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2019-01-17代永沛杜江苏琰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9期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信息化

代永沛 杜江 苏琰

摘要:结合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以信息化实验课教学为导向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改革期望通过优化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充分发挥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新理念的针对性作用,实现教育成果评价体系进一步功能性优化,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专业知识与实践创新相融合的认识,达到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的同步提升,最终实现培养出先进专业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医学检验;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119-03

2019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对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国家相关政策规定,高职院校可以对以下三类人员,即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与社会考生进行招生。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一线,扩招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压力,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亟待改进。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附属于该课程的一个教学环节。生物化学课程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验依托性,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化抽象为具象,以此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基本的操作训练能够确保学生对基础生化实验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解决实验器材、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数据与理想不符甚至无法完成实验的突发情况,能在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感受到专业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实验课程效果不够理想,难以达到培养实验能力强、技能出众、综合素质高的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本文将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系列改革方案的探索。

一、传统的高职院校生物化學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预备知识掌握度、思维能力等参差不齐

大部分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招生不限文理科,而文科生没有高中化学和生物基础。尽管学习生物化学前,要进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导致生物化学学习中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1]。同时,高中教育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水平也不一致。因此一部分学生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的学习进入“听不懂”到“不想听”的死循环。

(二)实验课时不足,内容局限

生物化学课程概念、反应等知识内容丰富并且甚有关联,理论知识体系复杂,理解记忆难度大。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实验课程进行验证,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更加直观、系统、形象地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1-2]。以我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为例:生物化学总课时为54课时,其中理论36课时,实验18课时,共设置了6个实验。仅仅6个实验,既不能将生物化学学科体系很好地包括其中,在某些重要的理论知识点上,也没有相应的实验与之对应。总的来说,在本课程的设计上,课程总体任务量大而实验比重偏少,知识点多而针对性实验不足,这些使得其难以满足高职高专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三)实验课程中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一般流程是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中任课教师讲解,然后学生操作得出实验结果,课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最后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而得出实验课成绩。单看这种教学模式,弊端就较为明显,学生往往过于被动依赖书本和老师,遇到实际问题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既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不能适应现代学科技术的发展[3]。在预习实验这一方面,其他课程造成的压力使得许多学生没有预习实验课内容,事前没有进行思考,只想着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实验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4]。而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原理缺乏了解,对注意事项不够重视。在实验成果方面,教师往往依靠实验结果进行本次实验成绩的评判,而有些学生因此不是主动探索实验结论而是被动寻找数据结果,甚至出现了某些学生为了使结果更准确有相互抄袭的现象。

(四)实验内容缺乏普适性与创新引领性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体系是足够完整严密的,而各块的实验教学却少有联系性,实验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点,这也让学生易记住操作却难掌握技能。实际课程中,偏重于简单的验证性实验[5],而缺少探究性实验,而相比较后者探究思路的普适性,前者的单一验证就显得尤为局限。在实际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涉及的新技术也更多,再反观课本现有实验,与实际脱节程度也不小。

二、实验教学改革举措

(一)建立实验室开放预约系统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仅在班级有教学需求的时候才开放实验室。这种开放方式既不能满足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需求,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建立实验室开放预约系统能最大限度让更多学生进入实验室,熟悉操作,加强对于知识点的认知。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教学更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6]与科研灵感。

(二)信息化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优慕课是我校目前信息化教学中常用的平台之一,灵活使用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得到更好的课程反馈。课前,教师通过优慕课平台发布预习通知并布置相应问答题目,促使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学生观看平台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课前导学练习,并查找相关问题答案。当然,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耗材的领取、试剂的配制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7]。于学生而言,此举能切实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

课中,教师首先就课前问答进行提问,学生回答相关问题。然后参照已上传到优慕课平台上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课中可以利用平台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疑难,未找到合理答案或者有争议的地方寻求教师讲解[8]。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实验教学为例:在优慕课平台上发布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关于刻度吸管、微量加样器如何使用等基本操作。学生应提前掌握做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实验所需器材、试剂、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教师在做实验之前会提问关于本次实验的相关问题,通过回答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录制实验操作过程的视频传到优慕课平台上,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寻找不足、突破疑点,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课后,教师按照学生的慕课题目完成情况、交流讨论情况、实验操作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实验教学为例:血糖测定完成后学生把实验结果(标准管、测定管吸光度值)上传到优慕课平台并进行结果计算,教师在平台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看真实值与学生测定的值之间的误差大小,从而评判本次实验课程学生操作结果的正确性。对所有学生的标准管、测定管吸光度值进行汇总,找出实验结果误差较大的一些数值,并对实验结果误差较大的这些学生进行再次实验,找出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重新定标或者更换实验仪器,找到系统误差,做平行实验降低随机误差。实验完成后,对于操作过程规范、实验结果准确的学生视频可以上传到优慕课平台供同学之间交流学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整体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9]。

(三)确立实验课成绩评价新体系

总的指导思想是,在考核成绩中加大实验操作成绩比重,将前文所述的开放实验室自主实验、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参与、实验实训过程一并纳入实验课成绩评价体系中来,使得评价更为全面、科学、合理。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当前生物化学科目教与学的现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立实验室开放预约系统,信息化手段辅助实验教学,确立实验课成绩评价新体系等诸多有一定建设意义的改革方向方式。通过有效的后期实践,笔者相信能够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生化实验技能水平、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热情、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师的教育水准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欣,赵玉红,周浩,等.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3):161-164.

[2]赵冰洁.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J].科技视界,2018,(12):155-156.

[3]张美鑫,翟立峰,赵昌琼.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4):130-131.

[4]刘瑞娟,张叶,帖卫芳.新形势下高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2):47-48.

[5]姜毅,王成华,林莹,等.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9,35(2):149-150.

[6]马宏飞,李薇,蒋林时,等.生物化学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6,33(2):125-128.

[7]陈红梅,谢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6):164-165.

[8]黄小花,张弦,郑红花.慕课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9):97-98.

[9]鄭君芳,贺俊崎.“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71-73.

猜你喜欢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信息化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新临床检验基础能力考评机制的建立与探索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必要性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