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协同模式趋势研究

2019-01-18王婷婷

信息化建设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系统

文|王婷婷

(作者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行业自身产业链长、主体多等特点,这些决定了任何一家制造企业都不可能在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因此,核心的装备制造企业开始注重与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降低交易成本,寻求发展效益。

抢占各领域制高点的利器

西门子搭建封闭式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

西门子通过搭建封闭式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纳入系统,进行信息的传输。西门子使用SAP系统作为企业的管理系统和平台,集团内部和商业伙伴之间使用EDI进行信息传输,EDI的主要功能是在相关各方之间传递订单信息、订单修改、订单确认、发货通知、发票、运输情况和状态报告等重要信息。EDI系统会将订单和订单的修改内容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得到反馈。在系统中可以查看到订单的预计发货日期,发票是否已开出。企业可以依照系统中的信息安排物流服务和开发票的时间。企业可以在系统中将货物信息和发货计划发送给物流公司或承运人,并能够查看到订单的运输状态。在此系统中可以查看有关订单物流的全部信息,并可以导出报告,方便订单的跟踪执行。

传统的制造企业会将供应链等同于采购或者物流,而在新时期,供应链已经转变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涵盖了原材料供应商、核心制造企业、各分阶段的物流企业、分销商、经销商和需求源(市场&客户)。供应链在核心企业协调管理下,实现了上下游协同合作,目标转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及获取最大利润,采用协同商务、协同竞争的运作模式,实现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将客户需求源、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物流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完整的系统,形成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全面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

当前,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全球化趋势正在持续不断推动该行业供应链管理向全球化协同发展。其中,核心制造企业通过制定标准化、搭建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方式,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带动供应链伙伴进行协同工作。一方面,整机制造企业通过箱码、托盘、商品主数据与EDI标准等方面的推广标准的普及和应用,统一供应链成员间的商品信息交换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供应链协同向上下游扩张。另一方面,多数整机制造商还会搭建封闭式供应链管理系统,将上下游企业纳入系统,传输供应链上的整体信息。此外,部门龙头企业还会组织机构上设置专门的供应链相关部门,配备与供应链规模相匹配的专业供应链管理人员,加强对供应链协同的管理。

向需求驱动型模式转变丰田打造车身柔性化生产线

丰田的“全球车身生产系统”是全球第一条标准化的柔性生产线,是对汽车制造业的一大贡献,开创了将生产线标准化的时代。丰田全球标准化柔性线的主线部分有两套核心设备——总拼夹具系统和精定位台车(GEO Pallet)。丰田标准化的内总拼夹具系统的构成如下:内定位夹具从敞开式的车身上部落入车身内部,并通过(docking)进行定位,然后夹紧单元从内部对上车身定位,焊接完成后夹具打开并被举升到安全高度,车身向前输送,各车型专用定位夹具放置于二层平台的夹具库,通过水平及垂直输送系统搬运到夹具定位系统上。丰田下车身定位的柔性是通过精定位台车实现的,通过生产线的端头设置四台机器人切换pallet(托盘)支撑,满足不同车型的不同定位需求。

▶ 丰田的“全球车身生产系统”是全球第一条标准化的柔性生产线,是对汽车制造业的一大贡献,开创了将生产线标准化的时代。

现阶段全球制造行业均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为首要任务,从市场反馈到供应链环节的改进。特别是目前行业内新产品推出及更新换代频率较快,各企业必须紧跟市场趋势,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并获取竞争优势。工业电子商务的兴起带来了商业模式的转变,各制造企业在深入市场时不再是局限于自身的销售和市场等部门,更需要协同上下游企业生产、设计、研发和采购等部门共同对市场进行深入了解,或者通过听取客户意见和建议等渠道,从各环节把握客户的实际需求。

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产销之间信息不对称得到了削减,借此催生了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的商业模式以及需求驱动型的供应链。需要制造企业的生产制造系统具备高度柔性化、个性化以及响应市场快速化等特性。另外还需要制造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是一个完整供应链,即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终端客户,尤其是转向对终端客户的关注。需求驱动能够减少企业库存成本,使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的各种需求变化,实现柔性生产,能够在个性化、小批量、大批量之间自由切换。

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积体电路利用大数据预测产量

积体电路采用了工程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智能工具调整、设备内部匹配等系统,将工程分析平台与实现自我诊断和自我反应的智能运营系统集成起来,在提高产量、优化流程、故障检测、降低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将运营从“自动”转向“智能”。

数字化新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由传统的线性供应链向数字化的供应链进行变革。这些技术包括互联网及相关ICT技术、先进的制造技术、数字化的生产技术,还有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通过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到不同流程,可将供应链不同环节、组织、人和设备之间的流程用数字化工具链接起来,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智能供应链的未来发展,将更多体现在互联互通方面,大数据等一批新型技术将在此得以充分运用。同时,供应链更加倾向于以移动化的方式访问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现数据,更加注重人机系统的协同,实现人性化的技术管理。

一方面智能工厂、工业4.0推动制造过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也推动供应链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目前,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已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使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方式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物流过程中的自动化设备,如激光、无线、AGV、RFID电子标签及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这种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融于一体的新技术集成应用于物流、制造系统,推进了供应链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行业供应链实现从设计、生产到终端消费者的信息流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供应链实现全链条无缝隙的互联互通。其中,通过大数据收集,能够实现供应链上数据连接,全面掌控货物流动、信息流的全渠道流通,并能对未来的计划进行预测;通过物联网能够有效实现万物互联;通过人工智能能将数据用于自动化流程;通过区块链能够构建一个全新的可信赖的网络,确保流程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实现供应链的创新性服务。

标杆企业水平不断提升徐工集团的智能工厂

徐工智能工厂关键数控设备及大型加工中心全部联网,实现了对车间现场网络化监控和可视化管理;广泛应用条码技术,利用扫码设备实现免输入收发料;大力推广移动终端,可实现随时、随地的质量检验、生产报工等;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信息,精细化控制产品制造流程,利用系统化数据报表分析,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与企业对生产现场的管理深度。同时,智能工厂内还实现了高效的系统集成,上游对接ERP、PDM系统,下游对接SRM、WMS、CRM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开启了徐工智能模式,彰显了行业领跑者实力。

▶ 三一重工通过监测已出售设备的多个关键参数,来分析测算产能规划。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战略性产业,正积极通过智能化提升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由于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无论从核心配套件的技术先进性还是整体供应链协同能力,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仍有非常大的提升发展空间,所以国内的部分龙头企业,开始采用智能化的融合发展道路来驱动技术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引领产品革命。

探索应用新的信息技术三一重工利用大数据实现供应链管理

三一重工通过监测已出售设备的多个关键参数,来分析测算产能规划。包括各个区域设备的开工率、设备在该区域的保有量、保有量的利用率数据以及该区域代理商的库存水平。利用这些数据,三一通过模型测算出该区域应投放多少产品,并依次预测未来3—6个月的全国销售布局以及产能规划。目前,依靠大数据分析,三一重工测算产能规划达85%的准确率。

简单的规模化生产和低价格已不再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标杆企业都陆续转向探索利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先进信息技术开展供应链优化和重组,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各个节点的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内外部资源,提高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效率,控制供应链成本,优质提高生产柔性度,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供应链协同系统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WJ-700无人机系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