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对分课堂模式的“地基处理”全英文课程建设探讨

2019-01-17王叶娇曾玲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9期
关键词:全英文专业课程国际化

王叶娇 曾玲玲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我国高校培养适应当前国家发展的土木工程国际化高级人才的任务十分紧迫。全英文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一方面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土木工程高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地基处理是一门重要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文章基于该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引入对分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对其全英文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措施,为土木工程全英文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基处理;全英文课程;对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3;TU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148-03

2013年,“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正式提出。五年多来,在中国政府的扎实推进之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影响日益扩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关键核心内容,包括铁路、公路、港口、能源设施建设、通信设施建设等方面,这正是“大土木工程”的范畴。因此,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将面临较大的机遇与挑战[1]。2015年,“一带一路”土木工程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各国学术组织代表共同签署了《国际土木工程科技发展与合作联盟倡议书》,倡议书建议各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学术团体加强和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土木工程科技发展与合作,促进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共同协调发展。因此,土木工程需要与国际接轨,我国高校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学科、跨文化交流等能力,且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为国家战略服务的高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全英文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英语交际与应用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人才需求;而且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2]。

地基处理课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本文基于地基处理的课程特点与课程教学现状,探讨了运用对分课堂模式的全英文课程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一、地基处理课程的特点与现状

1.课程特点。地基处理主要研究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和渗透性质等工程特性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强度及稳定性问题、变形问题、渗漏问题以及液化问题[3]。通过地基处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使用条件,并且具备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地基处理课程内容的范围广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土力学、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基础工程等前期专业课程相关知识,还需要建立与化学、材料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知识体系。课程研究对象复杂,包括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等软弱地基和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冻土等特殊土地基。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地基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其加固原理以及适用条件也不尽相同,往往具有较强的区域性。随着科学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很多地基处理方法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并且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2.课程教学现状。目前,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对土木工程国际化人才的新要求,传统的地基处理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不高,导致教育质量下滑;(2)教师侧重知识点的罗列以及注重理论推导过程,但是缺乏与工程实际的联系,书本知识过多,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较少;(3)缺乏国际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跟踪,教学内容难以与国际接轨;(4)学生缺乏专业性英语学习环境,对专业名词的准确性以及国际行业规范与标准的了解不够,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国际化大环境。因此,目前的课程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出适应当前国家发展的土木工程国际化人才。基于以上课程特点与实际教学现状,开展地基处理全英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十分必要。

二、全英文授课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传统的讲授型教學模式运用在全英语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上具有较大的弊端。由于地基处理课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加上语言方面的障碍,将会降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与吸收效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4]。另外,单一的听课学习模式无法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全面的专业英语技能,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2.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全英文授课教师一般都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但仍然无法达到与欧美教师母语程度相当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普遍缺乏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课堂互动往往受到不少的限制,导致全英语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针对当前全英文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病以及地基处理的课程特点,本文基于一种符合我国国情与教育现状的创新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的概念,探讨地基处理全英文课程教学模式。

三、采用对分课堂模式的地基处理全英文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1.对分课堂的概述。针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下降问题,张学新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教学模式,称为“对分课堂”[5]。近年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时间给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有关课程要点的讲授,另一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讨论,并且这两个部分(讲授与交互式学习)之间留出一段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后自我吸收与内化。也就是说对分课堂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部分,因此,对分课堂也简称为PAD课堂。

2.地基处理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授课对象。地基处理全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应为有一定英语基础且有出国留学与工作意愿的高年级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以及部分留学生。(2)教学材料。根据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课堂讲授部分主要讲解知识系统的主干、重点内容与学习难点,帮助学生搭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不鼓励教师详尽地将所有的知识点都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参考相关资料,自我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讨论部分做好准备工作。因此,课堂教学材料应精选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以期望与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相接轨,规范专业术语的表达,熟悉国际行业标准与规范。

猜你喜欢

全英文专业课程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基于技术应用流程的机器学习全英文课程高效课堂设计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全英文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华侨大学泉州校区的问卷调查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医学留学生药理学全英文教学体会
留学生外科手术学实习课全英文教学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