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贡盐商宅邸胡慎怡堂的历史文化内涵

2019-01-17熊文昊黄斯靖蔡军胡玉娟

盐业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盐商胡家建筑

熊文昊 黄斯靖 蔡军 胡玉娟

摘  要:清末民初,自贡盐商胡氏家族在贡井区长土镇和大安区三多寨分别建造了两座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胡慎怡堂”,其建筑特色及所反映的文化既蕴含了盐商的个性和家风,也显现出其时代风尚。从建筑的选址、空间形态、结构特色和装修装饰艺术等方面来看,胡慎怡堂在吸取移民风格的同时也保留了四川民居的营建形式,承载起胡氏盐业家族百年的变迁历史,代表了自贡盐商宅邸的整体建造水平,体现了地域性的建构技术,显示出四川民居兼收并蓄的基本特点,包含了丰富多元的人居文化。这两座建筑集中展现了近代自贡盐商的生活品质、身份建构和文化基因,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胡氏家族的发展历史,突出地反映了江西等地移民文化与四川本土文化在人居环境布置等方面的交融,为研究近代自贡盐商宅邸和自贡盐业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盐商建筑;自贡胡慎怡堂;建筑特色;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TU2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9)04—0061—14

一、引  言

“千年盐都”四川省自贡市的近代城市建筑中蕴含着与盐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内涵。清末至民国间两次“川盐济楚”时期,由于自贡盐业的兴盛,各地商贾纷至沓来,并建设了一大批的特殊移民民居——盐商建筑,对自贡历史建筑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以拥有高资本和高生产能力的自贡盐业老四大家族王三畏堂、李四友堂、胡慎怡堂、颜桂馨堂所营造建筑最为典型。这些具有移民风格的建筑与传统四川民居建筑既有继承关系,又有明显区别,丰富了四川民居文化的内涵

自贡盐商利用盐业赚取的巨额利润大兴土木,广建宅院、祠堂、会馆、庙观、寨堡等。这些建筑物的风格和反映出的审美情趣既蕴含了盐商的个性和家风,也彰显出建筑的时代风尚。自贡盐业老四大家族的豪宅占地面积广大,多为木结构建筑,建筑形制多为传统的复合型四合院,配以中式庭院,如玉川公祠和胡慎怡堂;而民国时期的新盐商则追求新奇,推崇西洋风格,建砖石楼房、西式立柱,营造了一种“中西合璧”的视觉效果和风格特征,如熊佐周的宜居、侯策名的涵园、罗筱元的罗园。

这些盐商延续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家族堂既是一个血缘共同体,也是一个商业组织,还是一个建筑群落。作为建筑物的家族堂往往具备多重目的和功能,集生产、生活、社交、祭祖于一体,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物。研究自贡盐商家族堂建筑,有助于揭示中国早期资产阶级与宗法制家庭的深刻羁绊关系。对盐商建筑进行整体考察和对比研究,有助于系统厘清其建筑风格特征的共同点;从四川移民的身份认同角度,考察胡慎怡堂建筑风格的“特殊性”与“本地性”交融的原因,也可为同类盐商建筑整体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二、胡慎怡堂建筑的营建背景与百年变迁

“胡慎怡堂”既是胡家的总堂号,又是家族宅名。胡家是清代入川的江西商人,由贩布起家,因盐获利,遂跻身上流,亦商、亦儒、亦官。胡慎怡堂建筑群的营建过程与其盐业家族的身份转换和文化的提升过程几乎同步进行。

胡慎怡堂初名“胡元和”,得名于胡家的“元和布店”。胡家在自贡的始祖胡元海是清代中后期入川的江西籍布商,他在自流井新街玉皇殿对面开设了一家“元和布店”,生意十分兴隆;后与人合伙投资盐业而大获其利,遂转而经营盐业。道光三十年(1850),胡元海以8千铜钱在贡井大山(又名犀牛山)白泥坳购置荒地,独资开凿水火盐井5眼,经营瓦斯灶30口,租谷2千担,拥有活动资金白银数万两,名列大户人家“贡井三条河”之一。胡元海在大山脚下修建了一正二横三合院式房舍,作为居家和管理盐业的总柜房,从此专心经营盐业。其家也从自流井新街的“元和布店”迁到贡井大山的盐场,完成了由布商到盐商的职业身份转型。“胡元和”因店名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成为胡氏家族、新宅及周边区域的代名词。

清代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使湖南、湖北两省因“大江梗阻”而不能输入淮盐。清廷不得不允准川盐周济楚岸,史称“川盐济楚”。此次川盐济楚运动总共持续了十余年,使自贡盐商“积巨金业盐者一千七百余家”。胡元海之子、胡氏家族第二代当家人胡勉斋抓住机遇积极开凿新井,开展多种经营:在自流井正街大巷子修建福临怡盐号,在嘉定设白蜡行,于成都承顶福元典当。胡勉斋扩大了家业,增加水、火盐井6眼,推卤水牛5百头,租谷5千担,白银30余万辆,创立家族堂号“胡慎怡堂”,與王三畏堂、李四友堂、颜桂馨堂并称当时富荣盐场四大家族。当时,四大家族皆大兴土木,营建豪宅,胡家自然也不甘落后。胡元海时期修建的三合院早已因家族人口繁衍而显得空间局促,其建筑形制过于简陋,不足以彰显家族声望,而胡勉斋已为营建广厦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同治四年(1865),胡勉斋对房宅进行了改扩建,增筑上厅、中厅、横房,构成八个四合院。乡人称其为“大山新房子”。1866—1867年,胡勉斋又增建下厅财门、仓屋、碾房。宅内分抱厅、横堂屋、上学堂、下学堂、上厨房、下厨房、总柜房、管事房、男花厅、女花厅等,并以家族堂号“胡慎怡堂”命名新居。新居为三进四重建制,为高规格的民居建制,充分显示盐商的豪门身份。建筑内部空间做了生活和生产区域分隔,增添了学堂和花厅,体现胡氏盐商家族富而知礼,重视文教,注重生活品味。在满足了基本的住居要求之后,胡家又营造风景园林,陶冶情怀。

胡勉斋为新居命名为“慎怡堂”,同时也把他个人的印记留在了这座建筑物上。胡勉斋勤勉好学,与雇员兄弟相称,亲密无间;处世方面,与人无争,逆来顺受,博得了忠厚谦和的美誉。堂号的选取反映的是一个家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慎怡堂”蕴含着君子慎独的道德自律,也饱含对怡情、愉悦的高雅生活的向往,二者结合,塑造了胡氏家族的整体精神气质。胡氏两代人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人生经验,升华为“勤俭持家、薄己厚人、不贪为宝”的十二字家训。“胡慎怡堂”堂号与十二字家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赋予“胡慎怡堂”这座盐商建筑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胡家第三代当家人胡汝修、胡树良主持家政时期,胡慎怡堂达到了极盛阶段。时值清末,朝廷卖官鬻爵,胡家耗费巨资捐官,一时满门官宦,俨然由商人而转为仕人。与赵熙的联姻使胡家部分子弟得以跻身儒士行列,建立了更广泛的人脉交际圈,与达官显贵、诗人群体接触的机会增多。胡家身份的巨变和社交频繁,胡慎怡堂建筑需要进一步改造,以便与其新获得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匹配。

光绪二十年(1894),胡慎怡堂进行大规模改建和扩建,整体布局分为东、中、西三区。中区为正屋,擴建为三进四重堂,添加了前、后花厅和水榭、花园,原仓屋、柜房被移至东区。在东区增修戏楼五开间,总柜房九开间,另辟花园院落,名为“灌园”。光绪三十一年,胡家在西区新修祠堂,并仿《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大观园样式营造江南风格园林,名为“怡园”。至此,一座占地约2万平方米,坐南向北、依山傍水的盐商大宅“胡慎怡堂”建设完成,成为当时官员、文人的聚会之所。其常来之客有成都的“五老七贤”(宋育仁、曾鉴、徐炯、陈钟信、尹昌龄、颜楷、林思进、向楚、方旭等),荣(县)威(远)富(顺)之“竹林七子”(王官、王廉甫、曾国光、赵熙、吴天成、黄吉渊、李朴庵等),四川巡警道周善培、盐茶道尹良,富顺、荣县两县知县、县佐、官运局委员等。慎怡堂大门悬挂赵熙书“胡慎怡堂”朱漆大匾,东区有梁启超手书的“大山松所”横额,西区花园的“杀青诗林”刊刻文人墨客的诗作,亭台楼阁的柱子上、门楣上,悬挂着社会名流题赠的匾额、对联和诗词,祠堂大门挂着黎元洪总统颁发的“功在梓桑”匾及四川筹赈总局颁发的“惠济芸生”等匾额。通过这些装饰布置,胡家第三代族人建构起书香门第的家族形象,并含蓄地展示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权力背景,彰显家族软实力。

民国时期,胡氏家业衰败,慎怡堂未再扩建,20世纪30年代稍做局部培修,于东区灌园新添三角池,西区怡园添建彦均阁长廊。自贡解放后,盐业收归国有,1950年贡井胡慎怡堂被政府接管。此后50年,该建筑成为贡井盐厂厂部的办公驻地,其建筑面貌被极大改变。1950—1970年代,中区正屋第一重被拆,西区园林景观建筑被毁,荷池被填,在原址上修建了礼堂、办公楼、招待所和篮球场等。2001年,贡井盐厂破产,厂部撤离,胡慎怡堂老宅被废弃十余年,杂草丛生,房倒屋塌。四川久大长山盐矿接管后设立胡元和老宅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安保和日常管理。

除了贡井区长土镇沿河路的胡慎怡堂以外,在大安区三多寨镇芦家村还有一座胡慎怡堂。三多寨胡慎怡堂位于自贡市大安区三多寨镇牛口山山顶三多寨西南侧,距离南寨门334米,是一座比较典型的晚清民居建筑。胡家因人口繁衍,亦因避兵匪之乱,在三多寨购置土地,修建了第二座胡慎怡堂。该建筑原为三进四重堂复合四合院布局,1950年被政府接管,后来成为群乐乡中心小学校舍。20世纪90年代,因修三多寨中心小学教学楼而拆毁其前厅部分,仅余二进三重四合院布局,现为三多寨中心小学教师宿舍。

关于三多寨胡慎怡堂的建造时间有三种不同说法。胡氏族人称,三多寨胡慎怡堂是胡汝修主持家政时期,为家族避难所建。一些研究者认为,三多寨胡慎怡堂为胡勉斋当家时(1862—1892)所建;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三多寨胡慎怡堂》中登记为“该建筑为自贡名人胡铁华先生所建”。后两种说法疑似有误。余栋臣起义(1886—1899)爆发时,胡勉斋曾举家迁至重庆的一所宅院避难。这就证明当时胡家尚无三多寨避难宅院。而胡铁华是民国时期(1915—1950)胡慎怡堂的当家人,当时胡家已经衰败,无力兴建广厦。因此,三多寨慎怡堂的建造时间当在胡汝修主持家政时期(1892—1912),即胡家最后的辉煌阶段。

这两座百年古建究竟有何特点?它们与传统四川民居相比,有何共性和特性?胡慎怡堂蕴含着怎样的历史价值?下面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三、建筑选址特征

伴随清代后期自贡地区盐业经济的繁荣,社会财富大量积累,盐商群体开始注重营建宅院。建筑选址体现出宅主的身份、学识与财运,盐商阶层尤为讲究。两座胡慎怡堂的选址皆注重风水环境,兼顾交通与安全,并形成了如下三大选址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观势察形。在营造房屋之前,先要“看风水”,即对人居环境进行整体规划。根据风水原则选址,寻找寓意美好、宜于人居的理想环境。四川最流行的风水流派是江西的形势宗,这一流派讲求“势课远观,形需近察”,通过观察形势寻找藏风聚气、生机旺盛之处作为吉宅宝地。江西风水学入川,在很大程度上与江西移民的建筑活动有关。在明末至清代的“填四川”移民浪潮中,大量江西移民进入四川,同乡会馆江西庙(万寿宫)广泛分布,出现了移民聚落,如富顺吉安庄等。胡氏家族祖籍为江西,对风水形势的讲究大抵源自原籍文化。

风水学以易经为理论基础,胡家有研读易学的传统。胡家第三代当家人胡汝修“嗜读《周易》,自命斋名‘洞易”。两座胡慎怡堂的选址都十分讲究风水,遵循吉宅“地理五常”(龙、砂、穴、水、向)歌谣所言:

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层层绕。

金水多情来环抱,朝案对景生巧妙。

明堂宏敞宜营造,点穴正位天心道。

水口收气连环套,南北主轴定大要。

贡井胡慎怡堂背靠犀牛山,前有旭水河环绕,侧有寨子岭夹护,远有尖峰岭遥相观望,正符合“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层层绕。金水多情来环抱,朝案对景生巧妙。”贡井胡慎怡堂后山松林浓郁如盖,似“明堂”所在地;山上有巨石如牛,山泉从中涌出,似天心穴位。我们在胡氏家族史调查中发现,松林和巨石向来被胡家视为镇宅的“风水”(吉祥物)

胡家祠堂后山有山泉,那是风水中最为重要的“水口”。风水家认为,水流为龙之血脉,代表财源旺衰。水口之开关闭锁意味着对财源的把握和控制。入水口宜大开,寓意财源滚滚,源远流长;出水口宜收束,使水流迂回缓泻,寓意聚气敛财,避免气散财尽。

贡井胡慎怡堂西区似有一系列“水口收气连环套”的风水造景设计:后山的泉水首先流入祠堂,经明沟迂回一圈,泻入假山叠石景点,假山下有一道石墙,压着一只石蛤蟆。石蛤蟆张嘴吐水,注入花溪,花溪环绕石舫,从小桥下经石函,流向红荷湖。红荷湖水满溢出,经暗渠泻入下方的白荷湖。彦均阁外有一口水井,井水终年不断,为山泉的出水口。可見,胡慎怡堂的气脉水口关锁设计十分周密。1950年,贡井盐厂接管胡慎怡堂之后,先后填平上、下荷池和水井,拆除了舫斋、石桥、假山、涵道等所有水景设施,怡园泉水因此断流。

三多寨胡慎怡堂的选址也遵从“前有照,后有靠”原则,头枕牛口山山顶,东侧一百米处有一口大堰塘。但无水绕宅,亦无水脉穿堂而过。一般而言,民居建筑理想的朝向是“南向而立”。但两座胡慎怡堂都不是朝南的,贡井胡慎怡堂坐南向北,三多寨胡慎怡堂坐西向东。事实上,四川民居难以遵从南向法则。因四川多山地,难以正南正北定位中轴线,因而往往随心所欲,不拘一格,依山水自然走势设定朝向,不完全受外省影响,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胡慎怡堂的选址正体现出整体继承江西风水文化,局部兼具四川民居因地制宜的特点。

第二个原则是交通便捷。从自贡现存盐商建筑的空间分布情况看,它们集中于明清以来自贡主要产盐区域自流井和贡井两地,并形成依盐井、水陆盐道分布的格局,反映出盐商建筑与盐业经济紧密的内在联系。胡家的井灶产业主要集中于富荣西场(贡井盐场),胡家总柜房就设在慎怡堂宅内。旭水河穿城流过,是居民用水和井灶用水的主要来源;繁忙的河道和码头,是盐、煤、卤等物资进出及人员往来的交道枢纽;两岸盐井、炭灶鳞次栉比,南岸筱溪街是繁荣的商贸、文化中心;民国时期修建的一条公路(沿河路),从胡慎怡堂的大门前经过。这种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于从事商贸、发展经济,因此沿旭水河两岸还修建有众多盐商大宅,如黄宜堂、刘家宅院等。

第三个原则是安全保障。清末民初,富荣盐场时遭兵匪祸乱,盐商纷纷设法自保,修建有三多寨和大安寨等防御性寨堡。贡井胡慎怡堂的山头上修建了许多碉楼、寨堡,宅后的老鹰嘴也有一座胡勉斋修建的石砌寨堡,寨墙高达10余米,残基至今犹存。这座寨堡平时圈养推汲卤水的牛、马和驮畜,亦可作避难之所。三多寨胡慎怡堂专为避乱而建,选址在寨内,直接借用寨内的防御系统。出于防御目的,三多寨的盐商建筑十分密集,到1949年解放前夕,寨内共有109户家族堂,除慎怡堂外,著名的还有桂馨堂、陶淑堂、知足堂、葆智堂、登禄堂等。

四、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建筑空间形态主要通过平面形态和功能布局表现。两座胡慎怡堂建筑空间大体遵循当时流行于自贡盐商宅院中的合院式建筑布局形式,但依据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实际功能需求进行了相应调整。在适应自贡炎热潮湿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方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时,两座建筑均采用灵活的营建方式,建构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空间环境。

(一)建筑平面布局

胡慎怡堂在建筑布局方式上属于传统合院式民居,以天井院落为基本单位,形成有序的建筑平面。两宅建筑规模一大一小,但主体平面形态基本一致。

贡井胡慎怡堂系胡家在寨子岭前的坡地上三次扩建而成的大宅,依纵横双向扩展形成重台重院的平面布局形式(图一)。全宅坐南朝北,后靠寨子岭,前临旭水河,处于前松后紧的坡地地段。宅院大致按照中轴对称的形式布置东、中、西三区院落,每组院落既各有功能又相互连接。

中区是全宅核心建筑群,采用前厅后屋的二重厅院落形制。自大门进入后紧接中门,中门内为青石铺就的二进院坝,左右各有厢房十余间。二进院落的正厅即下厅,坐于石砌高台之上,左右连接花厅和厢房。上厅是全宅的核心空间,又较下厅高出一台,厅房采用抬梁式结构,左右以厢房连接下厅和堂屋。堂屋位于寨子岭前,在中路建筑群中处于最高地位,由此可以俯瞰至头道大门。

东区侧院名为灌园,有两横长屋以及花坪、水池和盐井等。灌园中心轴线相较中路建筑群中轴大致呈北偏东46°的夹角,平面布局上为前院后宅的结构。建筑主要由大山松所和戏楼构成,另有仓房、洪熹井和晒盐坝等,兼顾生产和生活功能。园东专辟侧门,围墙东南方向又开一道小门,门额有梁启超所题“大山松所”四字

西区怡园整体格局仿照《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模式建构。园中有红荷湖和白荷湖两座人工湖以及水榭、长廊、小楼、花溪、石桥、假山、叠石、凉亭等园林景观。白荷湖是胡家对外接待的园林区域,湖中有半岛名“报秋半岛”。湖左侧(东)为占地1亩左右的小园万香坪,栽有紫竹、铁架海棠、紫荆等名贵花木,园中有两口巨石水缸,缸内掇置石假山。红荷湖环湖以胡氏宗祠“崇安祠”为正位,由敞厅、骑马厅、享堂七大间及耳房三间构成。祠前立有牌坊,布置花岗石甬道连接万香坪。这种布局形式与大观楼及楼前省亲别墅牌坊的布局相似。红荷湖左侧(西)原有画舫、波光云影亭、杀青诗林等园林景致,右侧(东)是水光山色楼和柳塘芳榭,花溪自右侧回绕画舫汇入湖中,各自与大观园中的园林景观空间位置相吻合。两湖之间是彦均阁,作为来访名士、受聘教师住宿和族塾教学之地,对应大观园中的“沁芳亭桥”。

相较之下,三多寨胡慎怡堂建筑平面形态更为整体统一(图二)。整座建筑群坐靠西南,面向东北,依地形分级抬高。主体建筑空间结构同样为二重厅式合院,入口空间原以门厅和中门共同构成。中门后同样为开敞大坝,四角各有一座长方形的花圃,将大坝分割成十字甬路。坝后设下厅,其后以中厅为正屋,最里面才是正房堂屋。厅房均是过厅格局,左右用厢房联接。在主体院落右侧有围房天井,分别与上院和中院并置。主院与侧院在檐廊下通过横向通道相联系,布局形式非常灵活。宅左原有花园和厢房。

(二)建筑功能构成

两座胡慎怡堂作为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需要满足基本的生活起居和商业交往功能。又由于胡氏盐商的特殊身份,建筑中不但有起居、游赏、祭祀等生活性空间,还有制盐、管理、仓储等生产性及防御性的空间。因此,可以从单体建筑功能和院落功能分区两个方面对它们的功能空间进行分析。

1. 单体建筑功能

胡慎怡堂主要采用四合天井院的建筑组合形式,由横向的正房、厅房与纵向的厢房构成。多进院落用重厅模式,即末一进院落的上房为堂屋,相对的厅房又成为前一进院落的上房。除了堂屋,普通厅房均作过厅处理。

正堂屋一般采用“一明两暗”的布局形式,“一明”指堂屋正中的明间,“两暗”指明间左右两侧的暗间,又称“次间”。明间通常较暗间更阔,供家族成员祭祀、聚会和典庆使用,两侧次间是胡家长辈居所。堂屋阶下左右为厢房,它们的功能较为灵活,可作柜房、卧室或者花厅使用。花厅是建筑群中的一般性活动场所,两座胡慎怡堂花厅均位于前厅左侧或左前侧,与园林景观相毗邻。

除了多进合院中的建筑,贡井胡慎怡堂还有专门的祖祠“崇安祠”以及亭、榭、舫、阁等园林建筑。崇安祠同样采用合院式的建筑布局形式,正堂作为祀奉胡氏祖宗牌位的享堂,前厅中部的敞厅可以作为临时戏台演出堂会。前厅与享堂之间通过双坡顶廊连接,将天井分割为“亭子天井”。亭、榭、舫、阁等园林建筑各有其景观与游憩功能,在此不作赘述。

2. 院落功能划分

两座胡慎怡堂遵循相似的院落空间功能划分形式,即将主轴院落空间分为入口、外院与内院三个功能区域,分别承担入口前导、公共接待与内部起居的功能。

它们的入口空间均采用正门加中门的重门空间形式,并以前厅作为内院的门厅,因此构成“三道朝门”的大宅格局。但如今门楼均已被拆毁,无从考证其原本门楼形式。据胡氏后人回忆,贡井胡慎怡堂的正门门厅原本有三道门洞,一般只开左右两道。入门厅后有一方井院,过井院穿过一道中门才能正式进入宅内。三多寨胡慎怡堂同样采用类似的重门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大门之外原围有方形月墙,可能是作为防御性设施。

胡慎怡堂在空间的内外划分上表现出典型的“前堂后室”形态,即将前厅和前院区域作为公共接待的场所,中院和后院封闭起来作为主人生活起居的空间。贡井胡慎怡堂前厅左接彦均阁,右接大山松所,区分出内外空间;三多寨胡慎怡堂同样以前厅为界,厅前布置院坝和花园。两宅前院留有较大的院落空间,并且对植乔木为景,显示其规模与地位。

胡家作为世家大族,其宅院需要满足各房各家的居住需要,在保证院落整体格局的基础上布置较为灵活。如三多寨胡慎怡堂是胡氏树经堂、慰经堂世居之地。两宅内部起居区域主要位于以前厅为起点的重厅部分。贡井胡慎怡堂除按一般二重厅制度將后堂作为家祠,又在宅西的园林区域单独建设祠堂,并且专门建设祭祀牌坊和甬道作为祠堂的前导空间。

五、建筑结构特色

(一)构架结构

自贡传统盐商建筑的结构形式以木结构为主,又可分为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也有在同一建筑群中二者兼用的情况。一般来说,等级较高的厅房或堂屋才会使用抬梁式结构。胡慎怡堂建筑普遍使用穿斗式的构架结构,在一些跨度较大的厅房则采用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形式。

穿斗式构架结构是四川民居中运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结构形式,因其结构轻盈、粉墙黛瓦而呈现出“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的建筑外观风貌。贡井胡慎怡堂规模较大,建筑结构形式较为多样,其建筑所用柱、檩相比一般民居建筑更为粗壮,通常为一柱一檩,柱间排列较密,也可隔一檩立一柱,其间通过瓜柱支撑。等级较高的厅、堂一般用五架穿斗构架,采用五檩或七檩。水榭“柳塘芳榭”一面临水,建筑柱脚用穿枋相连加强固定,枋上铺设楼栿,并中空下层利于通风防潮(图三)。三多寨胡慎怡堂建筑主要采用穿斗式的构架结构,结构形式相对简单一些,局部也采用了楼栿。

抬梁式构架结构一般省去中柱,前后柱上承梁架,通常用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中。贡井胡慎怡堂建筑中的抬梁大多采用梁头插入柱子榫口的形式,与穿斗构架的做法有些相似,而非北方常见的以梁承檩。抬梁式构架也间有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情况,如贡井胡慎怡堂主要厅房的明间用抬梁式结构,左右暗间的山墙却采用穿斗式(图四)。

(二)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指建筑四周及屋顶的围护物,本文主要从墙体和屋顶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胡慎怡堂的墙体按照材料可以区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竹编夹泥墙、砖墙、板壁墙和石墙四类。竹编夹泥墙是穿斗式建筑中最常采用的墙体形式,多用作建筑山墙。其用竹片编制成板状,上覆混入秸秆的澄泥,外面以泥灰粉平套白,较为轻薄透气。砖墙以青砖砌筑,用作山墙、封火墙、腰墙和围墙等。隔断性质的墙多做成空斗墙,而围墙等则多实砌。板壁墙是在枋柱之间嵌入木板壁做隔断,在两宅花厅等装饰要求较高的部分常采用这种形式。

石墙是胡慎怡堂建筑的一大特色,多用作墙裙或墙基。其以“连二石”为基,石材选用坚硬的砂石,各面剔平并錾刻整齐纹路,以灰浆湿砌,高度依台面需要而不一。院墙本身用青砖实砌,表面用粉灰刷白,顶上用尖山式压顶。此种院墙并不依自贡盐商建筑采用高大的硬山式风火墙的一般做法,而是使院墙紧贴建筑外墙,并只筑外墙一半高。院墙压顶上通常还会用青瓦垒砌钱纹空花脊饰,以起到通风、遮阳和装饰的作用。园中的腰墙做法与院墙相近,不过采用马槽斗的空斗墙砌法。

两宅屋顶结构一般采用歇山顶或悬山顶。前厅屋面用长短坡形式,即前檐高于后檐。重厅合院的屋面则以朝向天井一面为长,呈“四水归堂”的格局。正脊一般较为平直,至两端微抬起鳌尖。歇山顶是在悬山顶基础上,于山面出披檐,不出戗脊。

(三)出檐结构

屋檐做大出挑形式是四川民居的独特构造方式。两座胡慎怡堂主要采用悬挑出檐的方式,形式上又可分为软挑和硬挑两类。

软挑在胡慎怡堂建筑中主要运用于两厢的檐廊部分,挑枋从檐柱挑出,后半截压在梁下,出挑幅度一般不大。这种做法适用于自贡炎热多雨的气候,通过悬挑使檐柱位于檐下免受雨水浸蚀,同时也能够扩大天井院的檐下空间,构成连接上下厅堂的抄手回廊。这种形式在盐商宅院或大户民居中较常见到。

硬挑则是直接以长穿枋出挑。两座胡慎怡堂的正厅或者房舍正面连廊大多采用撑拱出挑的形式,即在挑枋之下增加一根斜撑构件,使外挑的屋檐能够出挑更远却不用加檐柱。撑拱的形式多为板状,以细槽勾边,与其他同时期盐商建筑错彩镂金的撑拱相比,更显简洁庄重。

六、装修装饰艺术

两座胡慎怡堂在装饰艺术方面颇有特色。它们在石雕、木雕和灰塑等方面技艺精湛,塑造出细致精美的装饰纹样,展现了工匠高超的工艺技术,寄托了胡慎怡堂家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一)装修艺术特色

按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规定,装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由于两座胡慎怡堂历经百余年,且建筑均曾作他用,室内隔断、天花以及家具陈设等已难以考证,在此主要从外檐装修方面进行分析。

胡慎怡堂的外檐装修庄重典雅而不失华贵。两宅撑拱、垂莲柱等处常以细槽勾边,重要的位置如花牙子精雕镂刻纹饰。栏杆和挂落多采用套方、曲尺、回纹或冰纹等纹样,厅房前后檐横披均作方胜纹,漏窗则由砖细构件组成梅花等纹饰。槅扇门与格花窗所用纹饰更为丰富,有海棠、万字、工字、龟背等纹样。门额、柱脚、叠涩等处处理精细,大体遵循外观整洁大方、细部精细考究的建筑艺术风格。

装修的纹样中蕴含着美好寓意。贡井胡慎怡堂部分建筑的挂落用有寿字纹样,宅内亦有寿字纹样窗棂,寓意长寿吉祥。蝠纹、方胜纹、龟背、金钱纹等传统吉祥装饰纹样在两宅中较为常见。贡井胡慎怡堂彦均阁和三多寨胡慎怡堂花厅等建筑所用月洞门这一形式在传统审美观中也具有美好圆满的象征意义。

(二)装饰细部处理

胡慎怡堂装饰大体遵循简约质朴的美学风格,在一些重点部位进行装饰美化。这些装饰纹样具有明显的胡氏家族特色。

屋脊用叠瓦砌筑,中堆则以灰塑装饰,其纹样最能展现家族文化。如贡井胡慎怡堂有一处中堆的装饰纹样为蝙蝠、鹿和兰花的组合图案(图五)。“蝠”在自贡话中与“胡”同音,带有“福”的隐喻,而鹿和兰花分别有厚禄、高洁的美好寓意,这也体现了胡家人祈求多富的美好愿望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无独有偶,三多寨胡慎怡堂也采用蝙蝠纹饰的瓦当,同样也是家族姓氏在装饰纹样中的文化投射(图六)。两宅在院墙压顶或屋顶正脊上均有用青瓦垒砌钱纹空花脊饰的做法,图案简单大方,却增添不少活跃气氛。

(三)装饰工艺类型

两座胡慎怡堂所采用装饰艺术主要包括木雕、石雕、灰塑和嵌瓷等诸项工艺。雕饰图案丰富、题材多样,是自贡民俗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兩宅建筑主要为木构架结构,在梁、枋等处加以适当的雕饰处理,实现功能与美观的统一。胡慎怡堂的木雕多用线刻和浅浮雕手法,常见于额枋、栏板、雀替等处,延续了其整体风格典雅考究的特点。

石材耐潮,适应自贡湿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两宅中多有运用。建筑的柱础以及园林中的石牌坊、石水缸等石质建构筑物和小品,普遍运用石雕装饰。柱础能够有效防止木柱底端受潮,其上的雕刻纹饰也能反映宅院主人的经济条件、艺术审美观念和建造时代的工艺水平。两宅的柱础雕刻多是瑞兽、花草纹饰,花纹立体,图案生动,寓意吉祥美好,石雕水缸上的纹样也是惟妙惟肖。

灰塑是一种源自广东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盛行于明清两代,多用于祠堂、寺庙和豪门大宅。嵌瓷也源自广东潮汕地区,随着移民传入四川,成为民居建筑的重要装饰工艺。胡慎怡堂善于在建筑正脊等部位将二者结合使用。如贡井胡慎怡堂下厅灰塑中堆上的松叶采用嵌瓷工艺,做工精湛细腻(图七)。

七、历史价值与精神遗产

(一)代表自贡盐商宅邸建造水平

两座胡慎怡堂既是自贡盐业经济的历史见证,又是盐商文化的物质载体,成为自贡城市史、经济史、建筑史和盐商家族史中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获得包括古建筑学家、盐业史专家在内的广大社会群体关注。作为私人住宅,贡井胡慎怡堂的房屋建筑面积在当时的富荣盐场首屈一指。它还是西南地区仅见的与《红楼梦》有关的建筑群。2010年,自贡市贡井区文化体育局和文物管理所邀请文物专家对贡井胡慎怡堂建筑进行综合评估,并向四川省文物局呈请推荐胡元和老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告高度评价胡慎怡堂建筑的历史价值:

有关专家对胡元和老宅进行了现场考察、论证,一致认为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省保存甚少的完整的私人民居古建筑院落,它真实地记录了晚清官僚、富商的庄园建筑内涵,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川南民居的宝贵资料和官、商家族的生活史,是自贡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清代四川盐商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2012年,贡井胡慎怡堂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自贡市政府引进民营企业投资千万元,对贡井胡慎怡堂实施抢救性修缮保护,后期拟加以开发利用。2009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调查中,三多寨胡慎怡堂作为新发现古建筑被登记入册,专家评估意见为:“三多寨胡慎怡堂是三多寨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建筑之一,对于研究盐商文化具有一定价值,建议申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三多寨胡慎怡堂等构成的三多寨古建筑群已于2019年1月入选四川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贡井胡慎怡堂作为大型的盐商世家宅园,在建筑水平上具有一定典型性。首先体现在建筑空间布置中组合形式多样,功能划分明确。中区采用二重厅式的高等级平面布局形式,由八个四合院以及若干院坝分化空间,使中轴线上的建筑群既端正有序又变化生动;西区仿效大观园所建的怡园规模宏大、意境优美,体现出盐商的生活情趣;东区灌园虽兼作井盐生产区,但依然重视园林景观的营造。在建筑结构与装修装饰方面,厅房沿阶作挑檐撑拱的形式是川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做法,装饰虽精雕细琢,但整体大方不落俗套,宅院外围筑高台石墙基又凸显出胡家非同一般的财力。

三多寨本身为自贡盐商集资修筑的寨堡。慎怡堂修建于三多寨内并基本照搬了贡井老宅中区的建筑制式,高墙深院并在大门前修建月墙,是典型的以居住为主,兼具一定防御功能的盐商宅邸。堂前、左、右方均有水塘,后侧依山丘为靠,体现出盐商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满足风水环境的选址观。宅中瓦当用蝙蝠纹饰,与寨中同属老四大家族的颜桂馨堂所用桂花纹瓦当相印证,同属于将代表家族的图腾与建筑装饰纹样相结合(图八)。

(二)体现地域性的建构技术

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是人们在为了生活需求,克服环境中不利因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当地生活方式与环境特征相互关系的直接表现。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正是源于它独特的建构技术和材料特征。两座胡慎怡堂的地域性建构技术主要表现为对自贡地形和气候条件的适应。

自贡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坝较为狭窄分散,一般多为沿河阶地与丘陵间的平地,因而较大体量的民居建筑布局多顺应地形。两座胡慎怡堂所采用的沿中轴线方向布置多进院落以满足重厅形制的做法同样受到地形影响。贡井胡慎怡堂位于寨子岭下,北临旭水河,地势由北至南逐级抬高。三多寨胡慎怡堂整座建筑群坐靠西南方位的山丘,处于缓坡山脊上。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只能分台分院建设,因此形成逐层抬升的主体空间结构。

自贡气候类型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空气潮湿、自然光线弱、夏季闷热、雨水集中的特点。因此胡慎怡堂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建筑的防潮、采光、通风与避雨等方面。贡井和三多寨胡慎怡堂部分房舍采用底层架空结构,起到防潮避湿的作用。两宅墙身均采用透气性好的竹编夹泥墙以适应潮湿的气候。宅院中的天井院落利于室内采光与通风。此外,两座胡慎怡堂合院中的敞厅亦起到帮助建筑内部通风透气的效果。自贡夏季多雨水,因而慎怡堂建筑屋頂多用歇山顶和悬山顶,出檐较大且作柱廊。墙基部位也通常采用条石砌筑高台隔离湿气,以减少对墙根的浸蚀。

(三)展示多元化的建筑风格

胡家祖籍为江西吉安,虽然世居于自流井和贡井,但家族中保留有一定的原籍文化观念。胡慎怡堂建筑是这种多元文化的物化形态,融合了四川民居与江西等地民居在审美、人居、宗法等方面的建筑美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两座胡慎怡堂具有明显的四川民居风格。虽然贡井胡慎怡堂在园林区域大胆采用朱漆栏杆和绿窗等色彩鲜艳的建筑结构,但整座民居主体色彩保持了四川民居建筑的黑色调。墙体使用竹编泥夹墙,屋面用大挑檐的形式,呈现出“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的四川民居特色。两宅下厅前部均围合有大院坝,也是四川民居的一大特色。

胡慎怡堂也保留有明显的江西等外地民居特色。如在空间形态上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并且将祖堂布置在宅院地位最高处。部分天井院用“明三暗四厢六间”的布局形式。在建筑结构形式方面,两宅主体建筑屋面高于封火墙,使大挑檐歇山顶能够向四面排水。建筑开户多用月洞门的形式,这些特征在赣西、赣南地区较为常见。三多寨胡慎怡堂的白色三山屏风墙是徽派建筑封火墙的做法,首进院落的大坝用花圃分割为十字甬路的做法,具有典型北方四合院风格。此外,两宅脊饰用的灰塑和嵌瓷等装饰工艺源自广东等地,体现出胡慎怡堂善于吸纳各地建筑特色的特点。

(四)包含丰富的精神遗产与文化价值

清中期以来,自贡盐商营建宅邸的风气推动了社会文化的更新与流行,其中尤以胡慎怡堂所产生的影响最为广泛。胡慎怡堂所代表的高雅闲适的生活态度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审美价值取向,补充和完善了自贡盐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其所留给当代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和景观本身,而且也包含在那些丰富的精神遗产与文化价值中。它们反映出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和胡氏家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根源。

立宅造园最能反映主人的素养和品味。胡元海出身于寻常人家,发家后深知民众疾苦,所以居序俭朴不事铺张,是自贡盐商中“儒商”的典型代表。其子胡勉斋秉持并发扬了这种优良家风,他在日记中自勉“不贪为宝,吃亏是福”,独资修建了威远县界牌街口至简阳的官道,并持续数十年发放棉粮钱帛以赈济贫民。胡汝修当家时广结名士,与士大夫阶层来往密切,因此其所主持增、营建的两座胡慎怡堂不同于当时富荣盐场诸盐商建宅所崇尚的繁缛装饰风格,而是讲究崇简去奢和精于营构。这大概是胡家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对“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更为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同时也是向往君子不慕豪奢、不饰于物的生活态度在宅园中的具体呈现。

胡家作为书香门第,素来注重诗礼传家。贡井胡慎怡堂中区大门西侧门联为翰林赵熙所书“一潭花事桃园记,满院书声栗里居”。满院书声是指彦均阁的私塾读书声,桃园则是指仿《红楼梦》中大观园格局营建的怡园。除此之外,园中还有颇多名人所题的楹联或匾额等,其中不乏梁启超、赵熙、黎元洪等的作品。这些楹联与匾额展示出胡家独特的园林审美观念和乐善好施的家风,而非一般门第所常书的家训格言。

宗族观念同样体现在胡慎怡堂中。四川古有父子别居的风俗,但胡家保持聚族而居的江西风俗,以祠堂作为整个宅院最核心的部分以增强家族凝聚力。两宅均为胡家五房,即崇经堂、穆经堂、树经堂、怀经堂、慰经堂公产。贡井胡慎怡堂是胡氏祖宅,中区堂屋本已作为祭祀祖先的祖堂,又专门新建祖祠“崇安祠”。三多寨胡慎怡堂的堂屋同样作为祖堂祭祀先祖。可以说,在诸多盐业家族中胡家能够成为世家大族,宗族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八、結  语

建筑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技术与艺术的集大成者。从技术层面来看,一座宏大精美的建筑必然需要精细的社会分工协同完成。从艺术层面来看,建筑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与文化心态,因此社会文化艺术的高度决定了建筑的艺术水平。胡慎怡堂是自贡盐商在第一次川盐济楚时期竞相建筑宅园的历史见证,代表着自贡地方社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在人口、物资与信息交流频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物质与文化成就,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与历史价值。

两座胡慎怡堂在建筑选址中重视风水、交通和安全等因素;在平面布局形式和空间功能构成等建筑空间形态方面处理较为灵活有序;在构架结构、维护结构和出檐结构方面既营造出庄严气派,又因地制宜采用相适的结构形式;在装修艺术特色、装饰细部处理和装饰工艺类型等方面工艺水平精湛,艺术风格典雅考究。它们均规模宏大、布局考究,特色相互印证、互为支撑,集中展现了近代自贡盐商的生活品质。这两座历史建筑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胡氏家族的发展历史,突出地反映了江西等地移民文化与四川本土文化在人居环境布置等方面的交融,为研究近代自贡盐商宅邸和自贡盐业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作者附记:本文承胡慎怡堂后人提供资料和研究成果并提出修订意见,谨致谢忱!

(责任编辑:邓  军)

Abstract: Zigong salt merchant Hus had two residences of the same Hu Shenyi Tang, which located separately in Gongjing District and Sanduozhai of Daan District. Their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ed culture not only contained the personality and family style of salt merchants, but also showed the architectural fashion of the times. Their architectural features were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te selection, architectural space form,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and decoration art. They not only absorbed the immigrant style, but also retained the construction form of Sichuan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architectures had a high historical value represente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level of the Zigong salt merchants' residences, embodied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showed a variety of architectural styles from various districts, and contained multitudinous habitat culture. The architectures showed the quality of the modern Zigong merchants life intentionally, recorded the history of Hus family development integrally. They reflected the blend of immigrant culture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Sichuan native culture in the arrangement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rovided valuable historical data for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the residence of modern Zigong salt merchants salt industry.

Key words: salt merchants residences; Zigong Hu Shenyi Tang; architectural features; historical value

猜你喜欢

盐商胡家建筑
“擅自偷笋者罚5000元”是否有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呀呀呀得儿喂
执着的设备守护者——记中盐镇江公司胡家林
Analyze the Benefits of Using Films for Language Teaching in Classroom and Offer Som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Use
烛光有烟
烛光有烟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