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通报
2019-01-18肖小余
肖小余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 成都 610041)
201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开展“农业质量年”八大行动为载体,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把增加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2018年,全省果茶菜、肉蛋奶、蜂蜜、鱼等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9.3%,快速抽检合格率99.99%,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保持总体平稳、趋势向好的态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五个有效”的显著成绩。
1 农产品产地环境得以有效保护
1.1 扎实开展“两区”划定 全省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地块30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实施优先保护。
1.2 积极探索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 在12个县持续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试验示范,探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模式。组织4个县启动粮食禁止生产区划定,开展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1.3 切实加大产地环境监测力度 新建130个农产品产地环境与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在10339个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点和1811个农产品产地环境例行监测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在1008个监测点开展农产品与产地协同监测;及时跟踪产地环境质量变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1.4 持续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初步预计达到87%,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6%,粮经作物主产区农药包装物回收率达到50%,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1.5 坚决打好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关闭搬迁禁养区内2428家养殖场、关闭搬迁或整改沱江流域1928家养殖场,畜禽养殖污染得以有效治理。
2 农产品生产过程实现有效管控
2.1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基层农技人员2万人。全省家庭农场逾5万家、农民合作社达9.5万个、联合社达300个,农业经营性服务主体达995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素质整体提升。
2.2 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 新发布实施省级农业地方标准92项,现行有效省级农业地方标准859项,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建成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200个、高标准农田400.7万亩、现代经作产业标准化基地650万亩、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46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34个,标准化基地不断扩大。推荐55家企业参加首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试点,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标准化管理。
2.3 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 以蛋鸡、肉鸡、生猪、奶牛等主要畜禽品种养殖为重点,在10家养殖场积极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积极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8.8%,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8.2%,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
3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有效增加
3.1 加快“三品一标”认证 全省建成18个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核心保护区,“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5320个,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市场供给不断增加。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绿色食品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3.2 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丹棱桔橙、四川泡菜、唐家河蜂蜜荣获“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称号。攀枝花芒果、纳溪特早茶、丹棱桔橙入选“2018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活动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前100强。四川泡菜和纳溪特早茶纳入中国和欧盟互换认证的首批产品清单目录。天府龙芽、纳溪特早茶、攀枝花芒果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中荣获金奖。李记儿童菜芯等11个产品、西蜀雅禾山药等3个有机产品分别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峨眉雪芽、蒙顶甘露等5个茶叶品牌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川字号农产品在全国影响力与日俱增。
3.3 积极开拓品牌农产品市场 积极开展“川货出川”行动,与商务厅、省经信厅、市(州)政府等举办了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努力开拓境外市场,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境外著名展会及相关经贸活动,举办专题推介宣传洽谈对接活动。持续推进川菜直供港澳试点,建设11个川菜直供港澳基地试点县。
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1 持续健全工作体系 全省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项目新增竣工验收29个,累计竣工验收159个。新认证34家农产品质检机构,全省通过“双认证”的质检机构达到133家,农产品质检能力稳步提升。建立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4 314个,配备村级协管员4.2万余人,在44个县220个乡镇试点开展乡镇监管标准化服务站建设,探索解决乡镇监管难题。在30个市县开展农业执法能力提升建设,市县共成立204个农业综合执法机构。
4.2 继续压实工作责任 省政府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纳入市州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将贫困地区“三品一标”数量、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完成率、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省级追溯平台增加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6个指标纳入市州农业发展目标,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压实。
4.3 不断深化“两个创建” 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县创建,认定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1个、县4个,第二批1个市、11个县已通过核查验收。累计认定省级监管示范市9个、示范县109个,通过示范效应,整体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4.4 切实加强追溯管理 圆满完成国家追溯平台试运行工作,3家企业被列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追溯体系试点单位。省级追溯平台应用持续扩大,全省5548家主体、7058个农产品入驻,累计使用追溯码2.5亿张,消费者累计查询追溯信息366万人次。扎实推进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建设,通过系统上传动物产品戴标信息639.9万头次。持续扩大农资监管平台应用范围,推进农资追溯建设,全省788家农资经营门店入驻省级农资监管平台,上传农资入库销售信息9万余条。
4.5 积极做好宣传引导 在“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发布专家辟谣、科普知识信息,引导公众科学、理性看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制作“四川创建工作纪实”宣传片并在四川电视台播出,在《四川农村日报》“捍卫田间·守护舌尖”专栏刊载四川监管经验成效。
5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做到有效防范
5.1 持续强化监测预警 全年共监测农产品样品2.76万个,其中,例行监测13 820个样品,检测参数由82项增至114项,蔬菜(含食用菌)、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分别达99.4%、98.7%、99.8%、99.3%和99.1%;监督抽查2 421个样品,检出并依法查处不合格样品10个;专项监测11359个样品,监测类别涵盖出口农产品、“四川扶贫”集体商标农产品、茶叶、水果、蔬菜、粮食作物、鸡肉(蛋)、学生饮用奶、生鲜乳和水产品等。组织市县快速抽检各类农产品495.9万批次。抽检农业投入品样品11910批次,其中兽药1057批次、农药1331批次、饲料1663批次、种子7659批次、肥料200批次。及时组织会商通报,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分析评估,跟踪溯源,依法查处,有效防范和遏制风险隐患。
5.2 持续深化监管执法 扎实推进农业质量年“八大行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3.1万人次,检查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34.6万家次,查办案件2 378件,移交公安机关8件,查获假劣农资89.5吨,关闭取缔小型屠宰场点43个,捣毁私屠滥宰窝点53个,挽回农民经济损失2413万元,有力打击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成都市农委查处的“高某某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案”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十大典型案例,彭州市农发局查处的“成都方园动物药业公司生产经营假劣兽药案”被列为查处兽药违法行为十大典型案件之一。
5.3 及时做好应急处置 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模拟实训,共实训360余人次,全方位提升市县监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2018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1月15日,非洲猪瘟传入四川,全省各地农业部门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目前发生的疫情已得到有效处置。
2019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的需要,持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