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变电站的优点及运行维护研究
2019-01-18尹冬社
尹冬社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供电公司,陕西 安康 725000)
0 引 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国家电网的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发展重点是促进智能化电网的发展。智能变电站通过信息数字化、信息共享化、通信网络化等特点,能够最大效率完成信息采集、监控、控制、保护等,并且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对电网进行自动控制、智能化调节等。现阶段,随着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对运行维护方式进行探究,以此保障智能变电站的长远发展。
1 当前智能变电站的优越性
1.1 传统变电站优缺点
传统变电站主要是由数字化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构成。在常规变电站中,主要是应用自动化系统。常规变电站二次系统布置单元被分隔,多个装置不能有效连接,使得变电站整体功能难以得到有效优化。各个装置之间信息输入具有独立性,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加上接线复杂程度较高,系统难以全面拓展。数字化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相比性能方面有所提升,在一次设备中融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二次设备中融入网络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变电站之间具有统一的通信系统,系统运行中具有规范化的运行标准。数字变电站基本应用优势在于功能的多样性,功能结构分为三个不同层次,通过以太网技术进行管理。所以,当前数字化变电站具有遥信、遥测、遥控等功能,全面优化了变电站工作效率。但是,从综合角度来看,数字变电站仍存有相应的运行问题,各个数字化变电站之间信息模型构建具有较大差异,因此互操作性较差。
1.2 智能变电站优越性
智能变电站通过采取先进、集成、环保等智能化设备,使得全新信息能够实现数字化传递,建立网络化通信平台,加快信息之间的传输共享,最大程度实现信息收集、维护、控制和监测等功能。此外,能够根据电网实际发展要求展开实施控制,实现智能化调节。对于各项运行故障能够在线决策,加强与相邻电网之间的互动。当前,智能化变电站数字化功能较为明显,能够实现信息数据传输、控制管理数字化,进一步提高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精度,使得智能电网能够有序运行。在原有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基础上,显现出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的应用价值,有效聚集各项智能化功能,使各个设备有效连接,促进互通使用,提高变电站的应用效率[1]。在数据运行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智能变电站能够实现数字化功能,在数据整合、收集、输入和输出中采取全盘数字化形式,有效提升数据精度。此外,智能变电站能够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测,使得各项智能化设备实现体系化发展。最后,它能使各类信号设备有序连接,从而提升设备的应用价值。
2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2.1 加强人员管理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实际投入的使用,需要设置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目前,智能变电站内各个技术人员和基层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人员管理主要是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在提升安全意识方面,需要设置安全规程的学习,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活动讨论会,通报智能变电站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排除各项安全隐患,使得变电站各个基层人员都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技术技能方面,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之间存在较大区别,所以需要更新应用技术理念,提高人员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综合能力,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全面掌握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和新特点,从而更好地提升维护管理的实效性。
2.2 加强设备管理
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对各类设备的整体要求较高,设备运转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当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在维护运行中加强设备管理,如图1所示。智能变电站主要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突出智能化是一次设备的基本特点,二次设备主要是注重表现网络化。当前,智能变电站实际使用的设备较为先进,自身具有明确的运行特点,所以需要结合设备自身独有的特征展开相关管理,有效突出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也是提高变电站运行质量的重要保障。
图1 智能变电站设备管理
需要根据智能变电站实际管理内容制定明确规范要求,按照具体规范来加强管理。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需要多项设备作为保障,对变电站整体运行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此类设备主要由合并单元、电子互感器和智能终端等组成。所以,需要对此类设备进行管理。目前,根据实际发展现状,智能变电站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集中化管理数据库信息,便于技术人员随时利用。此外,需要记录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各项故障,而后纳入管理范围,注重分析设备运行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各项检修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2]。
目前,加强智能变电站的操作管理显得至关重要,重点是加强顺控造作票和顺控操作票管理。顺控操作票在实际应用前需要展开现场试验,等到试验活动结束完成审批后才能投入运行。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明确实际操作顺序,软硬板之间存在较大的逻辑关系,要想加强管理,需要提前明确各项具体关系。需在监控区域上检查软压板的工作运行状态。此外,需要及时核对号码,等到相关操作完成后,比对数值。与常规化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在实际远程巡视过程中,需要审核操作人员的权限级别,以此确保巡视的整体效果。在实际巡视检查过程中,需要加大智能设备的巡查力度,节约实际检查过程中消耗的成本。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不需要人工巡查,只需要对在线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不断优化系统运行管理[3]。
2.3 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当前要想确保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在智能变电站运行内部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此项制度中包括智能变电站发展的整体目标,将具体目标进行分解或任务化,让站内各个技术人员各司其职,完成各项任务。此外,各个员工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赏罚措施,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得各项活动更具条理性。当前变电站还需要践行“两票三制”,应该仔细填写工作票和操作票,加强工作许可和监护制度管理,使得各项制度能够强制有效实施。通过“两票三制”的有效实施,进一步促进各项设备的有效运行,及时发展设备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促进设备的全面检查,提高设备应对各项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人为管理因素导致的设备损坏[4]。
2.4 加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经验交流
我国智能变电站实际发展较晚,没有积累较多的经验。所以,要想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变电站之间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有效提升自身运行管理能力。为了有效完成此项目标,智能变电站各个管理部门需要收集整合自身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分析记录问题的主要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变电站之间的交流。通过发展经验的沟通,能够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实际运行速度,从而全面提升变电站的发展能力[5]。
2.5 加强变电站巡视检查
智能变电站在投入运行中增添了远程巡视功能,远程巡视需要全面发挥巡视系统的实际作用。目前,大多数智能变电站在各类辅助系统和监控系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现阶段需要通过人工操作实时监控巡检系统,从而提高运行管理的实效性。辅助系统、监视系统、网络系统等都需要归纳到运行总规程中,以此加强对系统的有效监控。
3 结 论
要想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与数字化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自身具有较大的优势。我国智能变电站实际投入运行的时间较短,在运行维护过程中还存在些许问题。所以,为了使智能变电站能够长远稳定发展,需要积累更多实践经验,以此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效率,促进智能变电站应用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