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碎片化教学现象探析

2019-01-17杨华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9期
关键词:碎片化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杨华娟

摘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碎片化教学现象。文章以一节小学英语课为例,分析了导入、呈现、操练、巩固和情感教育等环节的碎片化教学,旨在引发思考,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碎片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186-02

一、引言

学科教学承载学科教育的主要内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科教学。开展教学时,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以及教学活动方式。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知识和专业能力不同,教学的差异性很大。笔者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相当多的小学英语教师把双基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语言知识,碎片化教学的痕迹非常明显。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张格波,2014)。如果课堂由许多关联性不大的“零块”组成,就会产生碎片化教学现象。碎片化教学的特征是:以知识传授或单一技能训练为主,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活动间相互割裂等。本文以一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分析碎片化教学的课堂特征。

二、碎片化教学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外研社《新标准英语》(2009)三年级起点第一册Module 4 Unit 1 It's red,它由四个部分组成。根据编者意图,这四个内容相当于一节课的“导入”、“呈现”、“练习”和“输出”。例如,第1部分Listen,point and say可作为“导入活动”的内容;第2部分(Listen,point and find “it's…”)是由7幅图构成的一个绘本小故事,可作为语篇内容呈现;第3部分Listen and say可作为巩固本课词汇和操练本课句型的内容;第4部分是Practice,可作为输出练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熊猫Panpan遇见了变色龙chameleon,惊奇地发现变色龙在不同的背景中会变出各种颜色,重点是学会5个颜色的单词red、blue、green、yellow、black,难点是能够运用句型“It's…”准确描述物体的颜色。

本节课上,执教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三项:(1)能掌握本课的单词:red、blue、yellow、green、black;(2)能掌握本课的句型“It's…”并用此描述不同的颜色;(3)能具备较好的合作意识。从表面上看,教学目标比较完整,有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目标,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缺乏语篇意识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二是情感态度目标宽泛,似乎与知识和技能目标相脱离。“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可产生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执教教师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教学活动缺乏意义,活动间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结果教学过程出现碎片化教学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一)导入活动碎片化

在导入环节,执教教师先和学生相互问候,播放“Please stand up”歌曲,营造学习气氛。教师先介绍自己并询问学生的名字。导入主要是创设课堂学习气氛,形成学生的认知期待,并导入文本主题和学习内容。然而,本节课上,执教教师播放的歌曲、自我介绍和询问学生姓名等都与本节课的关键词“颜色”没有关系,与故事主题也没有关系,缺乏关联性,是一种碎片化的导入活动。“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学生对颜色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教师能以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开始,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唤起他们大脑的背景图式,避免导入内容与语篇内容脱节。

(二)呈现与操练活动碎片化

执教教师首先指着一个女生的红色衣服说:It's red,板书课题并要求学生读:It's red。接着,教师手指黑板,教学black,之后拿出不同颜色的物品,教学blue、green、yellow等单词,包括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变色龙,教学生读chameleon。单词处理之后,教师播放课文视频,让学生回答:How many colors can the chameleon change?最后,让学生模仿跟读课文和针对句型进行问答练习。本环节,教师先逐一呈现本课的五个重点颜色的单词并操练单词的发音,接着用不同色彩画出变色龙并教学chameleon,然后呈现和学习课文。前两个环节主要是学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后两个环节是通过课文巩固本课词汇和句型。词汇教学和课文处理之间没有联系,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上,而不是故事内容上,没有引导学生关注Panpan遇见chameleon并发现它会变色的那种惊奇神态。

(三)巩固活动碎片化

首先,教师用若干矿泉水瓶做实验,让学生逐一摇动瓶子,看瓶子变成什么颜色,然后学生用“It's…”说出不同的颜色。接着,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曲调唱出下列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有关颜色的单词。最后,用PPT逐一展示不同颜色的奥运五环旗,边展示边唱歌:

·

本环节,执教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目的是强化词汇和句型学习。摇瓶子变颜色的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巩固学习内容;将五种颜色编成歌曲哼唱,目的是巩固学习效果。本课学习的五种颜色和奥运五环旗的颜色一致,用五环旗的颜色强化本课五个颜色单词的学习。

(四)情感教育活动碎片化

结课前,教师播放有关奥运精神的小短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奥运精神和普遍价值观。然而,执教教师的情感教育活动脱离本节课的教学主线。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弄清楚颜色、奥运五环旗和奥运精神间的关系,也没有清楚说明奥运精神、颜色和教学目标提出的“具备较好的合作意识”之间的关系,只是为了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较好的情感教育应该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三、分析

从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看,执教教师的教学均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但各环节间相对独立,而且基本上都是围绕知识和单一技能训练开展教学,学习内容只是一些碎片化知识的叠加而已。如果执教教师深入解读语篇,不难发现语篇内涵非常丰富,适当挖掘,还可以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本课的话题是“颜色”,从教学内容和图片中可以提炼出本课主题:“五彩缤纷的自然界”,然后以本课语篇为依托学习各种颜色,并将自然界的各种颜色联系起来。再如,本课的语篇是一个小故事,说的是熊猫Panpan遇见变色龙,看到变色龙能变出不同颜色,感到十分惊奇。教师可从这一点出发,诱发学生思考:变色龙什么时候变色?为什么要变色?这可使整节课的学习超越单一知识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12)。

四、结语

碎片化教学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欠缺的担忧、缺乏对现代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教学能力不足等。解决碎片化教学的途径之一是语篇整体性教学。它“强调让学生整体感受语篇,完整理解语篇意义,并以获取、分析、整理、运用语篇文本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胡建玲,2012)。换句话说,语篇整体性教学就是要从语篇的内容和意义出发,让学生在整体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同时通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建玲.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尝试[J].天津教育,2012,(5):27-19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T].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张格波.“碎片化”教学现象剖析及调整对策[J].中学数学杂志,2014,(9):3-5.

[4]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碎片化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想象力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