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2019-01-17冯江江
冯江江
【摘要】目的 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到研究中进行观察与分析,共计40例患者,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n=20,甲氨蝶呤)与实验组(n=20,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与炎症因子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两项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疗效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含量,并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5..0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风湿免疫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該疾病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与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影响,该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寻求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十分重要。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段,笔者认为可使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为分析其具体疗效开展本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到研究中进行观察与分析,共计64例患者,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20)。对照组:男性患者有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5.87±5.22)岁;病程为0.42到6年,平均病程为(3.10±0.85)年。实验组:男性患者有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45.92±5.27)岁;病程为0.5~5.92年,平均病程为(3.41±0.89)年。两组患者的以上数据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两组患者可纳入到研究中进行观察与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每周服用一次,口服,每次服用10毫克。
实验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进行治疗,甲氨蝶呤的服用时间与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服用雷公藤多甙进行治疗,每天服用三次,口服,每天服用的总剂量与患者的体重进行选择,即每千克1到1.5毫克。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三个月。
1.3 评价标准
①评价两组患者用药治疗的效果,共分为临床治愈(患者的相关体征与症状完全消失,且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指标比治疗前降低超过75%)、显著(患者的相关体征与症状显著缓解,且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指标比治疗前降低超过50%且小于或等于75%)、缓解(患者的相关体征与症状有所缓解,且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指标比治疗前降低超过30%且小于或等于50%)与无效(患者的相关体征与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且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指标比治疗前降低小于或等于30%,或提高)四个标准[1],符合前三个标准则表明患者的治疗有效,以其之和计算总有效率。②记录两组患者在为期三个月的治疗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统计后进行比较。③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其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统计后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两组患者有多组数据需要进行对比与分析,均采用SPSS 19.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以t检验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并以x2检验进行处理。检验结果中P值与0.05对比,若P值较小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没有。
2 结 果
(1)评价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统计,对照组中,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患者有3例,达到显著标准的患者有6例,达到缓解标准的患者有4例,达到无效标准的患者有7例,总有效率为68.75%;实验组中,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患者有6例,达到显著标准的患者有9例,达到缓解标准的患者有4例,达到无效标准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x2=5.6250,P<0.05)。
(2)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腹泻,有1例患者发热,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患者无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x2=4.4444,P<0.05)。
(3)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指标,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为(34.44±6.27)mm/h,C反应蛋白为(20.68±6.41)mg/L。实验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为(21.04±3.31)mm/h,C反应蛋白为(16.45±2.57)mg/L。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t1=8.4522,t2=2.7392,P<0.05)。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多关节受累、关节畸形、低热、晨僵、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该疾病多发于女性群体,多发于40岁以上群体,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影响下,该疾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成为了社会与临床关注的重点。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较多,如功能锻炼、外科治疗、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更加便捷且效果良好,因此在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以往临床上多使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如甲氨蝶呤,该药物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该药物可有效抑制患者的免疫反应,同时具有抗炎的效果,使用该药物可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沉,对患者的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但单独使用该药物不仅治疗周期较长,同时患者对该药物的耐受性不好,长期使用会导致药效降低,且出现多种不良反应[2]。因此笔者认为可在使用甲氨蝶呤的同时,给予患者雷公藤多甙药物进行治疗,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雷公藤根提取物,不仅具有抗炎与抑制免疫反应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药效发挥迅速,且不良反应少。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为分析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具体效果,笔者进行本次研究,其结果表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两项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疗效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含量,并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庄铭城,王小燕,陈培嘉.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8):46-49.
[2] 周 飞,巩团伟,王 晶,等.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03):257-259+266.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