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手握语言兵器的堂吉诃德
2019-01-17
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颁奖词称,汉德克“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汉德克以特立独行的创作姿态,先后推出《骂观众》《卡斯帕》《无欲的悲歌》等轰动性作品,荣获多项国际大奖,被誉为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
●从法学院逃逸的文艺青年
1942年12月6日,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格里芬的一个贫困家庭。彼时的奥地利被德军占领,在战火纷飞中,汉德克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穷苦逼仄的家境,战争对村庄的轰炸,继父虐待母亲的场景……这些沉痛的早期记忆,让他的一生都承受着无尽的孤独,反叛的本能让他在重重黑暗中不断探索,寻求那丝丝缕缕清新的气息。文学在他眼中成为唯一能够描述现实、反抗丑恶的形式,他也将这种表现形式发挥到了极致。
1961年,就读于格拉茨大学法律系的汉德克,开始频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学活动,并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四年后,随着第一部小说《大黄蜂》的问世,24岁的汉德克毅然中断了自己的学业,决定一门心思搞创作。
放弃学业后的汉德克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次年4月,汉德克这个当时还籍籍无名的文艺青年,购买了一张飞越大西洋的机票,闯入了正在美国新泽西州开会的著名德国作家团体“四七社”的会议现场。
人们是这样记录当时的场景的:一个留着长发,穿着皮衣,戴着圆片墨镜的奥地利年轻人突然闯进了会场,严辞抨击战后德语文学软弱无力,指责当时在座的文坛名人——包括创作了《铁皮鼓》,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缺乏创新意识,拘泥于旧传统。他声称文学作品要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表达模式,而传统的现实主义描写对此则无能为力。
一时语惊四座,引发热议。这就是彼得·汉德克在文坛上的初次亮相。
●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
大闹会场的行为让汉德克声名鹊起,但许多中国读者知道汉德克,是因为他1965年推出的那部惊世骇俗的剧本——《骂观众》。
该剧延续了汉德克离经叛道的反叛者姿态:全剧没有故事情节,没有实际角色,没有道具布景,仅由互不相干的许多段独白组成,这些独白分配给2至4个“说话人”。这几个“说话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在台上各说各的独白。这些独白包括:谩骂、忏悔、表白、提问、辩解、预言,甚至喊叫。所有的语言能量不是在演员之间传递,而是直接喷射到观众的眼前,无法回避。这对于带着期待走进剧场的观众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震撼。他们赖以为继的、安全的消遣突然变得如此直接、如此具有攻击性,观众受到的冒犯是显而易见的。《骂观众》在德国引起轰动,成为最著名的实验戏剧之一。
两年后,汉德克又推出另一部在现代戏剧史上堪与贝克特《等待戈多》并举的“说话剧”——《卡斯帕》。这部剧仍然“以语句的形式表现世界”,但在形式上,它比《骂观众》略为丰富一些,它有了一点点的情节,就是一个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学习说话。汉德克通过描写卡斯帕学习说话所表达的观点是:人学会了说话后,如何为语言所折磨,而这种“语言”又如何驯化了人本身。
对于汉德克来说,他写这些剧本并不是要有意冒犯观众,而是出于反讽的目的。他摒除传统戏剧中的很多元素,目的就在于要在他的“说话剧”中使语言本身成为文学的内容,甚至是唯一的内容。他试图通过舞台上“说话人”的独立性语句,通过如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所说的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让人去重新认识和把握现实。
●对于真實自我的追寻
无论是公然挑战德语文学权威,还是“骂观众”式的语言学试验,汉德克的文学探索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先锋色彩。但不管他的作品在风格上经历了怎样的嬗变,他都秉持了一个深层的内在主题:对于真实自我的追寻,借以摆脱现实生存的困惑。他经常引用歌德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写作状态,“喜悦和痛苦交替着碾过我的心头”。
1971年,汉德克的母亲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母亲被异化的人生成为汉德克挥之不去的阴影,以母亲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无欲的悲歌》成为他反刍痛苦、追寻自我的重要出口。在小说中,汉德克用一种沉浸式的叙述方式表现母亲的悲剧人生:她天性热情,却被迫终身忍受无欲的道德教育和贫穷的小市民生活;她钟爱文学,但文学也无法帮助她逃脱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桎梏;她饱经磨难,却保持异常的自尊与高贵。
《无欲的悲歌》是汉德克对生活的深刻反省。他意识到人类的悲剧性:人们自以为能够掌控现实,却只是庞大社会体系的工具。他要挣脱生活的虚幻,感受真实的时刻。此后,汉德克先后创作了《短信长别》《真实感受的时刻》《左撇子女人》,他像一个现代的堂吉诃德,手握语言兵器,用叙述的力量构建真实的生命,并直面人类永恒的生存命题。
独自一人,无限接近良知。这便是汉德克的存在方式。虽已年近八十,汉德克仍在不断地探索、写作。“我写到现在,仍然觉得写作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对我而言意味着一种持续不断的历险。”
汉德克访谈录
1.问:您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专业对您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
汉德克:法律专业拓宽了我,让我脱离了语言文学的小圈子,法律语言让我不仅用意象画面去写作,它还让我拥有一种全新的句法,这门语言让我在写作时更加客观。
2.问:您推崇的作家福克纳说过,对一个作家而言,经验、想象和观察是三个必要条件。这三者您如何看待?
汉德克:我认为经验无从学习,人无法逃离想象,但情感才是最重要的,深刻的情感本身就能成为一种观察力。有时我反对观察,往往在我不刻意观察时,我才得以看见。
3.问:您在《童年之歌》一诗中这样写道:当孩子还是孩子时,不知自己是孩子,以为万物皆有灵魂,所有灵魂都一样,没有高低上下之分……您如何看待作家和孩子的关系?
汉德克:如果一个作家总和儿童一起玩耍,还保持一颗童心,那他就是一个好作家。我从没比童年时拥有更好的想法,对此我并不觉得羞愧,失去了孩子的力量你就无法度过你的人生。
(一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