理论,管理层有动机和能力隐藏或有事项信息,实现其自我服务偏好。一方面,从管理层动机角度,Simith等针对环境污染整治信息进行研究,发现由该类信息确认的预计负债会降低企业股价,给其带来显著的负面效应[22]。此外,由产品质量保证引起的未决诉讼仲裁信息也会给企业造成负面的市场反应,降低其市场价值[21,29]。坏消息隐藏理论认为,出于薪酬契约、职业前景、吸收资金等动机,管理层更倾向于隐藏或推迟披露企业负面消息,并有动机隐瞒重要的债务担保及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信息[10]。另一方面,从管理层能力角度,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及其在会计处理中的弹性,给披露主体留下了更多的裁决权和操纵空间,管理层特有的信息优势及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弹性,为其操纵或有事项信息提供了可能[24]。委托人和代理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或有事项的不确定属性,引发管理层隐瞒或错报或有事项经济业务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不充分。当审计师行业专长水平较高时,更可能识别公司的或有事项信息操纵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被其审计的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越充分。
第一,从识别操纵行为来看,一方面,行业专长高的审计师从事特定行业的审计工作时间较长,对该行业的经营特点、交易流程及法律法规等有较为深入的把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其发现客户的风险点、制定并实施审计计划,从而更精准地察觉到财务报告中管理层的信息操纵迹象[32]。另一方面,高水平行业专长的事务所通常具有显著的审计收费溢价[33],事务所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可将更多的资源投入至审计工作和行业专长中,形成审计质量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进而更迅速精准地辨别管理层的信息操纵行为。此外,具有高水平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对客户业务变化更敏感,对不确定性事项识别更准确,能更好地约束管理层利用或有事项经济业务进行盈余操纵[13]。
第二,从采取措施来看,行业专长较高的审计师在识别披露主体或有事项信息操纵行为后,更可能督促其改正或公开揭露。原因如下:其一,审计失败所导致的诉讼风险激励着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会利用或有事项经济业务,隐瞒担保事项、未决诉讼等信息,一旦事后投资者因该类信息虚假披露而发生损失,若审计师未采取任何措施,该审计师可能会涉诉[10]。此外,根据保险假说中的“深口袋理论”,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通常具有民事赔偿能力,被判令赔偿的概率较高[34]。其二,行业专长水平源于事务所在特定行业的持续投资,一旦因未发现财务错报而发生审计失败,事务所的行业品牌声誉将遭受重创并丧失大量客户[1]。因此,考虑到高昂的机会成本,行业专长较高的审计师更有动机在发现管理层隐藏或错报或有事项信息后,督促其改正或对外报告。
概而言之,行业专长水平较高的审计师,在识别并纠正被审计客户财务报告重大漏报及管理层盈余操纵方面能发挥特殊作用。行业专长审计师的该类优势使其更好地抑制管理层利用或有事项进行信息操纵,并协同股东共同约束管理层隐藏或有事项信息的行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限定其余条件,审计师行业专长越高,被审计企业表内列报的或有事项金额越大;
假设2:限定其余条件,审计师行业专长越高,被审计企业表外附注中披露的或有事项频数越大。
(二) 客户重要性、审计师行业专长与或有事项信息披露
对于重要性不同的客户,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存在差异,原因如下:一方面,审计服务类似于信用商品,审计过程具有不可观测性[20],事务所可通过调整审计定价和审计服务质量在不同的客户市场中获取最大化利润。从审计需求来看,客户规模越大*客户规模:与客户重要性属同一变量,根据客户对事务所收入贡献的大小判断,即规模越大,越重要。,由于融资需求及业务拓展的需要,对高质量信息和高端审计服务的需求更高[1]。此外,大型公司支付审计溢价的意愿及能力更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审计师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额外投入。而小客户对审计服务的需求大多停留在迎合监管的要求[18],对审计收费也较为敏感。因此,与规模较小的客户相比,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在大客户中更易发挥作用,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更高,察觉公司表内预计负债低估或漏报及表外或有事项信息隐藏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客户规模越大,审计师面临来自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压力越大。大型客户在业界的影响较大,此类审计失败对事务所的品牌声誉打击重大,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客源阻截或流失,也可能致使审计师承担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19-20]。因此,客户规模越大,审计失败造成的声誉损失及诉讼风险越大,审计师保护其声誉、降低审计失败风险的动机越强。此时,行业专长审计师在发现大型客户年报中或有事项信息被低估或漏报后,敦促其改正并对外披露的可能性更大。综上分析,客户越重要(规模越大),审计师行业专长在识别并纠正被审计客户或有事项信息错报、漏报或隐匿行为中的作用更易得到发挥,对管理层试图利用或有事项会计信息进行盈余操纵的抑制性更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限定其余条件,客户越重要(规模越大),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表内或有事项列报的正向影响越强;
假设4:限定其余条件,客户越重要(规模越大),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表外或有事项披露的正向影响越强。
四、 研究设计
(一)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为了验证假设1和假设2,参照前人研究[6,24-25],本文分别运行如下OLS模型:
Elev=α0+α1Spec+α2Size+α3Lev+α4Liquid+α5Roa+α6Soe+α7Top+α8Salary+α9IQ+α10Avlo+α11Beta+α12Market+α13Growth+ε
(1)
Cont=β0+β1Spec+β2Size+β3Lev+β4Liquid+β5Roa+β6Soe+β7Top+β8Salary+β9IQ+β10Avlo+β11Beta+β12Market+β13Growth+ε
(2)
在上述模型中,Elev为表内或有事项信息,鉴于模型已控制了资产规模,本文用期末预计负债总额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用期初期末预计负债均值的自然对数量进行替代。Cont表示表外或有事项信息。1975年,SFAS5首次界定了企业或有损失的具体内容*FASB在其颁布的《SFAS5——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提出,或有损失的11个方面包括:应收账款可收回情况、产品保证责任、由危险作业引发的财产损失、财产被没收风险、可能的索赔及其估计数、保险公司的灾害损失赔偿、其他担保等。;我国2007年起实施的CAS13规定上市公司在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或有事项信息的义务。鉴于此,本文以年报附注中或有事项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借鉴董小红等的做法[25],采用JAVA爬虫技术,抓取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和环境污染治理八个方面,以该类信息出现频数汇总后的自然对数作为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替代变量。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采用了发生频率较高的未决诉讼、债务担保和产品质量保证三项内容的频数加总进行替代。
解释变量为Spec,表示审计师行业专长。现有研究普遍采用行业市场份额和行业组合份额其中一类或两类方法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但行业市场份额法在中国审计市场中更具普适性[1],故本文使用市场份额法计算审计师行业专长*行业分类:参照我国证监会2012年行业分类标准,除制造业按二级代码、其余均以一级代码进行分类。,计算公式如下:
此外,在Heckman一阶段和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以10%为阀值设置行业专长哑变量Spec_Dum,当Spec大于10%时,Spe_Dum为1,否则为0。
根据假设1和假设2,我们预期其回归系数α1和β1均显著为正。
为了检验假设3和假设4,本文构建了OLS模型(3)和模型(4):
Elev=γ0+γ1Spec+γ2Spec×CI+γ3CI+γ4Size+γ5Lev+γ6Liquid+γ7Roa+γ8Soe+γ9Top+γ10Salary+γ11IQ+γ12Avlo+γ13Beta+γ14Market+γ15Growth+ε
(3)
Cont=δ0+δ1Spec+δ2Spec×CI+δ3CI+δ4Size+δ5Lev+δ6Liquid+δ7Roa+δ8Soe+δ9Top+δ10Salary+δ11IQ+δ12Avlo+δ13Beta+δ14Market+δ15Growth+ε
(4)
根据假设3和假设4,本文预计模型(3)和模型(4)的交乘项系数γ2和δ2均显著为正。
参考以往文献[2,24],本文基于公司特征和信息环境两个层面设置控制变量。其中,公司特征变量包括Size(公司规模)、Lev(资本结构)、Liquid(资产流动性)、Roa(盈利能力)、Soe(公司属性)和Growth(公司成长性);内部信息环境因素包括Top(股权集中度)、Salary(高管激励)、IQ(财报质量)、Avlo(避亏动机)和Beta(经营风险);外部信息环境因素本文选取Market(市场竞争强度)综合替代。此外,本文设置哑变量控制所有模型的年度和行业效应(具体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企业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除2000年版或有事项准则中规定的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相关内容外,还应披露预计负债后续计量的种类及形成原因等内容。为了保证或有事项信息披露指标度量口径一致,本文以2007年为研究起点,选取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剔除以下样本:①保险金融类公司;②*PT或*ST类公司;③当年IPO上市的公司;④年度行业样本量小于10的行业样本;⑤变量缺失或异常的样本。经过以上处理,最终得到12245个样本观测值,其中表内预计负债(Elev)和计算客户重要性(CI)的审计收费数据存在缺失,表内预计负债的样本量为12062,客户重要性指标的样本量为10254。对于含有离群值的连续变量,本文进行了上下1%的Winsorize缩尾处理。
本文的或有事项信息披露频数是运用JAVA爬虫技术,从PDF年报中抓取并手工核对后获取,公司性质指标源自Wind数据库。在Heckman一阶段中,法律环境指标参照《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樊纲提供的法律指数截至2014年,本文使用趋势分析法计算2015—2016年指数。,事务所规模是依照中注协每年发布的百强事务所排名手工整理而来。其余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五、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检验
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内预计负债(Elev)的均值为3.712,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和20.12;或有事项信息披露频数(Cont)的均值为3.649,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和6.227,表明样本企业普遍存在或有事项并在年报中进行披露,但不同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金额及详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均值为0.067,说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某行业客户的总收入平均占该行业客户收入总额的6.6%。客户重要性(CI)均值为0.033,中位数为0.02,表明单个客户对事务所的贡献平均约3.3%,略低于刘文军统计的0.05和0.031[1],这可能是由于近些年审计市场集中度提高,单个客户对事务所的重要性总体上有所下降。其余变量分布较为合理,不存在极度异常值。
表2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表3 主要变量T(Z)检验
2. 分样本差异性检验
表3报告了以10%的阀值为标准,将样本分为行业专长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两组,对表内列报的或有事项(Elev)及表外披露的或有事项(Cont)进行T(Z)检验的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行业专长审计师的样本中,均值检验(T检验)和中位数检验(Z检验)均显示企业表内列报的预计负债金额更大,表外附注中披露或有事项信息的次数更多,初步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
3. 相关性检验*相关性检验结果可发邮件索函。
从Spearman系数和Pearson系数结果可以看出,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与表内或有事项信息(Elev)及表外或有事项(Cont)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行业专长更高的审计师,被其审计的公司表内列报的预计负债金额越高、表外披露的或有事项频数越大,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越充分,初步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此外,控制变量间相关系数大多小于0.5、方差膨胀隐因子(VIF)最大值仅为1.84,一定程度上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 回归结果与讨论
表4列示了回归结果,列(1)、列(2)和列(3)的被解释变量为表内或有事项金额(Elev),列(4)、列(5)和列(6)的被解释变量为表外或有事项频数(Cont)。
列(1)和列(2)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列(1)仅控制行业及年度变量,初步显示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与表内预计负债金额(Elev)显著正相关;列(2)为控制公司治理及信息环境等影响后的结果,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与表内预计负债金额(Elev)依然显著正相关,相比列(1)经调整的R2有较大提高,说明公司特征及信息环境因素对表内或有事项信息披露有较大影响。结果表明:行业专长越高,审计师识别并纠正企业低估预计负债金额的可能性更大,被其审计的公司表内列报的预计负债金额越大,验证了假设1。列(3)报告了模型(3)的回归结果,检验客户重要性在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表内或有事项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其中,交乘项(Spec×CI)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客户越重要,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年报中预计负债低估的监督作用更易得到发挥,即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表内或有事项列报的正向影响越强,验证了假设3。列(4)和列(5)报告了模型(2)的回归结果。列(4)仅控制行业及年度变量,初步显示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与表外或有事项频数(Cont)显著正相关;列(5)为控制公司治理及信息环境等因素后的结果,显示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与表外或有事项频数(Cont)依然显著正相关,相比列(4)经调整的R2有较大提高,说明公司特征及信息环境因素对表外或有事项信息披露有较大影响。
表4 审计师行业专长、客户重要性与或有事项信息披露
注:*、**、***分别代表在0.1、0.05和0.01水平(双侧)上显著;括号内为Wald Chi-Square值。
结果表明:行业专长越高,审计师识别并纠正企业隐藏表外或有事项信息的可能性越大,被其审计的公司表外披露的或有事项越充分,验证了假设2。列(6)报告了模型(4)的回归结果,检验客户重要性在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表外或有事项披露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其中,交乘项(Spec×CI)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客户越重要,行业专长审计师更易发挥其技术优势,对表外或有事项披露的正向影响越强,验证了假设4。
(三) 稳健性检验*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未报告,留存备索。
1.Heckman两阶段检验
本文外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研究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误的影响,即存在事务所潜在的自选择问题。具体而言,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导致即使观测到审计师行业专长与或有事项信息披露正相关,也无法判别这种关系是否源于外部审计治理效应。因此,本文参考Choi和Wong、陈小林等的做法[6,35],采用Heckman两阶段检验排除事务所自选择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第一阶段,构建审计师选择的Probit模型(5):
Spec_Dum=η0+η1Sales+η2Roe+η3Swich+η4Tenure+η5Fee+η6Big10+η7Nature+η8BM+
η9Law+η10TobinQ+ε
(5)
上述模型中,因变量为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哑变量Spec_Dum;自变量包括收入总额Sales、净资产收益率Roe、审计师轮换Swich、审计任期Tenure、审计收费Fee、事务所规模Big10、公司性质Nature、账面市值比BM、法律环境Law、公司成长性TobinQ、年度和行业哑变量。根据模型(5)的预测结果,计算InverseMillsRatio(IMR)。结果显示审计师自选择控制较为合理。
第二阶段,将由第一阶段计算出的IMR值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加入模型(1)—模型(4)中,控制可能的样本选择偏误,结果显示,IMR系数在各回归结果中均显著,表明二阶段回归有效控制了模型存在的自选择问题。同时,Spec系数、交乘项Spec×CI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控制事务所自选择问题后,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表内及表外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正向影响依然存在,客户越重要,上述正向影响越强,验证了本文假设。
2. 其他稳健性检验
(1) 替换回归模型
本文按照企业是否存在表内预计负债,重新计算Elev,表内预计负债金额大于0,则取值1,否则为0,将模型(1)和模型(3)设置为Logistic模型重新回归;此外,考虑到表外或有事项为计数变量,即企业年报附注中披露的有关或有事项信息的频数,故本文将模型(2)和模型(4)设置为Poisson模型重新回归。
(2) 替换解释变量审计师行业专长
借鉴刘文军的做法[1],本文以10%为阀值设置行业专长虚拟变量Spec_Dum,当Spec大于10%时,Spe_Dum为1,否则为0。将上述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依次放入模型(1)—模型(4)中重新回归。
(3) 替换被解释变量或有事项信息披露
借鉴张敦力和张婷的做法[5],本文选用资产负债表中年初和年末预计负债均值的自然对数替代表内或有事项信息(Elev),分别代入模型(1)及模型(3)重新回归。对于表外或有事项信息(Cont),参照董小红等的研究[24],本文选取八项内容中出现频数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或多项作为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替代变量。本文选取未决诉讼、债务担保和产品质量保证三项内容,以其出现频数汇总后的自然对数进行稳健性测试。
以上稳健性检验结果,与主回归无实质性差异。
(四) 进一步分析*限于篇幅,未报告进一步检验的具体结果,留存备索。
1. 按客户规模分组
如前文所述,客户越重要(规模越大),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地,本文按客户重要性的分位数进行分组,将样本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客户三组,分样本检验结果从系数大小及显著性水平来看,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随着客户规模的增大逐渐递增,支持假设3和假设4。此外,与表内或有事项相比,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表外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较弱,且仅存在于中型和大型客户中。这可能由于审计师对表外文本信息的关注度相对较弱,而小型企业审计收费较低,审计师可能会忽视投入较多且对投资者影响较为间接的表外文本信息。
2. 中介效应检验
行业专长越高,审计师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越高,被其审计的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越充分。前文已证实,审计师行业专长确实能提高企业表内及表外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但并未表明上述作用中审计质量的中介效应。因此,本文以修正Jones模型计算的可操纵性应计绝对值|DA|替代审计质量,并作为中介变量验证本文预期的中介效应路径。借鉴温忠麟等和李四海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模型[36-37],进行如下检验:第一步,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对或有事项信息披露(Elev/Cont)的影响,即本文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第二步,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对审计质量(|DA|)的影响是否显著;第三步,将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和审计质量(|DA|)同时放入回归模型,若系数均显著且Spec的系数绝对值小于第一步的系数绝对值,则说明审计质量在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或有事项信息的影响中确实存在中介效应。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可判别审计质量在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关系中确实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六、 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被审计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并且探析客户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审计师行业专长越高,其识别并揭露所审计客户或有事项信息操纵行为的能力越强,被其审计的公司表内列报的或有事项金额越大,表外附注披露的或有事项频数越高。(2)针对重要性(规模)不同的客户,审计师对客户或有事项信息操纵行为的外部治理作用迥异。具体而言,规模较大的客户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及足额审计费用的支付能力更强,审计师行业专长在识别并纠正被审计客户或有事项信息错报、漏报或隐匿行为中的作用更易得到发挥,其对被审计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1)与表内数值型信息相比,审计师对表外文本信息的关注度较少,行业专长审计师对表外或有事项充分披露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中型和大型客户中。(2)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存在审计质量的中介效用。
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行业专长审计师的治理效应及会计信息披露领域的文献,也为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及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对监管机构而言,应在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内推行行业专长建设战略,提高整个审计行业的专业胜任能力,并将其纳入质量考核范畴;引导审计市场的良性竞争,由低成本竞争战略逐步转向品牌优势战略。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应加大特定行业的专用性投资,注重行业审计的经验积累,业务发展逐步走向精细化,并保持审计服务质量的唯一性和一贯性。对投资者而言,应提高其对表外文本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关注度,将表外附注中的文本内容提升至与表内财务指标同等重要的地位。
本文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数据获取受限,本文未能将或有事项信息进行细致化分类,因此无法判断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不同类型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2)本文基于事务所层面考察审计师行业专长,未能有效地控制签字审计师的行业专长水平对被审计客户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影响。我们未来的研究将针对上述不足,进一步深化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监督作用中的逻辑及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