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编辑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2019-01-18王丽文

天津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职人员军校办刊

王丽文

(海军航空大学 山东烟台 264001)

一支高素质的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队伍,是军校科技期刊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高水平的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就不可能办出高质量的精品学报。作为军校科技期刊学报人员队伍的新组成,优质精品办刊的新支撑,文职人员在军校科技期刊学报发展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在当前新老编辑人员交替时期,加强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队伍建设与培养意义重大。

1 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现状

1.1 文职人员队伍的组成

文职人员包含 3部分[1]:一是面向社会的招聘人员。这部分人员既包括 2005—2017年“文职条例”颁布时期和逐步完善时期的原社会招聘纳编人员,又包括 2017—2019年新修订“文职条例”后,从地方人力市场等招聘的已有工作经历的专业对口人员,还有从地方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的人员。2019年军改后文职人员首次全军统一考试、面试,公开公平,择优录用,文职人员的文化素质等相对较高。二是直接引进人员,主要指高层次人才,这部分人员的占比较少。三是委任制文职人员,即现役干部、士官转改的文职人员,他们脱下军装,由兵转民,退伍不退军人本色。

1.2 文职人员分类和管理

军队对文职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总体上,军队文职人员分为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一般属于专业技术岗位,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由高到低设1级至13级。岗位晋升在满足规定时间的基础上,考核和公示通过,才能逐级提升。特别优秀和特别需要的,也可提前和越级提升。文职人员是用人单位根据军队和文职人员的职责要求来进行管理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等。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岗位根据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工作需求来设置,通常有主编审、副编审、编辑和助理编辑岗位。

1.3 文职人员岗位培训形式

“文职人员条例”规定,军队根据文职人员履职、改善知识结构和提高职业能力需要,对文职人员实施分类培训,其中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业培训和任务培训。军校文职人员是是军校不穿军装的兵,因此,包括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在内的所有文职人员在上岗前,军校统一组织培训,集中接受军事职业教育,包括军政素质、军队纪律条例、军事作风、文职人员职责以及军校概况等教育训练。通过一系列教育训练,打牢“不穿军装的兵”的烙印。

2 对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能力要求

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是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队伍中的新成分、新成员,对其能力要求不能因为和军人身份的不同而有差别。在目标使命上,都要求朝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方向发展;在履职尽责上,都要求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具有开拓创新、引领前沿、严谨办刊和编辑育人等能力[2]。

2.1 把握办刊方向的能力

在军校,政治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根基,军事素质是军人本色的关键。政治能力和军事素质是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的第一能力和第一素质,懂政治、懂军事,才能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新时期的战略方针。只有这样,才能把好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方向,紧密配合我军现代化建设,为战斗力建设服务,为军校办学目标和办学任务服务。

2.2 开拓创新的能力

一份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精品,不仅是军校对外宣传的窗口,而且是军事科研和军事研究的前沿引领高地。这样的军校科技期刊学报对文职人员的要求,除了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编辑专业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贴近教学一线、贴近军事科研、贴近部队服务,办出特色刊、办出亮点刊。

2.3 编辑育人的能力

军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一切服务于育人这个根本任务。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工作可以说是育人的第二课堂,尤其是面对研究生、博士生等青年人,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应是当之无愧的良师。高尚的精神风貌、鲜明的是非标准、严谨的办刊态度、精湛的编辑专业功底、良好的编辑作风、高效的工作质量,等等,这些都会对年轻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影响他们一生。

2.4 收集、保存信息的能力和信息服务的能力

信息能力是和语言和计算能力并存,但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一种能力。信息能力也是对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的文职人员能力要求,是辨别科技前沿的能力保证。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收集、组织、检索、传递、保存和服务。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检索等手段,掌握、判断科研和理论研究的来龙去脉、科研结果的谁先谁后、热点难点,判断论文质量的高低、参考引用是否得当,通过信息传递手段推送服务于专家学者。

3 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培养建议

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是编辑部的新鲜血液,人才引进之后的重要工作是培养。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不能仅仅通过学校培养,更重要的是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除了军校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军政素质培养之外,文职人员要胜任编辑工作,编辑部的政治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3.1 培养政治意识

一本期刊的面目,根本上取决于办刊人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3]。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要引领积极向上意识,培养“当好不穿军装的兵”的意识,严格要求文职人员认真贯彻和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军队新时期路线方针;加强安全保密意识教育,正确执行国家和军队有关安全保密规定,筑牢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密就是保底线的思想。尤其是当前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复杂的环境里,军事政策、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军事科研等信息保密不可忽视,从某种重要程度上可以说,保密就是保住军事实力的竞争优势。

3.2 学习与考核编辑专业政策

文职人员大多是专业学科毕业,有的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是文科专业毕业生居多,编辑专业知识相对了解较少,通用科技知识掌握不全。引进文职人员后,要普及相关的编辑出版专业政策、法规、标准[4],如《著作权法》《标准化法》《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规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期刊质量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的管理规定;学习并实践军队和本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的编辑工作规定,如《军队出版工作手册》《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流程》,以及各项流程的细则规定,如摘要的元素规定、关键词的选取与组织规定、分类号选取规定、出版社英文翻译统一规定等。编辑部也可以定期组织全体干部和文职人员一起学、一起讨论,共同提高。还可以鼓励文职人员进修学习,参加军队和地方组织的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编辑政策、法规、规定、标准不仅要学习,还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考核,起到监督学习、加深印象的作用。通过学习和考核,使文职人员更好地熟悉、掌握和执行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军校的制度、规定,提高文职人员执行政策水平、执法意识,提高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的编辑质量。

3.3 建立导师负责制

工作中,以老带新是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部新引进文职人员快速提高的捷径。建立以老带新的导师制,鼓励和激励师徒共同为圆满完成编辑部的工作努力。老同志要讲清本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的政治要求、专业特点和专业技术优势,军校科技期刊学报办刊方向,学报论文内容上要求的科学性、政策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编辑要求方面的报道计划、编排设计、信息密度、报道时差、文字加工、标准规范等,以及出版要求方面的版式设计、封面、印刷与装订等[5]。

3.4 培养团队建设意识

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的培养环境,也是决定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个环境,既与军校的大环境有关,又与编辑部的小环境有关,后者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个积极向上的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团队,能够催人奋进,凝聚力、吸引力强,工作效率高,工作愉快。因此,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的培养,不能忽视团队意识的培养。编辑部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学报编辑过程中的三审三校本身就离不开大家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团队协作、团队努力才是团队工作取得胜利的保证。文职人员团队意识的培养,首先就是树立平等合作意识,共同做好编辑部工作。要消除文职人员与军人地位不同、二等公民的感觉;其次,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编辑既是信息的搬运工、快递员,更是信息的发现者、美容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因此,军校科技期刊学报编辑部应形成爱学习、会学习的氛围,使年轻的文职人员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提高。

4 结 语

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既是军校适应新时期军事变革的需要,又是一项要经得住时间和实践考验的重要任务,更与军校的教学科研和部队服务攸关。一支强有力的编辑文职人员队伍,是实现军校科技期刊学报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和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培养和建设文职人员队伍的过程中,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升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的政治能力、创新能力、业务能力、信息能力,重视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的团队意识、安全意识培养,拓展培养方式,丰富培养内容,力争建设一支讲政治、顾大局、能创新、懂业务的军校科技期刊学报文职人员编辑队伍。

猜你喜欢

文职人员军校办刊
军队文职人员制度规范完善探讨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关于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解读世界“第二军人”:外军文职人员你知多少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