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
2019-01-18于晓宇郭姗琦贾英杰
颜 悦,于晓宇,郭姗琦,贾英杰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天津 300193)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2],肿瘤相关性疾病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治疗手段与治疗观念的改变,医生及患者的关注点已不单纯局限于生存期,更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癌因性疲乏(CRF)因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CCN)定义CRF是一种患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主观感受,临床表现为长期的、持续的、令人痛苦的疲劳感觉,并伴随着情感和认知功能的疲惫,兴趣丧失,无法从事原先可以胜任的工作,且不能通过休息或睡眠达到缓解的目的[3]。研究显示CRF发病率大于60%[4]。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手段缓解CRF,而中医学在CRF的治疗中优势明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5]。
1 中药治疗
1.1 健脾护胃 刘永叶等[6]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晚期肿瘤患者CRF,使患者脾胃充足,进而气血得以滋养补充,较好地缓解了患者的疲乏症状,同时在不良反应控制方面,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35%,对于减轻化疗后恶心呕吐等症状方面效果明显。朱国栋等[7]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化疗、化疗加补中益气汤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化疗加中药组患者精神、躯体及认知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黎汉忠等[8]认为治疗CRF不仅应该健脾益胃,更要在此基础上理气、消积,标本同治,其运用健脾消积汤对于治疗肝癌CRF效果显著,且经过治疗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均有所改善。宋卿等[9]对比扶正胶囊(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菌丝)及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肺癌CRF的疗效,结果表明扶正胶囊能够改善肺癌CRF患者FACIT-F总分、身体状况评分、疲劳附加关注评分,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说明扶正胶囊能够改善CRF患者的症状,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而醋酸甲地孕酮无此效果。宋媛媛等[10]运用养正消积胶囊治疗CRF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研究将8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从化疗开始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治疗组从化疗结束时开始口服养正消积胶囊,1 d和14 d评价患者KPS评分变化,结果显示养正消积胶囊能够提高患者KPS评分、情感维度评分和总体疲乏状况评分,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健脾益肾 李志明[11]认为“血之源头在肾,气之源头在脾”,因此应当脾肾兼顾,健脾益肾,其对15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CRF与脾肾亏虚型症状积分呈正相关,而疲乏积分和症状积分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 及 Th1/Th2水平呈负相关性,与IL-4和IL-5水平呈正相关性。与健脾益肾法治疗后,患者的疲乏症状明显减轻,且血清IFN-γ,IL-2及Th1/Th2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血清IL-4和IL-5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阳国彬等[12]运用薯蓣丸治疗化疗后CRF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不仅改善了疲乏症状,还减轻了其他化疗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王蕾等[13]认为益气扶正、健脾固肾是治疗CRF的关键,其研究了75例符合CRF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其中对照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手术、化疗后间歇期加用益气健脾中药汤剂(党参、炒白术、茯苓、黄芪、当归、山茱萸等),28 d后评价疗效,结果表明益气健脾中药汤剂可以提高患者CD3+、CD4+细胞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王文雯等[14]运用超声药物导入技术将培元抗癌方(生黄芪,炒白术,陈皮,女贞子,玄参,生杜仲等)导入患者体内,结果显示超声导入培元抗癌方能够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张殿宝等[15]通过研究120例大肠癌术后CRF患者,发现贞芪扶正颗粒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疲乏程度,贞芪扶正颗粒组Piper疲乏量表评分各维度和总分均低于对症治疗组(营养支持、止痛止吐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既往研究[16-17]证实贞芪扶正颗粒中含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黄芪多糖通过刺激免疫系统,进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抑菌的能力;黄芪皂苷和黄芪黄酮不仅能够调节免疫、抗肿瘤,也可以抗损伤、保护脏器等作用。而女贞子具有扶正固本、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作用,其内含的萜类、黄酮类、多糖等有效成分能够发挥调节免疫、延缓衰老、抗肿瘤、护肝、抗炎等作用。两者合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用于各种虚损病。于敬达等[18]同样发现贞芪扶正颗粒能够明显提升肿瘤患者KPS评分、体质量,且能够显著增高NK细胞、CD3+,CD4+,CD8+,T 细胞数和 CD4+/CD8+百分率。陈铁军等[19]通过观察80例晚期肺癌CRF患者,证实香菇多糖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疲乏症状(P<0.05),大幅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既往研究显示香菇多糖能够下调CYP1A,具有抗癌活性,并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提高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等的免疫功能,起到间接抗肿瘤作用,且本身不良反应较小[20-22]。张燕等[23]通过研究96例肺癌化疗后CRF患者,证实康艾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肺癌化疗后患者疲乏程度(P<0.05),且康艾注射液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皮疹、瘙痒、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
1.3 补肺健脾 肺为气之本,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肺呼出浊气,吸纳清气,不断循环机体与外界的气体。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化为谷气,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决定一身之气的盛衰。放化疗药物属“药毒”之邪,邪毒首先直中脾胃,导致脾气虚,阻碍脾脏正常运化,故恶心呕吐为放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而肺为娇脏,易感受外邪,放疗常会导致如放射性肺炎等损伤肺气的并发症。二者相加,脾肺皆损,易发疲乏之症。刘志勇等[24]运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甲地孕酮改善晚期癌症患者CRF症状,结果表明,二者联用对于改善患者疲乏症状有较好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相关。郭慧茹等[25]发现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疲乏程度,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血红蛋白水平及心功能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1.4 补气养血 有研究者认为CRF患者久病耗气,气虚则生化血液功能减弱,进而气血双亏是导致患者疲乏的根本原因。张建军等[26]通过研究证明八珍汤加味补气补血、肝肾同调,可调节大肠癌术后CRF 患者免疫炎症因子,CD3+、CD4+、CD4+/CD8+、NK和IFN-γ水平均有升高,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疲乏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梁彩霞等[27]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同种类型肿瘤采用相同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加用生血宝合剂,结果显示生血宝合剂(制何首乌、女贞子、桑葚、黑早莲、白芍、黄芪、狗脊)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疲乏症状,且具有预防贫血、呕吐的作用。一项Meta分析显示,益气中药联合化疗比单纯化疗治疗CRF更具有疗效,且益气中药能够明显降低化疗不良反应[28]。
1.5 解毒祛邪 有学者认为癌毒久居于内,正气久经攻伐,进而影响全身精气是导致CRF的重要原因。故在治疗上采取解毒祛邪的方法,邪祛正自安。代艳玲等[29]通过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癌CRF的疗效评价,共纳入106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相同病理类型的患者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后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果表明治疗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乏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见表1。
2 针灸治疗
针灸能够刺激人体腧穴,从整体上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状态。同时针灸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既能平衡机体过盛的免疫应答,又能增强正常机体免疫力。应用针灸治疗CRF在临床上也取得了卓越的疗效。苏雅等[30]应用针灸治疗脾肾亏虚型CRF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对症治疗基础上,取关元、太溪、悬钟、气海、血海、足三里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14 d。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疲乏改善明显且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增加。陈军等[31]以神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绝骨、百会、关元为主穴治疗乳腺癌CRF患者,临床有效率可达80.0%,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说明针灸以上腧穴能改善患者疲乏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许晓洲等[32]运用艾灸治疗脾肾亏虚型CRF,采用艾条悬灸法,取穴足三里、血海、太溪、悬钟、气海、关元。结果显示艾灸组对于CRF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对症处理的对照组。朱吉颖等[33]发现隔姜灸足三里能促进患者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及神经系统功能,在改善患者CRF症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吴辉渊等[34]对120例中晚期肺癌CRF患者进行了研究,运用Piper疲乏量表进行评价,并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热敏灸(神阙、涌泉、气海、肺俞穴)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各个维度的疲乏,经治疗后热敏灸组免疫功能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单纯对症支持治疗组。其认为热敏灸能够改善患者全身症状,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机体修复能力,可达到辅助手术及放化疗的目的。张雪等[35]纳入66例化疗后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对症治疗及艾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双侧足三里麦粒灸,共治疗3个月,结果表明麦粒灸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疲乏症状,降低化疗毒副作用。丁菊香[36]研究证实耳穴压豆(肝俞、脾俞、胃俞、神门、交感)能够调整脏腑,平衡阴阳,改善患者的疲乏症状。谢洁芸等[37]运用穴位埋线(双侧足三里、关元、气海)治疗CRF也取得了显著疗效。以上研究说明针灸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相应腧穴,调整人体经脉运行,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正气以提高患者整体状态,从而明显改善CRF患者的疲乏症状,且其具有安全、创伤小、毒副作用低的优势。见表2。
表1 中药治疗CRF汇总表Tab.1 CRF summary table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3 中医联合疗法
部分学者将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组合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邱萍等[38]运用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大椎和下肢双侧足三里)结合八段锦运动治疗患者CRF,8周后,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降低,尤其是中重度的疲乏发生更少。冯学明[39]将12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运用八珍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传统组运用常规的西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效果明显且优于传统组。王晓庆等[40]通过耳穴压豆(肝俞、脾俞、胃俞、神门、交感)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后CRF患者,结果显示耳穴压豆能达到平衡气血、扶正祛邪,减轻患者疲乏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刘海晔[41]运用温灸联合养血固本汤治疗CRF患者,将6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温灸足三里、气海、关元、肾俞、神阙穴联合养血固本汤(黄芪、当归、五味子、太子参、山药、川芎、阿胶、鹿角胶)治疗,28 d后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均有改善,治疗组疲乏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针灸治疗CRF汇总表Tab.2 CRF summary table of acupuncture therapy
4 小结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CRF作为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困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内伤、外感均可造成CRF,正气不足、脏腑损耗、气血阴阳亏虚等是CRF的主要病机。肿瘤患者长期受到癌毒侵袭,日久产生痰、瘀、湿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进一步损耗人体正气,使肿瘤患者更加虚弱。对于CRF的治疗,首先要辨明虚实,根据病邪性质遣方组药,才能取得疗效。综上所述,对于CRF的治疗大多以益气扶正、固本培元、养血益气等扶正法,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振奋人体正气进而改善患者的整体机能来抵御邪毒。而不同方法,不同途径的中医药疗法对于疲乏症状的改善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手段缓解CRF,中医药治疗CRF的良好疗效使其成为了目前治疗CRF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报道,使得大部分研究结果证据等级不高。因此设计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对于提高证据等级、获得国际认可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