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技术专业“三位一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19-01-17关淑艳刘思言姚丹曲静刘慧靖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9期
关键词:创业创新生物技术三位一体

关淑艳 刘思言 姚丹 曲静 刘慧靖

摘要:随着“十三五”规划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专业进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系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特色实行“三位一体”改革方案,坚持教育引导、校企实践、成果建设“三位一体”,着重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技术水平的人才,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的新格局。

关键词:三位一体;创业创新;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77-02

一、三位一体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逐渐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生物技术专业首先组织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着重介绍本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和研究的方向,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本科四年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其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其次是加强校企实践,重点培养学生实验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持,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优越的试验场地,使学生接触相关的工业标准,让学生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最后得到的成果可以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基础。

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

生物技术专业是21世纪新兴的专业,也是“十三五”计划中重点改革的特色专业,同时也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生物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基因工程、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等,属于理学学士学位。

生物技术专业拥有一支以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为引领,中青年科研骨干为主的师资队伍。外聘专家4人,其中专职教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90%)。专职教师中博士生导师4人,其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

三、抓教育引导,为培养学生兴趣“播种子”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范围全覆蓋、四年不断线。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其中包括课外创新创业实践、依托专业实习实训设置的课程到企业车间进行观摩学习和动手操作。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基础教育》、《大学生创业规划》等10多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1]。举办创新创业主题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到校讲述创业经历、分享创业经验,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开阔视野。组建职业生涯规划协会等一批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促进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相互沟通,提前体验市场、模拟创业。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专家团队,建立“一对一”指导机制,为学生提供有关创新创业政策、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的经常性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

四、抓实践实训,为提升学生能力“搭台子”

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2]。依托设在学校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按照不同技术领域组建3个实验班,实验班学生在专家、企业家带领下组建创业团队,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之路。建设大学生科技实践中心,把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项目成果向实际生产应用转变,用来提升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创建了大学生创业起点坊,划出专门区域开展商业实践,挂牌经营、统一管理,现有创业项目40多个。

以中国“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等赛事为重点,构建“国家—学校—学院”三级训练体系[2]。着力扩大创新创业实践的覆盖面,围绕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广泛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举办各类创业训练营、培训班和创业体验活动。为了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知识,实行“导师制”,让学生提早做实验,提早动手,提早进入状态。

五、抓成果建设,为推动项目落地“铺路子”

设立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和引导基金,面向全校征集、筛选创新创业项目,仅2017年就扶持优秀创新创业项目24个[3]。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每年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创业项目入驻,现有30个创业项目团队进入孵化基地[4]。鼓励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和优势,创新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模式,努力建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工作面貌。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合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地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深度对接,为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多个学生创业项目成功实现落地转化。

依托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探索校企、校地、校所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创业教育项目[1]。实行“与岗位科学家面对面”规划,创立“岗位科学家+学生+产业基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5]。学校创业孵化器享受地方众创空间有关政策和经费支持,合作组织和开展项目路演、项目对接、政策推介等活动,探索、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曹苏群,张虹.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129-130.

[2].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23):4-7.

[3]江西省运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J].教育部简报,2017,(51).

[4]华中农业大学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教育部简报,2016,(22).

[5]上海市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加快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J].教育部简报,2018,(22).

猜你喜欢

创业创新生物技术三位一体
创业创新:青年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有效路径
浅析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边疆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